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南巖與《書院門》

在西安,書院門是一個文化氣息濃郁的地方,街口仿古牌樓兩側抱柱上“碑林藏國寶,書院育人傑”的楹聯道出了書院門核心所在。書院門位於南門內東側,西起寶慶寺華塔,東至安居巷接三學街。其地名起源於在它裡面的關中書院,關中書院是明、清兩代陝西的最高學府,也是全國四大著名書院之一,西北四大書院之冠。

地攤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南巖與《書院門》

地攤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南巖與《書院門》

南巖,本名張建偉,與張永強同為西安財經學院同學,1985年畢業,因學習成績優異留校任教師,一干就是八年。八年中,張老師任勞任怨、盡職盡責,兢兢業業的奉獻著自己的智慧。按部就班的工作對於一個內心有著強大抱負的人無疑是一種煎熬,這種煎熬不僅是肉體的,更是精神的。於是,八年後家與教室穩固的兩點一線被打破,他選擇了辭職。坊間說“不安分”,時尚說法則是打破陳規二次創業。由於他自幼喜歡傳統文化,擅長雕刻,一番考察後竟然在書院門撂起地攤。他的這個舉動令整個財院為之譁然,人們不解一個教師放著金飯碗不端,偏要去拍地攤!

地攤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南巖與《書院門》

南巖偏偏是認準的事九頭牛也拉不回的人,就這樣在人們異樣的眼光中擺攤、刻印、做買賣,後來有了攤檔櫃檯,他又將疏遠已久的書法重拾,使自己的工作與愛好結合,將地攤式生活向藝術殿堂緩慢地遞進。不知不覺,在書院門歷練了15、6年,閱人無數的同時視野也開闊起來,其間經歷的酸甜苦辣常常浮現眼前,內心有一種懵動:能否把自己在書院門的所見所聞付諸筆端呢?一旦動了這個念頭,就要為之努力。隨後的一年當中,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嘗試寫作風格,隨後開始了長達七年的艱難創作。

地攤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南巖與《書院門》

張永強至今還保留著張建偉在大學時給他刻的一方名章,他告訴我:“我的這位同學,是一個認真、執著的人,是一個問題弄不明白決不罷休的人。從他堅持七年寫成《書院門》這本書,足以見證他的韌勁。”為了對他創作並出版《書院門》表示敬意,徐瑾先生張羅了“南巖先生《書院門》首發儀式”,我也有幸參加了這個活動。後來我的南院門散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書院門一位高人是南巖先生。他之前在書院門從事圖章篆刻、間或研習書法,平時善於觀察,用獨到的視覺和20年時光完成了30餘萬字的長篇小說《書院門》。這是繼《西安虎家》、《道北人》、《葉落長安》之後描寫西安人在特定情景中生活的故事,裡面有歡笑、有哭泣、有彷徨、有進取,可讀性強且有親切感。

地攤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南巖與《書院門》

南巖(本名:張建偉)、陝西華嚴書院副院長。作家,書法家,精於篆刻、文物古董鑑賞。出版有長篇小說《書院門》,用批判的現實主義手法以書畫,古董等收藏品為載體描寫了人慾、人性和人的信仰。以文學的形式闡釋了禪學。

在少陵原華嚴寺舉辦了“心印華嚴、同臻彼岸”書法藝術個展。書法理論文章有《論佛教的內在超越思想在歷史上對中國的書法藝術產生的影響》,《論草書藝術的詩詞意境美》,《佛藝書法》,《蘇軾書法藝術的禪宗意蘊》,《康有為書法之於當代書法藝術創新的意義》發表在《陝西宗教》,《碑林集刊》等學術刊物上。

地攤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南巖與《書院門》

他精篆刻、通英語,深諳金石古董的鑑賞之道。首次在中國大陸地區翻譯了美國著名中國古陶瓷鑑定研究學者約翰.壓力山大.波普博士的鑑定、研究中國元明清瓷器的兩本著名學術專著《十四世紀青花瓷》和《伊朗阿德比爾清真寺收藏的中國瓷器》。同時完成了有文物普查性質的調研報告《元青花鑑定的理論與實踐》。

地攤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南巖與《書院門》

如今的南巖先生,與當初撂地攤、刻印章的張建偉已不可同日而語,但篆刻、寫字仍是主業,他依舊眷戀著見證他成長、成名的書院門,在街口仿古牌樓下常常駐足仰望,凝思遐想……

地攤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南巖與《書院門》

地攤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南巖與《書院門》

地攤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南巖與《書院門》

地攤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南巖與《書院門》

地攤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南巖與《書院門》

地攤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南巖與《書院門》

地攤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南巖與《書院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