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用的兵器,現代人拿都拿不動?

吳冠秀

題主的參照物錯了,你的同學本身不是職業士兵,再者你的同學可能拿的是文學演義中的兵器。

常識缺乏,我們以己度人,以為古人沒有力氣。軍事著作文學化嚴重,讓我們以為古人極其強悍。這個悖論就是目前軍史的困境。我們一點點梳理吧。

其實在實戰中我們不僅要考慮士兵的主戰兵器,還要考慮甲冑、盾牌、腰刀、鐵鏟、水壺等重量,以此評估古代士兵的負重

1、古代士兵的主戰兵器有多重?

北宋有一個將軍叫呼延贊,為了誇耀自己武力,也表示自己對軍事科技的熱愛,設計了“降魔柞、破陣刀,鐵折上巾,兩旁有刃,皆重數十斤”。受到了朝廷誇獎,朝廷表示呼延將軍不忘武備,贊。

但實際效果是“言者以為器重大,緩急難用雲”,根本不具使用的價值,難以列裝部隊,此後也悄無聲息。

(宋軍裝備的槍,左為步兵,右為騎兵)

我們可以知道士兵的長兵器壓根沒有幾十斤,在實戰中有十斤就夠。其實戰場上持續幾個時辰作戰,也不可能拿重的武器。

2、士兵都要裝備啥?

戚繼光的《練兵實紀》對步騎兵都有明確規定。我們來看一下:

騎兵:

弓矢:弓一張,體輕腦正,油漆防雨,箭三十枝,粗木杆,有力。箭鏃用透甲錘點鋼。

線槍:柄長七尺,粗僅一寸,鋒用兩脊兩刃,形稍扁,至鋒稍薄,一謂之透甲槍。

腰刀:鐵要多煉,刃用純鋼。

步兵

:長槍或者腰刀+藤牌。

(明軍騎兵裝備有甲冑、長兵器、弓箭)

依據《四鎮三關志》明軍的著甲率,戰時步騎兵都要著甲(由於長年騎兵作戰,步兵參戰少,事實上不著甲),騎兵鐵甲、步兵綿甲。

加起來一個士兵應該有幾十斤負重。

這說明單就士兵而言,是有幾十斤負重的,但主戰武器沒有幾十斤負重

至於說中國古人面黃肌瘦拿不起來這麼多,其實是讀書人的臆想,接觸過重體力勞動與農業勞動的就會發現,承擔這個重量是可以的。拿起來和長時間拿著作戰還有區別,如果在加以有效訓練,就可以成為合格的士兵了。這也是戚繼光為什麼要招山區農民不招募市井百姓的原因。

(明步兵裝備)

那我們許多人為什麼還認為古代武將拿的武器超重呢?

3、文學演義

目前而言,國內軍事史研究弱,其實古人自己對軍事與軍事史也是一塌糊塗。清華博士李碩在寫《南北戰爭三百年》中就說,最困惑就是文學太深入軍事,以致於古人、今人都糊里糊塗。

比如《三國演義》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重達82斤。

(文學演戲中的大刀。

而且很多民間傳言、演義內容慢慢就進了正史。比如明朝總兵劉鋌使用120斤大刀,上下翻飛,是為“劉大刀”,一直在戲曲、小說中傳播。後來修《明史》的文人就把這寫進去了,

《明史卷247:綎所用鑌鐵刀百二十斤,馬上輪轉如飛,天下稱“劉大刀”。

正史部分演義化、文學化,對歷史書寫而言是個很有趣的課題,不過對於做軍史而言,就是個大坑了。

《明史》裡面還有個政治不正確且史實不準確的點,就是明軍諸將列傳中,常有殺數人、數十人陣亡,那麼大年齡的將軍,還能斬殺全副武裝的女真士兵?要再加上家丁,那女真士兵還夠斬殺?

文學化整體比較嚴重,還要梳理。

總結

常識缺乏,讓我們以為古人沒有力氣,做個重體力勞動的人類學調研就可以解決了。

歷史書寫文學化嚴重,讓我們以為古人極其強悍,這需要我們深入研究。

現在軍史整體的兩大困境就是這個了,仔細梳理裝備、訓練、陣型、指揮,一步步深入吧。李碩已經開了好頭。

(南北戰爭三百年)

參考文獻:

