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90眾生相:活在體制內的人

70、80、90眾生相:活在體制內的人

曾幾何時,父母輩都期待著孩子長大後,可以過上安穩平淡的生活。於是,他們會再三強調著“鐵飯碗”的重要性,生怕孩子們天性“愛折騰”,一不小心就脫離“正常”軌道,偏離了方向。

穩定自然是好的。可這是一個不斷更迭的時代,要在這種動態環境下尋求穩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渴望穩定,卻又不安於穩定,正是當下大多數人面臨的現狀。其實,不論哪種工作體制下,沒有不適合的工作,只有不適合的人。

重要的是,隨時保持離開的能力,讓選擇權在自己手裡,時刻面對新變化,提高抗風險能力,由被動轉為主動,那麼,在哪裡都是一樣的穩定。

初入職場渴望脫單的95後——飛魚

初入職場的我,在交通運輸行業的國企內工作。壓力相對小,上班時間規律,也能解決我的戶口。

我理解的穩定,

是穩中求進,待遇相對也“穩定”,所以還需要自己先在本單位努力工作,並提升自己能力。

我認為,穩定是一種心態,穩定或不穩定完全取決於個人。如果家裡有底子,有房有車啥也不愁,那確實很穩定,怎麼選擇都不會差,心態自然就穩。

反過來,家裡沒底子,拿著一份社會平均水平的收入,房子是奢望,孩子都不敢生,看著昔日同學年薪幾十萬,時間一長心態都崩,天天琢磨著跳出去,又談什麼穩定?

所以說,知足常樂,不好高騖遠,懂得人生得失皆有定數。心態一穩,生活自然穩定,跟是不是在體制內沒有多大關係。

這種心態下,自己也可以利用時間豐富業餘生活,有更高追求。比如擁有更好的學歷或是培養愛好、開展副業。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在體制內上班,同時也經營著自己的副業,有聲有色地生活著,我們都叫這種人為“斜槓青年”

畢竟,所謂的“鐵飯碗”,大部分收入水平不高,僅靠體制內的收入養活自己,也就是現在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如果日後要結婚生子,肯定是不太夠的。

尤其是在一線城市生活壓力和競爭更大。企業每年會招收一批應屆畢業生,大家的競爭意識都很強。

沒有關係的普通家庭孩子,只能通過自己努力升職加薪。如果沒有晉升,待遇也只能停留在平均工資水平。

我們單位整體氛圍很好,黨建和工會工作比較完善,會讓人感覺是在組織內生活。同事關係相處融洽,前輩對待晚輩們都很友善。

70、80、90眾生相:活在體制內的人

公司整體比較年輕,沒有傳統國企的迂腐氣息。雖然才剛來,但我已有了一定的歸屬感。單位對我們新員工比較有人文關懷,即使是領導也很親切。

去年過年回家,我一直沒買到火車票。領導知道我的情況後,託他在鐵路上工作的親戚,幫我從內部買到了票,我很是感激。

如果不來北京這種一線城市,像我這種普通人,很難有機會接觸到各個領域的能人。

工作前的我,很少會做長遠打算,現在的我,在所謂的“體制內”認識了形形色色的人,見識了更大的世界,得到鍛鍊也成長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工作過程中,我看到了自己與他們的差距,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擔憂。

我內心向往自由的生活方式,想過多姿多彩的生活,想要未來財務自由,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可以不受到限制。

那麼,我必須為此更積極,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不懈地努力。只要內心有動力,抓住自己零散的時間,照樣可以達到預期。

短期內,我希望能儘早脫單,在人生道路上能遇到心靈相通的另一半,兩人可以朝著相同方向一起奮鬥,並組建幸福的小家庭。

想做“包租婆”的90後——圈圈

我大學畢業後就參加了公務員考試,現在剛進入體制內十個月左右。

曾經的同學都以為,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喝茶看報,甚至還有人以為我可以在單位織毛衣,但實際情況是,我常常忙到一天連口水都顧不上喝。

我是個不太合群的人,平日只喜歡小範圍的密友社交,這也造就了我有些輕度強迫症,很容易焦慮。因此,我更傾向於過規律的生活,不喜歡生活當中充滿變數。

這也是我選擇公務員的原因之一,單位可以包容我這種一無所長的人。雖然,大多數人理解的我這種穩定,認為我“不用擔心失業”,也“不用擔心被拖欠工資”,我卻覺得未必。

因為,

不管從事什麼行業都會有競爭,不具競爭力的人會被慢慢淘汰。體制內工作也是同樣,且更需要時間沉澱。

70、80、90眾生相:活在體制內的人

如果目前從事的工作和職業規劃一致,在哪都會體現自身價值。尤其是那些有政治抱負的人,更會覺得動力十足。

而現在的我,才剛剛進入這個大環境,職業規劃還不太清晰,加班、競爭,卻一樣不少。目前的薪水只能讓我這個“單身狗”尚可溫飽,對於提高生活質量來說,卻有些捉襟見肘。

我現在的工作內容沒什麼技術含量。每天要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自己沒興趣、也不認為有意義的事情上,以至於很多想做的事情只能擱淺,我甚至可以預見一個未來仍舊一無所長的自己。

