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家庭醫生」的困與惑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

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

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

去年年末一句“我國有超5億人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讓家庭醫生一詞陷入熱議,很多人都在質疑“為何我就從來沒見過自己的家庭醫生呢?我一定是又給國家拖後腿了~”

真的有5億人簽約家庭醫生嗎?現在應該不止5億了,網上一搜“家庭醫生”的新聞,就能發現全國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這項工作,落實衛計委給各地社康下達的“KPI”。

當然家庭醫生其實是大天朝對醫療制度的改革,這是一個大命題,辣媽自然不敢妄議。但今天還是想結合自身關於家庭醫生的經歷和體驗和大家聊一聊咱們中國式的“家庭醫生”。

中國式“家庭醫生”的困與惑

中國式的家庭醫生是怎樣的?

受西方電影電視劇的影響,我們普遍認為家庭醫生應該就是那種接到你的電話或者短信,然後直接領著藥箱來家裡問診看病,還能幫你直接預約手術那種。先不說在美國這種家庭醫生是屬於私人醫生的範疇,只有那些有著醫療保險的人群才能一個家庭配置一個家庭醫生,而在美國,還是有很多人是沒有保險,同樣地也生不起病,要麼去小診所自費看病,要麼就等病入膏肓去醫院的急診看病。

回到我國,中國人有多少,不用我再細說,而一個社區醫院又有多少醫生,如果這些醫生除了負責日常的看病,還要給人提供上門服務,那這些醫生還能休息嗎?

所謂家庭醫生,用官方的解釋就是:

所謂家庭醫生,是簽約服務的責任人,現在主要包括全科醫生、鄉鎮衛生院醫師和鄉村醫生等各種類別的醫生。在目前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匱乏,尤其是規範化培養出來的全科醫生配備數量匱乏的情況下,允許其他類型醫師作為補充。

辣媽翻譯一下這個官方的話就是,此家庭醫生就不是大家想象中隨傳隨到的私人醫生,只是在你掛不上號看不病的時候,給你提供一些看診前的就診諮詢,比如在辣媽朋友住的小區的社康家庭醫生,就會把簽約了的居民拉到一個群,醫生定期會在上面為小區居民答疑解惑。

5億這個家庭醫生簽約人數是怎麼來的?

要我說,我們大天朝的行政效率向來都是讓人刮目相看的,尤其是這種帶有指標性的,從衛計委總處下發到省市區最後到執行的社康機構,指標被一層一層分解,又怎麼會難呢?

辣媽的簽約經歷是醬紫的:

在某三甲醫院準備辦理定點醫院的時候,被通知需要提前在社康機構辦理定點,回去辦理社康機構定點的時候,又讓我先簽約一個家庭醫生……雖然都帶著一些強制性,但是如果沒有這種強制性,5億這種數字想必出不來,畢竟人都怕麻煩,只有在涉及自己的利益的時候,才會不嫌麻煩地去辦理一些事情。

中國式“家庭醫生”的困與惑

關於醫療制度改革的幾個意見:

①醫療改革應以群眾體驗為重,勿被“指標”牽鼻子

宋朝,酷愛變革的王安石曾經頒佈一個“青苗法”的法案,本意是為了給沒錢買青苗的農戶提供貸款買苗,等收成後再加息償還。對農民而言,這是好事,可是後來卻搞得民怨沸騰。

原因就是因為這個行政指令經過層層攤牌後,變味了。每一個層級都有需要完成的業績和指標,最後為了湊指標,居然演變成那些本有能力購買青苗的農戶被迫要用貸款購買青苗,交利息,最後好事變壞事,加重了民眾的負擔。

中國的醫療改革推出的家庭醫生服務,初衷自然是為人民服務,有時候一些小病小痛,慢性病的持續治療,直接去社康機構解決,當然會比去大醫院排隊掛號方便得多。

通過行政力量自上而下地推這個服務,自然會快得多,但是如果在層層攤牌的過程中,如青苗法那般被指標牽著鼻子走,就失去了最初的初衷,家庭醫生的服務能否達到預期,並不在簽約了多少個億,而在於民眾的實際體驗感受能到達什麼程度。

大力扶持社區醫院,推出家庭醫生是一個很好的醫療改革趨勢,從前我壓根不知道社區醫院的存在,有病就直接往三甲醫院跑,從掛號到就診沒個一天完全下不來,後來給娃打預防針的時候,我才發現了社區醫院的存在及優勢:離家近,走幾步路就到了。

人滿為患的三甲醫院,自己去看個病都累的要死不活,而帶娃去那看病,那過程居然比自己看病還難受,時間長不說,還擔心在醫院這個環境裡和其他生病的人交叉感染。

與之相比較,社區醫院就好很多,娃平時有個小咳嗽小感冒,直接就能讓家裡人帶著去社區醫院開點藥,也不用我專門為此請假。

而國家為了鼓勵大家去社區醫院治療,在補貼費用也有傾斜,去三甲醫院看病拿藥,社保只承擔20%,剩下的80%全是自掏腰包,而去社區醫療機構,個人只需要承擔20%,兩相比較,自然是社區醫院便宜得多。

社區醫院縱然有千般的好,但仍然有它的短板,它的醫療體系實在太薄弱了:

一是沒有分科,不管大人小孩,不管內科外科,一律都是同一個全科醫生診療;

二是社區醫院的醫生也是良莠不齊,在我帶娃看病的過程中,有一個醫生開的藥幾乎和三甲醫院開得藥一致,而另一個醫生開藥就偏奇葩,孩子一個尋常咳嗽,上來就開帶有“安神助眠”作用的小兒七星茶,還開了抗生素阿奇黴素,這個明明應該是驗血後確認有細菌感染才給的藥,然而大部分社區醫院都沒有開通驗血服務。

針對社區醫院資源匱乏的現狀並不只是單靠幾個指標,就能造福人民,化無為有。

只依靠國家的支援和扶持總會跟不上人民的需求,不如充分調動市場力量來為醫療資源添磚加瓦。幸好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國的大健康產業也進入了一個高速成長期,市場上的HIS系統、在線問診、第三方檢驗機構,遠程醫療這些配套服務也適時為社區醫院的發展進行了有效的推動。

中國式“家庭醫生”的困與惑

④國外的“家庭醫生”模式是否會在中國出現

在文中我們開頭提到的西方家庭醫生服務,在中國是否會出現,我想,在不久的未來,沒有什麼不可能。現在很多三甲醫院也推出了一項主治醫生的服務,只要每年交兩千塊左右的費用,就能擁有一對一全年貼心的問診服務。

不過我也擔心這種服務是否真的可行,要知道很多主治醫生都是醫院的臺柱子,自家醫院的門診住院,科研,帶研帶博都已經忙到飛起了,真的有精力來提供“上門問診”的家庭醫生服務?

從另一種角度看,這種帶有專屬性質的私人家庭醫生服務,也不能脫離現有的醫療體系,很多病症的診斷都需要一些檢查和化驗,並不是單純靠醫生上門就能確切診斷出來的;家庭醫生同樣需要在醫院做門診,等積累了足夠多的病例,有足夠的經驗才能為家庭裡的病患提出中肯的治療服務;另外如果涉及到疑難雜症,還需要多個專家會診討論,才能得出最佳治療方案。

所以,這種真正的私人家庭醫生和我們現有的醫療體系如何並存,還有哪些空白需要市場上的創業力量去填補?這就是一個博大精深的問題,但有問題就意味著肯定有解決方法,有方法就有發展,推動我們的醫療改革,至於到底需要怎麼做?我還看不透這個問題,希望能有讀者可以給我指點,在此謝過。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

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

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