《翠微先生北征錄》

《北宋冷兵器述論》

戚繼光《紀效新書》、《練兵實紀》

《四鎮三關志》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古人用的兵器,現在人拿不動,這個說法本身就不可靠。目前根本沒有什麼可靠的證據能證明,古代人比現在人力氣大。出土的先秦時代的兵器,刀劍之類很多,還沒有一個是超過現在人體力承受範圍的。相反,古代人大多過得很苦,蛋白質攝入嚴重不足,大部分人的體力不如現在人。你看外國人拍的晚清中國百姓的照片,個個面黃肌瘦,就是因為大部分人吃得不好,也沒有力氣鍛鍊。所以在中國,才會出現什麼靜坐養生之類的好笑玩意。抗戰時,中國士兵的體力比日本兵雖然身高要高,但體力相差甚遠,這都有明文記載。日本人以前蛋白質攝入量也不足,體力和中國人差不多,後來他們學習西方飲食,多喝牛奶,體力就上去了。據出土漢簡,漢代士兵大多在一米六多一些,沒有什麼高個,體力肯定比不上匈奴人,因為匈奴人習慣吃肉喝奶,蛋白質攝入高,耐寒。漢朝是靠著人多,才勉強戰勝匈奴。所以,說什麼現在人拿不動古代人的兵器,是可笑的說法,不要去相信那些演義故事,都有虛構的成分。什麼關羽的刀八十二斤什麼的,根本就沒有正史記載過。不過,除了體力之外,作戰確實還要靠訓練。曾有人試著揮舞秦始皇時代的矛戟,開始確實感到吃力,但訓練兩天,很快就適應了。這不是力氣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吃苦耐勞的問題。


梁惠王

古人經過長期生產生活的鍛鍊,體力自然比現代人要強上許多,不過古代兵器並沒有我們所想象的那麼重,我們所看的《三國演義》,還有《水滸傳》,等等這些小說很大程度上基於藝術想象,帶點誇張的手法。

我就舉個簡單的例子,例如著名的唐朝陌刀,50多斤,不過你要知道,當時的換算和現在是不同的。按當時的斤換算,也就大概20多斤左右。


古代打仗用於實戰的兵器基本上都在20多公斤一下,而那些幾十公斤的則是用來平時的練習。關鍵在兵器的用法技巧,而不是重量。

再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關羽關雲長的兵器,應該眾所周知吧。傳說他的青龍偃月刀重達80多斤,可是你們要知道,偃月刀是在宋朝時才出現的,而且當時只是用來鍛鍊臂力的,不用於實戰。



你們想想看,拿著幾十來斤的兵器衝鋒陷陣,貌似很牛逼,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步兵就更不用說了,即使你再怎麼天生神力,舞著幾十斤的兵器廝殺,時間一長,在耐力和靈活性方面始終是要吃虧的。騎兵就更沒有必要了,騎兵衝鋒主要靠的是馬的衝擊力,雖然說重一點的兵器可以增加破壞力,可是你們也清楚兵器過於重,不要說人拿的費勁,更別說馬都會吃力。





其實為什麼現代人不怎麼拿的動古人的兵器呢,主要是因為古人經常打仗,士兵經常訓練和作戰,自然就熟練使用兵器了。


青史回聲

先別說古人,說說隔壁的老王。

左鄰的老王(本文的老王皆為化名)過去身體不好,自從練上了大刀,從此脖子不酸了,腰也不痛了,肥肉變肌肉了,腎也離開腎寶了。他經常在城市廣場上表演耍大刀,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在他手裡,運轉如飛,就像一條巨蟒纏繞在他身上……贏得陣陣掌聲。

右鄰的老王,過去也是身體不好,琢磨著怎樣健身,讓身體棒棒噠。忽然有一天,他突發奇想,用石頭做了一雙石鞋,足足有一百多斤,整天穿在腳上,手裡還拿著一對啞鈴,就這樣在城裡散步,吸引了眾多的目光……

講了左右老王的故事,大概朋友們應知道我將如何點題了吧?

對了!這麼粗笨的東西,什麼青龍偃月刀啊、石鎖啊、銅錘啊……過去兵器譜上常見的厲害兵器,都應該是健身用的,不具有實戰功能。

古代名將的兵器,往往很沉。然而這些兵器的斤兩,不是記在史書裡,而是被細膩地渲染於古代文學作品裡。

且看那書裡的大將軍,勇猛異常,將一柄、一條、一對普通人根本舉不起的兵器運轉如飛,毫不吃力,殺入敵陣,敵軍望風披靡……這屬於一種浪漫主義寫意文化,就像是古典小說裡的水墨山水畫,很中國,滿幅洇著濃濃的意境。其實根本不需要換算古今的計量單位(古代十六兩為一斤,古斤比今天的斤要輕不少),因為那些兵器的重量,基本上都是寫書人胡亂編出來的,不可考證。

這些“重兵器”形成的文化背景,就是古代戲曲和小說裡的特殊戰法:兵對兵,將對將。往往兩軍對壘,雙方大將出來單挑,雄兵十萬,不及大將一人。好比曹、袁對陣,關羽出馬,立斬顏良文丑於馬下,士兵們根本不用搏命,這場戰鬥勝負已分。《三國演義》裡,那麼美的文字和畫面,是否需要一把威武無二的大刀出場?——

絕對的!

