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奇葩篆刻是小眾藝術嗎?

廣州鳴遠篆刻書法攝影

相對於書法而言,篆刻藝術真的很小眾了,怎麼說呢,會寫書法的朋友有很多,但是能刻印的朋友卻要少很多。

我們學習篆刻的時候,通常會要求篆刻者有一點書法基礎。但這也不是絕對的,主要是學習的方向。

隨著近年來,篆刻藝術在收藏界的提升,自清代以來,印章石材一直被各路藏家密切關注,拍賣成交價格之高,簡直讓人無法不去驚歎。


要知道有很多好印石只在篆刻家、藏家之間交流。就比如說杭州西泠印社2008秋季拍賣會已經是第5屆推出“名家篆刻”專場了,結果114件成交87件,成交率76%,成交額14000萬元,除西泠拍賣連續推出印石專場外,上海嘉泰2008年也推出“國石三寶·海外傳世印石案珍”專場,其中近百件印章上拍,成交率達68%。

印章收藏的地位在收藏界也逐漸升高,印章的欣賞主要有3各方面,一是印面的篆刻之美;二是印鈕的雕刻之美;三是印石的材質之美

我想,一枚集這三點的印章是可遇不可求的,好的印章格外稀少,一方面因為印石的原因,一方面也是因為篆刻者本身的技藝,還有包括轉篆刻所用的字體在書法界學習的人不太多。

這些也是篆刻藝術現在如此小眾的原因了。

就比如說,現在你看到的一些篆刻印章,基本都是篆書字體,但是練書法的人,大多挑楷體啊、行書等來練,專攻篆書的也有,但是不多。然而這些書法愛好者不一定都要去學習篆刻。

篆書是一門難度比較大的書體,其一是篆字難識,識篆字得有一些古文字學的功夫,不僅如此還要能夠運用,這就更難了。

再來就是篆刻挺耗費體力的,如果沒有力氣很難篆刻出一枚好的印章。你看到很多篆刻家都是男人,極少數是女子,但女子也有,只是大範圍的還是以男性居多。

在出稿、篆刻、一般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所以相對於篆刻來說,有的人寧願去寫書法了。


不過隨著近年來印章收藏的地位越來越高,篆刻家的地位也逐漸有了起色,我想,不用很久,這門小眾藝術就不算小眾了吧。



東家APP

實事求是的說,篆刻在當今確實屬於小眾化的藝術。

從篆刻歷史發展來看,其雛形發源於新石器時代,至春秋戰國時代逐漸定型為印璽,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對書作進行綜合整理,書分八體,印面文字稱摹印篆,王莽定六書時,稱為“繆篆”,從此便明定篆書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戰國秦漢魏晉時期,是篆刻的第一個高度發展的歷史階段。這時期用印較普遍,王侯稱璽,官稱印,將軍稱章,民間用印稱印信。


而自唐楷書興盛後,至宋元時期篆刻處於衰微時期,而到元代王冕時,因發現花乳石可以入印,開闢了文人治印新時代,明代後篆刻進入復興發展時期,迎來了第二個高峰發展時期,特別是明清時期篆刻藝術流派開始紛紛呈現,徽派、浙派及西泠八家出現,將篆刻藝術發展推向高峰。


如今時代,個人印信主要是靠刻章形式存在,篆刻只是應用於書畫藝術領域,脫離了現實的實際作用,逐漸淪為小眾化藝術。

但篆刻仍然是中國古老文化藝術的奇葩,2009年跟中國書法一起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相信,只要書畫藝術長青,篆刻藝術就不會消亡。


隨然堂

是小眾藝術,一,篆刻一般人欣賞不了,二,太小不能像書畫一樣懸掛展示共同欣賞品評,三,篆刻太耗時間,每方印都要設計然後再上石再刻,四,換錢能力不如書畫,有練習篆刻的時間學書畫,書畫相對輕鬆,賣錢也比篆刻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