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史記》中的漢武帝像個“弱智”?絕不是司馬遷的惡意報復

《史記》一書由漢武帝時期的著名史官司馬遷所創作,是研究先秦歷史的重要史書。《史記》中對漢武帝的記載雖有歌功頌德的一面,但細細分析,不難發現司馬遷對這位“當今皇帝”的不滿和醜化!

為何《史記》中的漢武帝像個“弱智”?絕不是司馬遷的惡意報復

司馬遷

漢武帝的作為在後世有著極高的評價,漢朝在他的治理達到了巔峰時刻。百姓過著富足的生活,面對匈奴的侵犯也有能力回擊,尤其是霍去病的“封狼居胥”,更是一段後世傳揚的佳話。而在司馬遷的《史記·孝武本紀》中,這位偉大的皇帝卻表現的像一個"弱智“,記載的全都是漢武帝求鬼神賜福、追求長生不老的事情,使得後人覺得這位帝王表現的多麼荒誕和愚昧。

為何《史記》中的漢武帝像個“弱智”?絕不是司馬遷的惡意報復

漢軍

書中記載,漢武帝先是相信一個叫李少君的術士,聽從李少君的辦法,派人去東海上尋找神仙。後來神仙沒找到,李少君自己也老死了,這時漢武帝又相信了一個叫少翁的人。少翁可能是早期的魔術師,成功的取得了漢武帝的信任,被封為了文成將軍。不過後來的下場就沒那麼幸運了!

為何《史記》中的漢武帝像個“弱智”?絕不是司馬遷的惡意報復

後來少翁的方術多次不靈驗,為了維持漢武帝的信任,他事先偷偷讓牛吞下一塊寫了字的帛,然後告訴別人這牛肚子裡有怪異,結果技術不行被人識破,這下子漢武帝終於意識到自己被騙了,直接把他處死了。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又出來了一個叫欒大的騙子,這人膽子也更大。

為何《史記》中的漢武帝像個“弱智”?絕不是司馬遷的惡意報復

他表示自己親眼見過仙人,還說他的師傅會點石成金,還有長生不老藥,可以召喚仙人等。反正漢武帝在他的忽悠下,幾個月內便賞賜給了他六枚金印,封他為“五利將軍”,一時間,這個術士成為了天下最富貴的紅人!出來混的總是要換的,欒大從沒有過實際的行動,引起了漢武帝的懷疑,派人跟蹤欒大後發現了真相。漢武帝又殺死了一個騙子,像這類的方士還有很多人,可漢武帝為何就偏偏會相信他們?

為何《史記》中的漢武帝像個“弱智”?絕不是司馬遷的惡意報復

長生不老是每個帝王不切實際的慾望,曾經派遣徐福東渡的秦始皇成為歷史,而漢武帝同樣時常面朝大海獨自嘆息,心中念念不忘的對長生的渴望!而這些方士便是利用了漢武帝這個慾望,藉助漢武帝的權力以滿足自己榮華富貴的慾望。所以說,漢武帝與方士只不過是互相利用而已,那如此不理智的漢武帝與司馬遷的報復有關係嗎?

為何《史記》中的漢武帝像個“弱智”?絕不是司馬遷的惡意報復

實際上,流傳至今的《史記·孝武本紀》並不是司馬遷所寫,而是由褚少孫根據《史記·封禪書》補寫的內容。司馬遷真正的版本是《史記·今上本紀》,只不過在後世的流傳過程中早已流失。司馬遷雖受過宮刑,但從其他的史記內容來看,他是一個有職業操守的史官。

所以《史記·孝武本紀》絕不是司馬遷的惡意報復。如有不同觀點,歡迎評論關注:廣聞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