剛剛進入體制內時,我也曾躊躇滿志地計劃了很多。想著即使在一成不變的環境下,我也能做出一番成績,卻沒想到打擊來的這麼快。

我曾寫過一篇稿子給領導,領導看完和我說:“說假話當然是不對,但真話也不能全說。”

那是我入職以來寫的第一篇,當時天真地以為,經過自己認真且再三斟酌的稿子一定可以順利通過。卻不曾想,習慣了說真話的我,卻也有不得不為的時候。

我不敢想象,在無價值也無歸屬感的地方,未來幾十年的生活都是如此日復一日的重複。當然,身邊也有主動跳出這種“穩定”的人,我覺得他們很有勇氣,最起碼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

我想,我還需要更好的沉澱,直到自己內心不再焦慮,才能算上真正的穩定。

最近,我在看《生活的藝術》這本書,林老筆下表達的這種閒適、優雅的陶情遣興生活方式,是我想要的。

我最大的願望是,每天都有時間看閒書和曬太陽,能自己做一日三餐,還可以做個“包租婆”,然後周遊世界。

勇敢與怯懦並存的90後——小城

我大學的專業是計算機,畢業後就一直在現在的國企內工作。從當初的孑然一身,4年多過去,我已結婚,並且有了自己的小家。平時的狀態就是兩地跑,工作在北京,生活在石家莊。

70、80、90眾生相:活在體制內的人

要說單位給我最大的福利,就是回石家莊可以報銷路費。我們行業的國企待遇,相比起其他企業來說,要略差一點,大家天天都在盼望著加薪。

雖然會有少量的解決戶口指標,無奈僧多粥少,因此近年來單位的離職率在不斷上升。

在我看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內心。我更加偏向“穩定”是一種內心的平靜,它所描述的是一種生活態度,安貧樂道,佛系看待這個世界。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高經濟收入是一種“穩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果經濟收入不足於果腹,每天生活在房貸、車貸環繞下,經不起一場病的話,必然很難談得上穩定。

這種角度上來說,即使身處體制內,我認為自己也並不穩定,因為我的內心還達不到這種穩定平靜。

我所處的工作環境,每天工作壓力很大,尤其是IT行業,周邊人員素質較高,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行業技術牛人、日新月異的新技術、比自己更能勇挑重擔的同事,競爭無處不在。

市場決定政策導向,社會體制的原因,國企必然長久存在。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企變革就在眼前,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

我認為不存在無動力的“體制”,只有無動力的個人。所以,對於無動力的個人來說,在哪都不穩定。而對於有動力的人來說,在哪都可以是穩定。

這幾年,我的收穫和成長,絕不能用“體制”來限定。對於我這樣的普通員工來說,“體制”影響真的不大。

我不需要去為了適應“體制”內生活而改變自己什麼,只需要努力且穩步提高自己即可。4年多下來,我對這種生活也有了一定感情,為人處世、協調組織能力也在穩步提升。

身邊也有朋友主動跳出“穩定”,我認為他們很有想法,且有勇氣,但沒必要盲目去學習。自己的路自己選擇,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所追求的也不同。

70、80、90眾生相:活在體制內的人

我最大的人生願望,就是做一個安靜、小資、溫暖的人,可以和心愛之人一起周遊世界。

雖然現在的我,勇敢與怯懦並存,浪漫與庸俗同在,卻並不影響我為之努力。

想當藝術家的85後北京土著——亦新

我是北京土著,本科學的英語專業。剛畢業那會兒很不好找工作,家裡面沒有很好的關係,於是自己面試了很多私企,前兩年在從事和英語專業一致的工作,但覺得都不夠穩定。

後來,我選擇從私企跳槽出來,撇開專業選擇了現在的國企單位,做了6年行政人力工作。

我理解的穩定是單位不會說倒閉就倒閉,不會輕易被辭退,工作壓力相對較小。只要自己不主動辭職,一輩子耗下去沒什麼問題。

我所在的體制,教會了我嚴謹和程序化操作,每個環節要對接,凡事要做到滴水不漏。

整天的工作內容很簡單重複,做做總結,寫寫彙報,大部分人的工作效率和強度都較低,時間長了可能會逐漸不太習慣和適應社會上的工作強度。

壓力小,工作強度不大,導致同事們總有大量空閒時間可以在單位裡家長裡短,到點按時下班。

當然也有不那麼按時的。比如隔壁事業編的大姐一年也來不了幾次單位,照樣拿工資過得很滋潤,男同事每天四點多就下班接孩子,媳婦剛生了二胎,也是事業編。

如果想要在單位晉升,可能更需要靠人脈和勾心鬥角。這也讓很多同事工作動力不足,只剩下在辦公室渾渾噩噩。因為有的人一輩子都當不了科長,而有的人生完孩子回來就當上了科長。

