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秦嶺深處的“土匪寨”

每個人都曾在小說、影視劇裡看到過形形色色的土匪,俠肝義膽的、殘忍兇狠的、為虎作倀的……總之,一千個人心裡就有一千個不同的土匪。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走入秦嶺深處的土匪寨,在那些斑駁的建築遺存裡尋找當年一重重驚心動魄的記憶,還原你心中那個逼真的土匪形象。

青龍寨 叩問蒼天

青龍寨坐落於寧陝縣北部皇冠鎮附近海拔2023米的山巔,周圍蒼松勁柏挺拔,懸崖溝壑環身,這裡既是一個靜謐幽深之地又是一處易守難攻的要塞。在大秦嶺的密林中,沿著皇冠鎮繼續深入秦嶺腹地,就可以到達“朝陽溝”。

藏在秦嶺深處的“土匪寨”

去往土匪山寨中的青龍寨,是一條山間狹長的溝道,路緩而溼,林高而密,一路小溪澗淙淙流淌,山道兩旁時常可見一段段腐朽的枯木。現在,這裡樹木高大,風景秀麗,已經成了人們探秘休閒的理想場所。當年修築的石壁上長滿了青苔和大樹,足見土匪寨的久遠。  

藏在秦嶺深處的“土匪寨”

【行車路線】

西安(G5京昆高速)--110公里-皇冠(村道)--8公里--朝陽溝(步行上山)--土匪山寨

里程:單程約118公里

路橋費:單程約70元

提示:從皇冠鎮到朝陽溝有一條新修的水泥大路,寬約5米,進入溝口的地方安了自動門,正式開放後可能要收費了。

登山前,只有皇冠鄉上才有農家樂,需根據自身情況攜帶充足的飲用水和食物。山上氣溫較低,最好帶一件外套。

【周邊景點】朝陽溝景區、萬畝竹海等


生龍寨 闖王隱居之地

生龍寨位於商南縣東面的金鐘山上。當年,戰敗的闖王,隱姓埋名,收集舊部,同時招兵買馬,苦練精兵,等待東山再起的時機。金鐘山生龍寨,就是李自成在商洛臥薪嚐膽、操練兵馬的多處立足地中的一處。  

藏在秦嶺深處的“土匪寨”

藏在秦嶺深處的“土匪寨”

藏在秦嶺深處的“土匪寨”

站在山腳下的公路邊仰望,山寨高崖險絕,山勢奇峭,主峰突兀,生龍寨在這裡據險而建。聽說,因為李自成有一位王姓夫人在山上生了一子,李自成特別高興就將山名改為了“生龍寨”。現在的生龍寨經過開發,桐林滿山、青竹蔥蘢,風光旖旎。

藏在秦嶺深處的“土匪寨”

【行車線路】

西安(G40滬陝高速)--260公里--商南縣(G312)--10公里--富水鎮--3公里--生龍寨

里程:單程約273公里

【周邊景點】漢墓群、陽城驛、金絲峽、白浪街、過鳳樓等


仁和土匪寨 祥和穩定之家

在紫陽和嵐皋兩縣的邊境上,有一座綿延而來的孤山。仁和寨就位於這座山頂上,目光所及之處都是一派祥和的景象。走進石寨裡,一段段殘牆斷壁從綠樹叢中浮現出來,像歷史的面孔,訴說著往事的滄桑。城牆保存完好,歷經歲月沖刷依然神采奕奕。

藏在秦嶺深處的“土匪寨”

仁和寨山下自古為秦楚要道。寨西北直通子午道抵漢中、長安,東南達湖北上津、鄖西和陝西旬陽,商賈、仕宧、文人、武士不絕於此。寨南峭壁千仞,山腰有天獅洞;前寨下有月亮洞、白侍郎洞。山寨聳立於陽川、小寨、桃園溝之間,雄峻奇險的山寨僅有一條羊腸小徑穿林攀坡而上。

藏在秦嶺深處的“土匪寨”

仁和寨下方數十米處建有牛寨。此處山勢伸出一塊緩坡,西臨懸崖東壘石牆數十米,形成橫十餘米、縱三四十米不規則的長方形山地,可供當地人“跑反”時藏匿牛羊牲畜。據說,沒有設牛寨的村莊,牲畜經常會被“隊伍”拉去吃了。

藏在秦嶺深處的“土匪寨”

寨內的土壤呈橘黃色,花草樹木任其繁衍。目前,還有陳氏鄉民隱居在寨內,靠興桑養蠶、種糧育果發家致富。與村民聊天,話題依然離不開山寨。

藏在秦嶺深處的“土匪寨”

【行車路線】

西安(G65包茂高速)--200公里--安康(G65包茂高速)--40公里--紫陽(縣道)--66公里--洞河鎮、洄水鎮、斑桃鎮三岔河(村道)--10公里--仁和寨

里程:單程約316公里

路況:下高速後為全段水泥硬化路面

【周邊景點】擂鼓臺、仙人洞、文筆山等。


天蓬山寨 緣藏深山少人知

天蓬山寨,位於山陽縣、鎮安縣與湖北省鄖西縣的交界處,距離西安市和十堰市200餘公里,海拔1300米左右。山寨現在只能看到殘存的四周圍牆了,都是用大石塊砌起的。據說當年山寨裡有比較簡單的小型街道,而且在山寨下面還有數個能容下十來人的天然山洞。

藏在秦嶺深處的“土匪寨”

藏在秦嶺深處的“土匪寨”

藏在秦嶺深處的“土匪寨”

藏在秦嶺深處的“土匪寨”

【行車路線】

1、西安至山陽,走福銀高速在山陽出口下,走203省道,經過色河鋪鎮--板岩鎮--楊地鎮(途經月亮洞);

2、西安至山陽,走福銀高速在山陽出口下,走203省道,經過色河鋪鎮--戶塬鎮方向--黃龍--韋家埡;

3、西安至柞水,走西康高速在柞水出口下,走鳳凰古鎮方向--戶家塬鎮--黃龍--韋家埡。以上自駕時間,均在4個小時左右方能到達。

乘車:從西安坐汽車到山陽,從山陽坐車直接到戶家塬鎮韋家埡村。

【周邊景點】月亮洞、天竺山、漫川古鎮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