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摧毀”孩子自信,家長還這樣做嗎?

從古至今,中國都是一個禮儀之邦,我們有餐桌禮儀、見面禮儀、公共禮儀等。這些禮儀不僅僅是我們個人的行為習慣,它也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素養,也是社會道德的一種體現。

雖然現在是個大發展的時代,對禮儀要求沒有特別嚴格,但對於有些父母來說,還是期望孩子有個好的行為舉止。卻不知有些禮儀,禮貌早已成為毀壞孩子的東西,這些“中國式禮貌”都有哪些?看看你們踩到了沒有。

這三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摧毀”孩子自信,家長還這樣做嗎?

一味地和別人比較

其實這個“禮貌”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別人家的孩子”可能是大家成長過程中最討厭的人了吧。有些父母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比,說起別人就學習好,懂事,會畫畫會彈琴等等讚不絕口,說起自己家孩子就是各種不好。

就像生活中適當的比較叫競賽,過度比較就叫攀比了。孩子也是人,他跟我們都一樣,有擅長的就有短板和缺點,家長們一定不能用別人家的孩子來評判自己家孩子的好壞,要客觀看待,幫助孩子改正缺點,適當鼓勵而不是一味打擊。

這三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摧毀”孩子自信,家長還這樣做嗎?

要學會讓著弟弟/妹妹

商場中看到一家人,姐姐妹妹都看上了一個玩具,可是玩具只有一個,於是就說用剪刀石頭布的方法來決定。結果妹妹輸了,眼看著姐姐就要得到心愛的玩具,妹妹開始哭鬧不休,然後爸爸媽媽就把玩具給了妹妹,還說妹妹小,姐姐應該讓著。

這種情況自己小時候也遇到過,雖然爸爸媽媽們覺得,自己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但在孩子看來卻不一樣,父母不能因為姐姐或者哥哥大一點,就一直讓他們受委屈。平等在教育孩子時是一個很重要的點,父母一定要公平對待孩子。

這三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摧毀”孩子自信,家長還這樣做嗎?

過分的謙虛

謙虛一直都被中國人看成是一種傳統美德,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也一直在貫徹。比如有別的家長誇自家孩子,家長就會說哪有,他學的這麼不好,其實孩子在聽到這種否定時心裡是很傷心的,謙虛是好事可以不讓孩子驕傲,但過分謙虛就會讓人覺得矯情了。父母們要多注意給孩子肯定和鼓勵,當有人誇孩子時可以說,嗯,他這次做的是挺好的,可以幫助孩子養成積極樂觀的性格。

這三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摧毀”孩子自信,家長還這樣做嗎?

讓孩子跳舞或者背詩給叔叔阿姨聽,雖說過分謙虛不是好事,但不謙虛也不行,就像有些父母見到朋友親戚時特別喜歡讓自己的孩子展示自己,背古詩,跳舞等,如果孩子拒絕或者背不出來,父母就會不高興。這種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拿孩子當做炫耀,家長應該注意,讓孩子展示自己時,要先徵求他們的意見,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不能強求他們。

你們踩到雷了嗎?如果有就要注意改正了,父母要學會對孩子進行引導循循善誘,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尊重孩子,公平公正地處理所出現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