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行業的數據化之路真的那麼難嗎?

石材行業的數據化之路真的那麼難嗎?


石材行业的数据化之路真的那么难吗?

當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擁抱大數據、雲計算這些現代化的智能代名詞時,石材行業卻顯得不慌不忙,仍舊活在靠經驗支撐起來的發展軌跡之中。

石材行业的数据化之路真的那么难吗?


儘管在互聯網出來之後,石材行業中的一些企業掌舵者也有意嘗試“互聯網+石材”模式,但就目前而言,石材行業仍舊跟互聯網的融合不如人意,且走不到數據化、科學化之路。


石材行業數據化初見曙光?石材行业的数据化之路真的那么难吗?

聚合隆正在致力於建立的研究所,旨在為石材行業提供一些具有支撐作用的數據化、科學化的標準。“石材行業如今很多石企還是靠著之前多年的經驗來加工。例如塗膠水環節,很多客戶為了省膠水費用,還是按照之前的老方法進行,雖然最終也可以達到同等的效果,但是多少還是有些瑕疵。我們想通過建立研究所的這種方式,讓石材加工變得更加科學規範化。

比如我們增加了物理檢測,這在石材行業中尚屬先例,一旦配備這些數據化的硬性指標,會幫助顧客消除一些常識性的疑慮,從而構建一個良好的業態發展。”聚合隆負責人蘇瑾花如是說道。


無獨有偶,烘乾線設備的興起,也是打破了傳統經驗,對於以往石材刷膠背膠之後的風乾過程很大程度依賴天氣的好壞,從而決定石材膠水是否達到滲透使石材不會再出現黃變、裂縫之類的問題。但是現如今,通過烘乾設備的介入,已經不再需要依靠經驗,而是更加規範科學化。


雖說在文中開頭講道,石材行業對於和互聯網的融合顯得緩慢了些,但終究還是有部分先驅者主動擁抱互聯網。鏈石掃描儀的“+互聯網”讓出廠的大板直接被掃描,就連其上的瑕疵都可以被看到,從而使得遠程購板成為可能。

經過掃描儀之後的大板掃描圖將成為石材界的“數據”,可被共享並使用。


石材行業的數據化之路真的那麼難嗎?

看似這些已經代表著石材行業漸漸地在向數據化靠攏,筆者也帶著這種先入為主的認識去探尋更多的素材以支撐文章的框架時,卻被接下來的採訪,潑了一盆冷水。


石材行業越“”越吃香石材行业的数据化之路真的那么难吗?

難道石材行業中的幾個小點呈現出了數據化趨勢,以上石材人就因此可以一勞永逸嗎?答案顯然不是,因為有更多的環節在證明著:石材行業還是越“”越吃香。

礦山點料,採購者需駕輕就熟

01

在勝利點料師阿勝多年採購經歷得出的結論中,礦山點料更多依靠的是經驗,採購人員要在看到料之後,快速做出反應並在腦海中為這塊料做出價值判斷,如果與礦山報價不符,則要迅速做出抉擇,虧就不能買。同時,如果遇到一些強勢礦山,去了幾次之後還沒買過一次,礦主將不會再和此採購方合作。這些都是對於礦山荒料購買者的一種考驗,需要其積攢豐富的經驗才能在礦山點料中做到有的放矢,不虧損,且買到好料,而這些都是無法用數據或者科學來進行標準化的。


既然礦山荒料採購者都是職場老手,有著豐富的採購經驗,那麼是否每次採購的料都是極品?東實石業駐土耳其採購經理洪全升解釋道,現實並不如此。每次去礦山點的料都沒有絕對的好壞,一般都是上中下三個等級都會存在。其實,這也是礦主經營者的一個公開秘密,因為一座礦山存在的料本來就分三六九等,好料不愁賣,但是中等料和差等料也必須有人購買才能保證礦山的正常經營。


石材行業的數據化之路真的那麼難嗎?


當問及礦山點料以後是否會走向數據化、科學化,而不再依靠經驗,洪全升表示如果不是這樣進行購買,那將會面臨著礦主發什麼貨,經銷商就被動接受什麼貨,就目前而言,是沒有人願意進行這種採購模式的。

加工生產,工匠道行決定質量優劣02

在石材行業中,有很多加工型石企依靠高標準的加工質量而享譽業界,走訪其中發現,並不是因為他們採用的石材機械更先進,也不是一線員工有什麼獨門秘籍,綜合來看,都是依靠多年積攢的經驗累積而成。


在加工型石企中,排行前列的錦盛石業,可謂是“高質量”、“高品質”的代名詞。去年在市場上開始流行的灰色石材,加工難,多數廠家都做不到優質的保證,但錦盛卻克服困難,從每個加工環節都進行嚴格把控,不僅是針對不同品種進行更換的刀頭,還是石材輔料膠水的配比,都經過一次次實驗得出最優的解決方案,從而真正地將困難化解。


石材行業的數據化之路真的那麼難嗎?


