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是陈伟星?

凭什么是陈伟星?

泛城投资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陈伟星

文| 派小星

来源| 创客猫(ID:chuangkem)

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区块链的世界里,陈伟星或许算是一位敢说敢做、充满个性的猛士。

前不久,快的创始人陈伟星正式对外公布,其正与原美团联合创始人杨俊在试验一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打车软件“打车链”,表示希望通过算法,构建一个由“劳动者”与“消费者”共享的平台,而非资本家控制的平台。

陈伟星称:用基于区块链的燃烧模型(burning model)取代基于资产负债表的收入模型(revenue model);用V/L rates代替P/E rates估值模型,“打车链”会是一个诺贝尔级的伟大社会实验。

消息一出来大家的朋友圈就炸锅了。而在近日的链得得“不得了”对话上,陈伟星进一步对外阐述了其对于“打车链”应用的思考。陈伟星认为,打车切入区块链,将改变目前打车行业畸形的生态。“司机是打车平台价值的真正提供者,但却没有分享到打车平台的任何价值,实际上他们是打车平台的奴隶,他们每天的工作可能要把利润的50%交给打车平台。而管理层掌握着现金流和其中的运营权利,所以分配模型是非常畸形的。”

因此陈伟星希望从打车的角度切入对新生产关系的调整进行一次实验,希望根据时间、场景,把价值(包括权利、利益、机会)真正赋予每一个做出贡献的人。

同时陈伟星还表示,打车只是切入点,未来会公布整个共享体系的品牌融资。“将通过打车创造一个新的共享经济的模型和新的共享经济的算法,包括为了实现这个经济模型该有的底层设计和基础设施。同时,技术底层会根据需求使用合适的技术并进行一定的迭代。”

陈伟星的野心与壮志跃然纸上。

陈伟星是谁?

其实早在“打车链”事件之前,陈伟星就因为和知名投资人朱啸虎的几轮互怼事件刷屏了投资圈和区块链圈,引发了无数相关讨论,更将陈伟星推上了区块链第一网红的“宝座”。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今年2月24日,朱啸虎在朋友圈分享了另一个网红雕爷的自媒体文章《来,喝了这碗区块链解毒汤》,文章主要是关于对区块链的评价,认为凡是把区块链过分拔高的,要么是坏,要么是蠢,并且表示,457天后,区块链这个概念会臭到无人再提起。朱啸虎表示支持,并称雕爷这篇文章还是赞的,同时还在朋友圈补充说:“不要拉我进各种3点钟群,有些风口宁愿错过,有些钱宁愿不赚,大家晚节保重。”

当时春节期间“3点钟区块链群”正热火朝天,“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在借雕爷的文章暗讽春节爆红的以3点钟群为代表的区块链行业,而里面最积极的人士里面,陈伟星是其一,所以当有人把朱啸虎朋友圈截图发到群内时,陈伟星爆发了。”

随后,陈伟星就开始讽刺雕爷和朱啸虎一样,干一点点事拼命宣传做网红,就是为了赚点钱,“曾有过啥理想?”并狂怼朱啸虎,称朱啸虎拼命吹项目,然后让别的VC接盘,通过名人效应割普通VC和小股民的韭菜,还举例说朱啸虎拼了命吹ofo,然后偷偷地卖给阿里,每投一个项目,再忽悠两句让别的VC接盘。

接着两人便在朋友圈上演了一系列精彩的互怼戏码,看得吃瓜群众也是不亦乐乎。

有趣的是,在这更早之前,两人其实早已结下梁子。彼时陈伟星创办了打车软件快的打车,然而在2015年快的被朱啸虎投资的滴滴合并了,以陈伟星为首的团队更被以联席名义逐渐过渡出局。而上次的朋友圈交战中,陈伟星的痛快回怼也算报了当年公司被收购之痛。

不管在投资圈还是区块链圈,提起陈伟星,大家想到的第一个词莫过于耿直。然而敢说敢做的耿直背后,或许反应的是陈伟星强大的内心和经历过大起大落之后的坦然。陈伟星的骨子里天生就带着某种桀骜不驯的反叛精神。“美国硅谷80后甚至85后已经撑起了新经济的蓝天,我们为什么不能?”多年前,陈伟星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与众不同的人生。

