朱元璋亲自编了一本书,老百姓人人收藏,必要时能保命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农民出身,要过饭、当过和尚,深知民间疾苦,对贪官污吏也是深恶痛绝,所以当他当上皇帝之后,颁布《大明律》,严格处罚贪官污吏,最严厉的处罚,贪污六十两白银,就可以被杀头。但就在这样严惩之下,依旧有人敢贪。

朱元璋亲自编了一本书,老百姓人人收藏,必要时能保命

明太祖朱元璋

1385年,爆发了著名的明初四大案之一的“郭桓案”。户部侍郎郭桓,利用职务之便,勾结其他官员,前后侵吞赋税钱粮两千多万石,数额巨大,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被两个御史揭发,明太祖朱元璋震怒,决定整肃全国贪官,下令彻查,先后株连一万多人。“郭桓案 ”其贪污数额虽大,在历史长河中也很常见,但是朱元璋因此株连上万人

朱元璋亲自编了一本书,老百姓人人收藏,必要时能保命

朱元璋

“郭桓案”让朱元璋认识到,光有重典不行,还必须辅之以宣传教导,于是在他就亲自主持编制了《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御制大诰武臣》,统称《大诰》,对文武百官、普通百姓谆谆教导。《大诰》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摘录明朝立国以来的刑事案件,以儆效尤;二是结合具体案例另外提出严厉于《大明律》的处罚条款,相当于是法律解释;三是纯粹的劝导,有话好好说。

朱元璋亲自编了一本书,老百姓人人收藏,必要时能保命

明朝官吏

​《大诰》就成了明朝的一部法律普及的读物,为了广泛普及这本书,朱元璋也是用心良苦,自掏腰包印刷了几千万册,要求百姓家家户户都有,在整个明代,如果家中收藏了这本书,在判刑的时候可以减轻一等,必要的时候还能保命,不仅如此,朱元璋还有要求科举考试要根据大诰出题。

为了惩治贪官污吏,朱元璋煞费苦心,但是最后也没能清除明朝的贪腐,究其原因还是没能够建立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