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不尊重丈夫最受傷害的是孩子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讀過安徒生的童話《老頭子做事總是對的》,講的是一個年老的農夫騎著馬打算去集市上賣點錢或者交換一點東西,先是換了一頭母牛,然後用母牛換了一隻羊,又用羊換了一隻鵝,然後是一隻雞。這還不算完,最後他居然用那隻雞換了一袋子爛蘋果。兩個有錢的紳士打賭他回家會被老婆結結實實地打一頓,老頭子卻說:“我將會得到一個吻,而不是一頓痛打。我的女人將會說:老頭子做的事兒總是對的。”

結果兩個紳士輸了打賭的112鎊金子。因為老太婆跟老頭子對話時,每次都認為換的東西是她想要的——有牛奶、黃油和幹奶酪吃了!有羊奶、羊奶酪、羊毛襪子了!過節的時候可以真正有鵝肉吃了!可以養一大院子的雞了!有一袋子爛蘋果可以借給隔壁吝嗇的女人了……說完就給了老頭子一個響亮的吻。

在童話的結尾,安徒生說:“如果一個太太相信自己丈夫是世上最聰明的人,承認他所做的事總是對的,她一定會得到好處”。

這個童話雖然沒有講到親子關係,但老頭子和老太婆彼此總是考慮到對方的需求、凡事相信對方愛的動機,實際上透露了一個家庭教育的奧秘:男人是家庭的頭,女人是男人的幫助者,妻子願意順服丈夫是一種智慧,不僅對自己有好處,更是對子女的祝福。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夫妻恩愛,現在逐漸成了人們的共識。有心理學研究者總結了不恩愛的夫妻之間的“十二殺手鐧”,包括指責、辯護、冷戰、蔑視、經濟封鎖、趕出臥室、性懲罰等,據說西方社會用到前4招就有九成家庭會解體,而中國家庭哪怕用到第11招,還能保持無愛的婚姻。但是,無愛的婚姻中最受傷害的,是孩子。

因為孩子天生就會觀顏、察色、聽音、讀心,像雷達一樣接受父母內心真實的信息,再小的孩子都能覺察到父母關係中極其微小的疏離因素。夫妻關係差,甚至比給孩子腦袋一悶棍傷害更大。很多人長大之後不知道什麼叫愛,也不知道如何去愛,就是因為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關係和睦的穩定性和基本的安全感。

良好的夫妻關係可以讓孩子感到被愛、被尊重、更自信。而孩子出現厭學、迷戀遊戲等情況的家庭,父母的教育理念往往存在很大分歧。孩子問題越嚴重的家庭,父母分歧越大,甚至毫不掩飾地當著孩子的面互相指責、互相貶損。幾乎可以說,不管孩子哪個方面出現異常,都可能是父母關係和家庭氛圍出了問題。要想從根本上去除孩子的病症,該吃藥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古今中外所有的名人傳記中,母親的特點都是溫柔、賢淑、善解人意,堅強、善良、有主見,默默奉獻、毫無怨言……其中沒有精明強幹,沒有說一不二,沒有婦女要頂半邊天!

再看看我們周圍的親朋好友,真的不難發現,如果一個家庭的位序對了,丈夫得到妻子的尊重,妻子願意順服丈夫的權威,家庭角色各歸其位,家庭關係一般都很和睦,養出的孩子往往男孩能頂事、女孩很溫柔。這就是安徒生所說的“相信自己丈夫聰明,承認丈夫所做的事總是對的”智慧的妻子得到的好處。

反之,厲害、強勢甚至強悍的母親輕視丈夫,不懂得在孩子面前維護丈夫的威信,事事自己出頭,不甘於做賢內助,就盼不來丈夫成為頂樑柱。後果正如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說,“女兒可能模仿她,變得刻薄、好挑剔;兒子則始終站在防禦的地位,怕被批評,儘量尋找機會表現他們的恭順”。

也就是說,母親過於強勢,容易導致兒子缺乏男子漢氣概,遇事一味附和別人,缺乏自己的判斷;性格懦弱,缺乏責任感,遇到問題總想逃避,長大以後往往會娶一個像母親那樣強勢的妻子。女兒就很有可能複製母親暴躁的脾氣、頤指氣使的態度,不僅會對父親傲慢無禮,對今後的丈夫也會橫加指責,成為下一代的強勢母親,殃及後代。

所以生活中我們很容易看到,有的妻子實際上取代了丈夫的地位,既能幹又肯幹、既付出又抱怨,為家人做了一切,卻因為自憐和怨恨令家人難以親近,甚至會陷入越強勢、越付出、家人越逃避的惡性循環中。家庭教育中一直存在的父親缺位現象,多多少少也有父母親角色錯位的原因,母親管得太多,父親逐漸無奈退場。

如果你讀懂了安徒生這個童話中的奧秘,請向這對農村老夫妻學習,順應家庭位序,讓家庭角色各歸其位,把孩子培養成懂得愛、能夠愛、長大後擁有幸福婚姻的人。

(作者楊詠梅,本文刊發於2016年4月28日中國教育報“家庭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