不過,我認為這種表面上的“穩定”將被打破。隨著兩會後機關和國企改革,單位未來發展走向並不容樂觀。

企業將面臨政企脫鉤,失去保護傘,必然要為參與市場競爭,做出大的改善和調整。

70、80、90眾生相:活在體制內的人

我目前的薪水基本能湊合養活單身的自己。雖然本地人不用擔心房租等生活開銷,但長此以往,我內心一直隱約覺得不安,有種虛度青春的感覺,畢竟我還是一個有夢想且自以為是的年輕人。

我常常有種想辭職的衝動,但我媽會毫不留情地將這種衝動摁下,她希望我能像大多數單位的同事那樣,趕緊在這個單位先把孩子生了……

一輩子就這麼混下去難免太無趣,和“穩定”比起來,我更期待個人能力的提高及被認可。

不過期待是一碼事,行動又是另一碼事。我始終對自己不夠自信,覺得自己能力和年紀不成正比。

現在的我,在上班之餘從事著筆譯和寫作工作,也算是自己的小副業。

小時候,我就有藝術家的夢。喜歡文學,後來發現自己當作家能力有限還不賺錢;喜歡攝影和美術,卻並沒有將愛好專業化,更沒有轉化為生產力。

心有餘而力不足,形容目前的我很合適。

我的願望是:有自己的事業(而不是工作),還能有閒有錢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朝一日能把自己的胡思亂想全都用到正地兒上。

迷之自信的85後理想主義者——陽光

我大學學的計算數學,畢業後因為家裡的想法,進入了房地產行業的國企單位,一干就是8年。8年內,我沒有加過薪,身邊的同事也大多紛紛離巢。

由於薪水不高,又有養家育兒的壓力,愛人對我並不太滿意。因此,我邊工作邊積極備考,希望未來繼續深造或者換一個行業,比如我喜歡的金融行業。

我對穩定的理解,是由於對未知的恐懼而選擇安於現狀,從金融學的角度看,這樣的人是“風險厭惡型人格”。而往往做好任何工作都是需要付出大量努力,不論是否在體制內。

我所在的單位,沒有關係很難向上晉升,在基層死不了但也活不好,時間長了就變成溫水煮青蛙,漸漸失去了前進的方向,大家開始思考工作的目的究竟是為何。

70、80、90眾生相:活在體制內的人

雖然,在企業內會存在一定競爭,但這種競爭也是以如何讓領導賞識為目的,而不是真正的工作能力。

所以,我覺得自己性格並不適應這樣的環境,不善溜鬚拍馬,只喜歡更有創新的工作。人活著需要往前走,而不是原地不動。

隨著國家在很多領域的影響力加強,使得更多人開始嚮往央企國企,好像進去了就可以不愁失業,但往往也限制自己個性和才能的發揮。

底層缺乏上升空間,能不能往上走要麼看關係,要麼看能不能讓領導“重視”,這種“重視”不是以企業利益最大化,而是領導利益最大化為核心。

我有個同事,曾因為遲到撞到了同樣遲到的董事長,在說了句“董事長好”後,被開除了。開除的理由是,不穿工服還遲到。但其實是因為沒給董事長面子。

不論是政府部門還是央企國企,都或多或少的行駛著某些公權力,即使是在體制內最底層。雖然我沒有權力,但是我認識有權力的人或有機會接近有權力的人,這都會造成我身處權力之中的感覺。

我並不喜歡這種被權力圍繞的感覺,這並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希望未來的自己,能夠跳脫出國企牢籠,為自己而活。如果順利,能進入喜歡的金融行業,成為一個知名的金融分析師。

渴望“小確幸”的80後辣媽——magi

我喜歡文學,研究生也是攻讀的這個方向。幸運的是,在機關工作3、4年後,我進入了自己喜歡的文化藝術創作單位。

雖然是事業編制,但我可以在體制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薪水也足夠養活自己和小家庭,很知足。

因為所學專業的知識積累,工作起來我得心應手。在體制內接觸的平臺更大,更加規範化,解決問題也知道走什麼途徑會更便捷。

雖然人在江湖,豈能盡如人意。但我還挺適應這種氛圍,內心足夠強大,學會自我調節就能很好地應對各種變化。

70、80、90眾生相:活在體制內的人

所以,我反而並不期待晉升,也覺得沒必要。我理解的穩定,就是朝九晚五,收入穩定、生活狀態穩定。

這樣我也有更多相對自由的時間來自我要求,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比如做撰稿人、比如寫作。

