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万只春蚕成熟不结茧 临沂市23户蚕农欲哭无泪

“春蚕到死丝方尽”,说的是蚕在死前一刻还在努力地吐丝,但在临沂市莒南县坊前镇、涝坡镇等4个乡镇、23户桑农的蚕舍里,近200张蚕、约60万只成熟期的蚕到了结茧期仍迟迟不吐丝,甚至已经出现小面积死亡的现象。眼看春蚕濒临死亡,第一季度“颗粒无收”,蚕农们欲哭无泪。

现象 197张、约60万只成熟春蚕不结茧

莒南县养蚕历史悠久,在坊前镇、涝坡镇等地,不少村民靠养蚕为生,其中一些养蚕大户一季养蚕量能达到10万只左右。今年5月初,坊前镇、涝坡镇等地蚕农买回蚕蚁后放回蚕舍精心照料。1个月后,蚕蚁就能成熟结茧,蚕农收集蚕茧后可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不料,突如其来的一场变故,让蚕农们损失惨重。

“我养蚕近20年了,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蚕农何宗秀指着满地的蚕虫心疼地说,“我清楚地记得,5月2日买回来的蚕种,5月5日出的小蚕,之后一段时间我一直精心照料。按照以往经验,6月2日应该到了蚕虫抬头上簇的时候,但迟迟就是不上,过了一个星期蚕虫依然趴在桑叶上,其中小部分已经死掉了。”

涝坡镇大柳沟村蚕农包玉霞养的蚕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我也是5月初进的蚕种,到了6月就该上簇了,我们发现蚕依然没有动静,于是十多个人一只只把蚕放到蚕蔟上,不少蚕放上去就掉下来,人工放了3遍后还是见不到蚕虫结茧。”包玉霞说。

近60万只春蚕成熟不结茧 临沂市23户蚕农欲哭无泪

在莒南县一家蚕舍内,有少数蚕吐丝,但茧壳未完成,不能销售。

析因 技术人员鉴定后称桑叶中毒所致

蚕在生长期间,对生长环境、桑叶质量等非常敏感,如果稍有不合适,就会出现问题。“以前也出现过因桑叶受农药污染,蚕死掉的情况,表现出的症状是蚕虫吐黄水、摇头,很快就死掉。现在这种情况蚕看起来没毛病,但就是不吐丝结茧,也不排泄,这些蚕虫只能活活等死。”蚕农何宗秀说。

山东省蚕业研究所两位研究员得知消息后,于6月6日—7日来到莒南县,对该区域春蚕发育异常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

两位研究员经过对问题蚕虫进行生理解剖及症状观察,排除致病性病原引起的家蚕病害、蚕种质量及饲养技术原因。综合实地走访、现场勘查结果,认为家蚕发育异常是因桑叶受到一种保幼激素类农药污染,家蚕食下被污染的桑叶中毒所致。

春蚕出现大面积发育异常问题后,蚕农们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

算账 预计蚕农损失总计六七十万元

莒南本地一家丝业公司统计的数据显示,莒南县目前约有桑园6500余亩,蚕农大多集中在涝坡镇、坊前镇等地。从5月开始养蚕后,6月初春蚕陆续到了结茧期,目前,蚕茧市场收购价连连上涨,接近30元/公斤。

本地一位丝业公司工作人员说,由于蚕茧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每年蚕茧价格都会上涨。“按一张蚕种能出100斤蚕茧来算,收购价约30元/公斤,一张能卖3000元钱,对蚕农来说收益可观。”

但由于春蚕出现大面积发育异常问题,有不少养蚕“大户”一下养十几张、20张蚕,本来能带来五六万元的收入,而现在基本上是“颗粒无收”。根据初步预测,23户蚕农约饲养了近200张蚕种,总损失约达在60万—70万元之间。

现场一位蚕农无奈地说,“今年这一季我们损失惨重,接下来还要准备第二季夏蚕的繁育,我们更担心第二季会出问题,要是真的那样以后就不敢再喂蚕了。”

对此,山东尚序律师事务所律师鲁成忠认为,如果真的是有人故意投毒,受害蚕农应积极配合警方提供线索,争取早日破案。鉴于此次案件带来的经济损失较大,如果确定犯罪嫌疑人后,可以依法向其追究民事赔偿责任。

链接 受害蚕虫该如何处理?

目前,莒南县部分蚕农饲养的春蚕在垂死挣扎,那么,这些蚕农们现在该做些什么呢?

专家建议,首先要把病蚕、蚕的排泄物等挖坑深埋,撒上石灰,不可以随意丢弃在路边;用1%的漂白粉或消特灵对养蚕室、蚕具等全面消毒;地里的桑叶也需要进行清洗处理,为今年第二季养蚕做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