学生时代的陈伟星就很爱折腾。他曾担任浙江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并负责组织两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也正是这个比赛促使陈伟星真正走上了创业之路。

2006年,全球网络游戏业方兴未艾,国内网游也进入群雄纷争、激励竞争的"战国时代"。还在读大三的陈伟星,再也按捺不住创业的冲动,带着7名老乡和同学,凑了17万元,创立了杭州泛城科技有限公司,义无反顾地冲入网游开发比拼中。

2008年,陈伟星带领团队成功开发了网页游戏——魔力学堂,2010年在多方面借鉴了《魔力学堂》的经验后,27岁的陈伟星拿到了4000万元的战略投资。陈伟星终于撬开了网页游戏的大门,并成为这个行业的领跑者。

3年内打造出了市值百亿的公司、29岁登上福布斯排行榜,此后陈伟星的人生就跟开了挂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2012年陈伟星创办了快的,并掀起了打车领域的补贴大战。2015年在滴滴和快的合并后陈伟星曾一度离开大众的视野。他曾回忆自己失去快的的那段日子,借酒浇愁、天天买醉,但是自从找到了区块链,酒也戒了,女朋友也不要了。

离开快的打车之后陈伟星很快成立了泛城资本,陆续投资了51信用卡、橙牛等互联网公司,而他最牛逼的可能是对数字货币交易所币安的投资,币安目前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交易量,此外据媒体报道他投资了接近50家区块链公司。陈伟星的标签也随即变成链圈大佬,坊间传闻身家几百亿。

再次回归,凭借区块链投资人的身份,陈伟星俨然成为这股浪潮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打车链”革命

不管怎么说,对于区块链陈伟星也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是颇有情怀地想要做一些实事。

“我们一直讲区块链可以改变人的生产关系,但到底怎样改变生产关系,技术成熟了还是没有成熟?其实我们的愿景很明确,那就是让生产关系,乃至社会共享生产力带来的价值,让我们的交易成本变得更低,让普通人、劳动者享受到他的价值,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椭圆,而不是贫富悬殊,这是区块链的愿景。这个愿景有完整的共识,不只是说区块链怎么记账怎么出账,区块链应该是完整的模型,来解决设计这个生产关系。”

在陈伟星看来,区块链是创造信用的工具,区块链不该只讲技术的概念,不是通过各种竞选、各种炒作概念,吸引大家去炒币,而是应该帮助社会解决问题,创造实际财富。

区块链重点也不在于去中心化,而是如何解决公平性和劳动者激励的问题。现在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不均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当前全世界的最大的机会。而区块链就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技术工具。

陈伟星将“用区块链创造所谓改变生产关系的模型”称为激励模型,而他认为,改变生产关系,无论怎么落地,最终是改变的将是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如何通过设计一套机制,让每个人愿意劳动,只要付出了时间和体力劳动,时间乘以工作效率就等于实际财富?陈伟星提出,可以在区块链上设计算法来创造生产力模型。“区块链上的生产关系可以编程。我们把每个商业体,每个人之间的协作通过算法规定出其贡献获得相应的价值。这个协作不光是生产者的协作,包括了消费者之间的协作。

陈伟星认为,以往的公司体系和资产负债表的模型在当前世界是有问题的,它导致了富的人越来越富,有资本的人越来越容易赚钱,而劳动者越来越被剥削,这就是问题。但这个问题可以用区块链解决。每个商业其实都可以重新设计激励模型。

“我认为未来PE模型和资产负债表模型,将被链上的模型取代,用刚需的流动性决定它的价值。每个应用对应的价值应该是实际的服务和价值,通过老百姓、用户使用它的流动性保证它的价值。不需要有收入,只需要每个使用它的人把它燃烧掉,这叫做燃烧模型。燃烧模型是替代原来的资产负债表的模型,可以不需要减少资产负债表、收入、做帐、计算成本,也不用运营者、董事会、股东会占有利润,不被控制者占有现金流,每个价值都是服务产生的时候,它就分享了token的模型,每个组织体都可以尝试这样的模型。”这便是陈伟星口中诺贝尔级的伟大社会实验。

