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經常做的這5件事,正在慢慢摧毀孩子的自信心,別不在意

我們經常都能聽見一句話,生孩子容易,養孩子不容易。確實,孩子慢慢長大,教育孩子變成了一件麻煩的事情,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怎麼現在的孩子都這麼不聽話呢,我們小時候沒這麼不好說話啊,你用對方式了嗎?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是不是用了以下錯誤的方法,快來看看有沒有吧。

媽媽經常做的這5件事,正在慢慢摧毀孩子的自信心,別不在意

1、責罵

“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多大點事啊,至於嗎你”又或者“男子漢不能哭”

真的是這樣嗎,是誰規定哭了就不是好孩子了,男子漢就沒有權利哭了?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哭只是他在發洩情緒,並不代表孩子懦弱,大人在發洩情緒的時候也會控制不住的哭泣,何況孩子呢。相反,責罵會讓孩子不敢哭,不敢表達、發洩自己的情緒,容易出現情緒障礙,所以適當的讓孩子哭,對孩子更健康。

2、獎賞

“別哭了,我帶你去吃好吃的”“你考好了,我就獎勵你一個玩具”“別鬧了,我給你買還不行嗎,煩死了”

家長是不是都遇到過,往往在孩子哭鬧時,為了息事寧人,往往同意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甚至為了避免他哭鬧,主動獎勵他一些東西,但是不願意去了解孩子真正哭鬧的原因,造成了“愛哭的孩子有糖吃”這種現象,慢慢的就教會孩子,我想要的東西,我哭一哭就得到了,這種方法非常不可取。

媽媽經常做的這5件事,正在慢慢摧毀孩子的自信心,別不在意

3、武力解決

“還哭,看我怎麼打你的”“有完沒完,再哭我把你扔出去”

怎麼樣,是不是聽著很耳熟,是不是有時候我們把小時候父母教育我們的方法,原封不動的搬過來這麼對付自己的孩子了,往往這種情況,得到的是更壞的後果,恐嚇和威脅不僅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也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讓孩子覺得不被愛,甚至有的孩子還會採取一些攻擊來報復家長。

記得小時候,媽媽這麼說的話,我就會採取不吃飯,不和她說話這種方法,甚至厲害的小朋友還會攻擊自己,自殘等方式來博取家長的注意。

媽媽經常做的這5件事,正在慢慢摧毀孩子的自信心,別不在意

4、貼標籤

“這孩子,就是內向”“你是個壞孩子,怎麼這麼討厭呢”“你怎麼這麼愛哭呢”

經常能夠聽到這句話,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真的以為自己是個壞孩子,笨孩子,愛哭鬼,會讓孩子失去自信。

5、把錯誤歸咎他人

“哎呀,寶貝,怎麼摔倒了,都是地板,踢他”

是不是特別熟悉,一般情況下,爺爺奶奶經常會這麼做,孩子跌倒了,怪地板不平,磕到桌子了,賴桌子自己不會動。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為了安撫孩子把問題歸咎於外界的環境,讓孩子無法為自己負責,失去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的機會,容易養成犯錯只會怪別人的惡習。

教育孩子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既要顧慮到孩子的內心,又需要讓他在實踐中不停的學習,爸爸媽媽們自我檢查下,你是不是經常會用這幾種方法來教育孩子呢?

媽媽經常做的這5件事,正在慢慢摧毀孩子的自信心,別不在意

喜歡我的話,記得關注哦,每天分享各種孕期,親子,育兒方面的經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