每個人追求不同,我們單位有一輩子不挪動崗位的,我覺得,只要她內心安定,這就是她所追求的穩定,就會由內而發的知足幸福。

我也曾動過離開“體制”的想法,但後來覺得還是有一份保底收入為好。尤其,在文學領域想要做到極致,我也需要目前的平臺所給予的機會。

我有個同學,辭去了來之不易的小學教師工作。原以為她是因為當老師太辛苦,從此過上富太太的好日子。

沒想到,她卻選擇去了私企,遇到老朋友們都是報喜不報憂。只有我知道現在的她,過得還不如待在學校裡當老師。

但是,人生沒有後悔藥。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和機會,選擇了就只能往前走,沒有後路可退。

我的目標是,可以走走、停停、看看、思考,再多寫一些文學作品,爭取能達到省內一流水平。與此同時,照顧好我的雙胞胎寶寶們,家人平安健康。

如果要用三個詞來形容自己,我認為是:識大體,講道理,渴望“小確幸”。

說著“NO COMMENT , NO REASON”的75後——二胎奶爸

我是東北人,對穩定的渴望可能是與生俱來的,也是一種傳統。過去的幾十年裡,體制幾乎就是穩定的代名詞,國考逐年火爆,引人側目。

70、80、90眾生相:活在體制內的人

考研三年,讀研三年,我啥也沒準備就跟著大夥考公務員,居然稀裡糊塗地進來了。

結果這一進來就是十多年。之前也是衡量再三,第一覺得體制裡應該不會差,第二想著就算差難道還不能跳槽走麼?

那時候年輕,覺得一切皆有可能。天生我材必有用,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直到進來後簽了幾年的“賣身契”就老實了。

這些年裡,我感覺一直沒有適應好這個環境,但還一直在努力適應中,也覺得自己有些小進步。

我屬於比較宅的人,有了二胎後,帶娃社交變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就只能選擇宅在家裡和娃社交。

於是,家庭和工作成為了我人生兩大最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我幾乎沒有別的生活可言。

我理解大多數人說的穩定,是壓力不大、薪酬中上、晉升不快,但公務員除了“晉升不快”,其他基本都不符合。

因為上升空間小,必然就會有競爭。

競爭來自多方面,個人能力、資源,有時候甚至是運氣。

近年來各項改革措施力度加大後,雖然體制本身不會提供多少外部動力,因為建立了太長時間,很堅固。

但體制內的人會因自我工作目標不同,動力也相應不同。尤其是剛進來的新人更加動力十足,因為年輕闖勁夠、想法多、空間相對大。

看著這些後生可畏,我的心情卻是——“當初的我也曾這樣?” 因為這些年輕人的忙沒太多意義,離升職還遠,誰也不會記得你最初的辛苦。

除非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忙,拋家舍業,身體也能頂得住,這樣一旦機會來了才抓得住。但總體說,概率很小。

70、80、90眾生相:活在體制內的人

現在的體制,競爭、加班,已成了家常便飯。我能感到自己體重增加了,想法變少了,衝勁沒有了,人也變老了。除了在小孩上學方面有一定優越感外,物質上是沒有優越可言的。

因為待遇是可見的愈發落後於整個社會,按照“養活”的本義,自己是沒問題,其他就不要想了。

這也是我宅的原因,社交從來都需要物質基礎作為鋪墊,可以說,自從有了娃,我也有了不社交的最好理由。

我曾有過離開的想法,做自己喜歡的事。但之前是隨波逐流,現在卻是有心無力。我也想明白了,穩定只是一種暫時狀態,因為人的天性是追求變化的。

穩定不是沒有變化,而是能夠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能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保持所在階層的穩定,甚至是穩定的上升。

見到太多優秀的人,在體制內有超過一般水準的上升空間,但突然跳出去了。

就像一個朋友說的,她辭職回辦公室告別的時候,領導非常複雜地看了她一眼,她覺得其中有猶豫、有不甘、有重燃希望的火花。而她的那個領導一個月後也選擇辭職了。

體制中很多人,大家覺得他們不會離開,不應該離開,甚至連他們自己也這樣想。

但突然某個時點,也許是一句話、一件事、一個念頭,他們就義無反顧地走了。所以說,穩定只能是過去時、進行時,但沒人敢說是將來時。

所以,現在的我最期待的將來時是退休,想過退休後兒女膝下,老幹部的生活方式。不要問我在體制內是否有歸屬感和價值感,我的答案是:NO COMMENT , NO REASON。

——END——

每週三、週六,

跟我們一起窺探平行世界裡的人和故事。

關注“平行生活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