具体到打车链的项目,陈伟星提出了几个细节:

第一个原则就是我们募集的钱和自己我们的Token它都是透明的,每一个使用都应该是被社区成员所了解,并且可被验证的。

第二、模型的尝试需要有个特点,你只需要把每一笔支出签名不公开,那就会使得每一个社区成员都能够非常方便的检验你这个资产负债表,其实没有资产负债表它只有支出表,那这样的话,就可以让你的财务公开更加的容易。

第三、这些模型,这个价值不光是定了利益和收入,它这个价值还包括这个平台里面,所拥有的一些权利,比如说如何让那些持有Token的司机,可以接更好的单,可以如果让CEO持有这个数量的Token的乘客,找到更好的司机,如何让他们相互的评价和相互的奖励,都能够跟这些算法有关系,这些都是细节的设计。

同时陈伟星还表示,关于平台细节的设计算法,未来也会在社区上不断地公布,不断地探讨和调整。并在算法的底层设施上,需要设计如何去撰写这个算法的过程,也会尽可能地把那些需要被见证的价值、权力和机会能够登记到区块链上来,通过共识的见证来确保这个是透明的、被分享的。

显然“打车链”是陈伟星将上述模型应用到共享经济上的一次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怎么把这样的模型替代资产负债表,怎样让司机和消费者拥有这个平台,并不是让资本家占有平台。”

“每个人的诉求不一样,我们的诉求是希望真的能把实验做成、能淌出一条路,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事情。我相信有很多人有这样共同的愿景,能够真正从事这个行业,把这个行业能够带到真正帮助社会实际财富的创造上来,而不是单独的炒币。”陈伟星说。

凭什么是陈伟星?

网约车市场下一个竞争点一定程度上将是区块链带来的。而在这个时机,陈伟星发布“打车链”可以说是恰逢天时、地利与人和。

时下,区块链大热,已是不争的事实。可谓天时也。陈伟星之前曾经是快的的创始人,深谙网约车市场门道,此谓地利也。说到人和,陈伟星在区块链领域里一路“怼”出的人气可谓不小。而且此次发布“打车链”据悉有一线资本大佬和一线媒体的参与其中,可谓是人气十足。

陈伟星也表示,希望有更多明确模式的项目采用新的经济模型的实验来落地区块链,真正实现让生产资料和生产力共享给每个劳动者。

当然愿景无疑很美好。如果陈伟星能够真正遵循他所说的话去践行这项创新的话,那将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也是值得所有人尊敬及喝彩的一件事。

正如陈伟星所说,打车平台只是一个缩影,纵观我们生活中,小到公司层面大到社会生态都存在着诸如此类不公的现象,很多事情最终都逃不了沦为资本游戏的宿命。

“为什么生产力发展到现在,那么多人还这么穷?为什么有人东西卖不出去,有人没有工作,有人没有钱?机器人越来越强,未来都被资本垄断了,不需要工人了,那更多的人失业该怎么办?为什么滴滴快的这样的估值能高成这样?买上海一个高端房子,比很多上市公司10年的利润还高;而这个上市公司的1%的股票,还能买上海的一套房子?”陈伟星认为这些问题实际上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可惜太大了,没人愿意去想。大家都想着赚钱,拼命找工作,拼命加班。

现在区块链或许给了普通老百姓一条掌握主动权的路。当然这过程中也可能有人利用区块链做坏事谋取自身利益,但总体而言区块链这个技术本身是好的。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创业者应该在理解其美好本质的基础上去进行拓展和创新,让这项技术未来真正服务于每一个人,让每个人的价值由自己的来定义。

而最终“猛士”陈伟星能否将这份情怀持续下去?其口中诺贝尔奖级的伟大社会实验又能否真正落地,而不是变成一座空中楼阁?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资料参考:

搜狐网:《链圈投资圈大爆炸:陈伟星朱啸虎公开互怼撕破脸全记录》;

链内参《陈伟星忙着发布“打车链”,滴滴已悄然布局区块链!》;

钛媒体:《对话陈伟星:区块链要成功需四个步骤》;

陈伟星公开演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