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賊挖出來的一本書,卻被奉為千古奇書;

《素書》第三節

有朋友留言說到底是叫《素書》還是叫《太公兵法》

根據宋朝的宰相張商英考證,老人傳授給張良的那本珍貴的書,是誤傳為《太公兵法》,其實就是《黃石公素書》。

盜墓賊挖出來的一本書,卻被奉為千古奇書;

《史記》裡面也有所記載,但是也很難確定《史記》所記載的老人所授的《太公兵法》真的就是《黃石公素書》

此外,在此各位在這方面比較有了解的,可以在文章右下面,點擊-留言糾正;讓大家有一個跟準確的認識。

盜墓賊挖出來的一本書,卻被奉為千古奇書;

1、北宋宰相張商英;張商英在序中首先確認了黃石公所授予張良的書就是《素書》他說:黃石公的《素書》共有六篇,據《前漢列傳》、《史記·留候世家》記載,黃石公於圯橋傳授給張良《素書》。

張商英在序言的最後對“道”的真諦進行了哲理概括:“有”為萬物之母,“無”為天地之始。能超越“有”、“無”,“離有離無”,就是得道之人;能遊離於“有”“無”,“非有非無”,就是神異之人。

道無一定,貴在人之應變。能從“有”入而達到“無”的境界,即是聖明之人;能有“無”的理念又能覺察“有”的存在境界,即為賢能之人。“聖人之大而化,賢人之造其深”。(參看《素書·張商英序》)

有無之道,造化萬千,智者能瞭然於胸,運通於外,成就功業。也許,這就是張商英所理解的具備道、神、聖、賢境界的人,這是《素書》所要傳授的理想對象。

盜墓賊挖出來的一本書,卻被奉為千古奇書;

2、《四庫提要·素書》最終也充分肯定了《素書》的價值:“味其言率,明而不晦;切而不迂,淡而不僻;多中事機之會,有益人世。是又不可概以遊說之學,縱橫之術例之也。”(參看《欽定四庫全書·素書提要》。)

評價不低:《素書》語言直率,說理明確而不晦澀,論事切中要害而不迂腐,陳述平實而不偏激,能深刻領會、把握事物變化的機理,有益於為人處世。它既不能僅僅歸於遊說之學,也不能簡單地類比於縱橫之術。

看來,在《四庫提要·素書》的作者眼裡,《素書》似乎比戰國蘇秦、張儀等遊說家和鬼谷子之後的縱橫家等的學說,還要高明得多。事實怎樣呢?只有分析《素書》的內容和思想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