志興石材李志炫在接受《石邦》雜誌採訪時也談道:“石材的加工環節在未來還是主要依靠經驗,不會選擇一些儀器的檢測來把握其特性。其次加工中重要的是對板面和尺寸的要求,因為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出材率,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於石材的進出口標準也不一樣,所以出現低出材率的時候,會把客戶請來工廠考察,證明不是加工問題導致的結果。”


其實不管是處於加工行列的哪個階層,都有自己的一套加工經驗,並一代代傳承下去,雖然目前國外有許多國家已經開始將石材大規模地進行標準規格化生產,但是這種模式在國內還是明顯地水土不服。以山水畫為例,每一刀怎麼切,出來的圖案都會大相徑庭,需要工匠有足夠的經驗,在保證高出材率的同時,將最美的意境呈獻給消費者。

大板採購,現場確認仍是主流03

上文中提到,掃描儀已經開始選擇契機進入石材行業領域,試圖打開採購商購買大板的新紀元,但現實中存在的真實採購過程,是否跟掃描儀創建者想象的一樣?答案不言而喻。


“其實,現如今買板的過程,大多數採購者還是會前往到現場,去親自眼看、手摸。一是看板面好不好看,紋路怎麼樣,是否有色線;二是檢查裂紋。石材裂紋成因有很多種,本身的裂紋、加工過程中的裂紋、運輸過程中的裂紋,有些裂紋靠眼睛是看不出來的,用手摸才能知道。” 中宇石業業務員李爾告訴《石邦》雜誌。


石材行業的數據化之路真的那麼難嗎?


除了憑藉對於石材特性的瞭解,採購方需從花紋、裂紋上來判斷大板的好壞之外,大多數採購商選擇到現場的原因還包括石材發展多年下來存在的行業詬病。“包板現象是大多數採購商都會經歷過的,外表的板看起來質量是上成板,但是買回去發現其中的板都是劣質的,跟廠家的報價根本不匹配。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採購商寧願親自跑到一線,再遠也要現場確認,要購買的大板是否是真正優質品的原因。”李爾如是說道。


市場上的魚龍混雜,已經教會了採購商要學會如何挑揀真正的優質石材,寧願自己練就火眼金睛,也不願輕易相信賣方的承諾。行業的詬病一直存在,這也使得大板的採購過程仍舊擺脫不了豐富的採購經驗和能夠挑選好貨的慧眼。


“經驗為主,數據為輔”仍將是未來的大勢所趨石材行业的数据化之路真的那么难吗?

石材行業某資深人士說道,石材行業始終就是要依靠經驗來繼續走下去,不管是從礦山源頭,還是過渡到中間環節,以及下游產業鏈,很多情況還是要憑藉豐富的經驗來作為決策判斷的支撐。


不置可否,這種說法的確是正確的。因為石材本身就是一個充滿變數的物質,就算大體上有著同樣的特性,“天然的註定是獨一無二的”這種標籤永遠也去不掉。但是在這些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部分的小環節、小細節可以依靠數據化、科學化進行規範,不管是石材輔料的膠水,可以在高精端的儀器中,調整不同的溼度、溫度來完成對於各種自然因素的模仿從而檢測研發出具有最穩定的特性的配方,以幫助石材完成更好的加工過程,還是針對烘乾石材定製的烘乾線,都在嘗試著用數據化、標準化來替代人工,石材行業已經在努力並主動地擁抱新興事物。


石材行業的數據化之路真的那麼難嗎?


正如當今社會上,手工製作的鞋服成為高端人士追求的品質,且不管物價多高都能有消費者一樣,石材行業中也有著這種基因在滾動傳承,靠著經驗,進行著一代代對於發現石材美的匠心傳遞。


不管靠經驗也好,還是靠數據也罷,所幸這些都是在讓石材行業朝著一個健康良性的道路進行發展,這些便足以支撐所有石材人對其進行不斷的探索與嘗試。


編後語

石材是一個獨立的、有自我發展軌跡的行業,不必去逢迎社會上其他行業的潮流,找到自己最合適的發展脈絡,徐徐前進就好。也不用管是否是數據化、科學化更重要,還是豐富經驗更重要,不需要一較高下,只需取其所用,助其良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