由於古代文藝作品過分強調這樣的對陣,決定了對陣雙方,尤其是勝者一方的兵器必須獨特——不管是錘也好、鐧也好,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槍也好,都必須亮瞎觀眾的眼,而且必須有一個很美、很壯氣的名字。

有了兵器,還得“大戰三百回”,這場惡戰,一招一式都有名,什麼力劈華山、撥草尋蛇、黑虎掏心……道具好、姿勢美,這戲分,就足了,臺下觀眾陣陣掌聲。

我們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分量超沉的兵器,絕大多數都是宋代市井文藝發達以後,才慢慢演繹、創造出來的。中國人都很入戲,戲看久了,便把戲劇當作了生活,以為古代大英雄們真的都是大力士。

前兩天我繼續寫《大明那些九千歲》第三部,寫到明代傳說中的宦官之祖剛鐵,此人不過是一個虛無縹緲的人物,結果到明末時,故事愈傳愈靈,於是套路登場,有記載就說他“把百斤鐵槍,好先登陷陣”。他所使的那杆長槍,還被人鑄造出來,收藏在北京的一間寺院裡。又有人說他善使三股鐵叉,清初時,還在剛鐵墓享堂裡立了一根,據說長一丈,重八十餘斤。

可見,幾十上百斤的“重兵”,基本上就是套路:先是戲劇小說裡的套路,後來就變成人們理解英雄的一種思路了(思維方式的套路)。

其實想一想,抱著那麼重的兵器,卻玩出了三百個招式,這本身不就是矛盾的?武打動作多,屬於“花活兒”,花嘛,必須姿態靈活、身姿輕盈,方才騰挪躲閃,竄上躥下,打得漂亮好看。而手執重兵之人,往往是粗莽漢子——想想隋唐之際的頭條好漢李元霸,手中一對米缸般大小的擂鼓甕金錘,400斤一個!我雙手拔都拔不起來!——我服了李元霸,可他米缸在手,如何跳得起來?怕只多轉了幾個身,就只好杵著米缸倒出粗氣了,一不小心,還扭傷了腰呢!

所以,這樣的大傢伙,在廣場上跳舞時耍耍可以,大夥樂樂就夠了,千萬別當真。

一句話總結:我們需要戲劇,但我們更要相信生活的常識。


皇帝不稱朕

他問的是“古代的兵器為什麼現在的人都拿不動”,注意“兵器”二字,用於戰爭的才是“兵器”,既然是兵器,那肯定是古代打戰的將士所用的,而不是普通人用的,所以你作為一個現代的普通人,你拿不動很正常,因為這是專業人士的專用器具。

但如果換成現在的士兵來拿呢?比如解放軍裡面的特種兵,或者就普通陸軍吧。

(新疆阿勒泰軍分區某邊防連野外駐訓)

士兵頭上舉的彈藥箱,一般重26KG~30KG左右。

(解放軍某部五公里越野跑步訓練)

解放軍現在大部分兵種的總裝備重量保持在35千克左右,約為70斤,而圖中這個明顯已經超出了35KG。

而30kg的彈藥箱,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未必就能舞起來。



其實古代的常規兵器,現代普通人是可以拿起來的,比如劍、戟、斧等。

上圖的是,是戈和矛的合體,也就是在戈的頭部再裝矛尖。具有勾啄和刺擊雙重功能的格鬥兵器,殺傷力比戈和矛都要強。

我國07年出土的一件“青銅戟”,全長為2.87米,由青銅戈和矛以及木柄組成。

下面是高清近照:

以上這些都算是輕兵器,現代人都拿得動。但是有沒有拿不動的?有,第一個就叫“

偃月刀”。

一、偃月刀

我這裡說的“偃月刀”不是《三國演義》裡關羽的青龍偃月刀,而是古代騎兵和步兵都能使用的長重兵器,有的重達40千克,使用時必須雙手握持。主要攻擊方式為劈、砍、剁,因為掄砍起來的力量非常大,如猛虎撲羊,很難招架。一些猛將和力氣大的士兵都很喜歡用偃月刀。因為騎兵衝鋒時,用劍刺殺,很不方便,還會把自己頂下來。用輕巧的刀砍殺,也難以做到一擊斃命,因為唐朝以後盔甲變得越來越堅固,必須要很沉很重的刀,才可劈殺。

有人可能要問:用這麼重的武器,那不是不靈活嗎?對,每種兵器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你用輕巧的劍、刀,那麼對上沉重的狼牙棒、偃月刀,你覺得能招架嗎?你砍一劍未必能殺死對方,對方一掄你招架不住,就可能分屍兩半。

當時宋朝時,不是流行一個笑話嗎?說蒙古人來了,宋人只能用天靈蓋去接。因為蒙古騎兵都喜歡用狼牙棒,一棒下來,勢如千鈞,基本落得個腦漿迸射。

不過必須要說明,偃月刀,在三國時期並不存在。直到宋朝才出現,真名叫“掩月刀”,是馬戰兵器,由西漢的斬馬刀發展而來。

在北宋成書的《武經總要》中,畫有這種刀的形狀,是不是發現跟青龍偃月刀一樣?這種斬馬刀在唐朝成形,在宋朝發展至鼎盛,因為宋朝受金人騎兵和蒙古騎兵的侵略,所以這種刀很流行,專門用來砍馬腿。

(《武經總要》裡所繪的掩月刀)




二、槊

槊是古代最重的兵器,它同時也是很長的一種兵器,《古今圖書集成·戈矛部·馬架譜序》載:梁簡文帝對馬上用槊技術‘搜採抑揚,斟酌繁簡’編製成譜。

(電視劇中的槊,並不規範)

在雲南江川李家山墓群中,就曾發現了戰國晚期、東漢早期的槊。

槊的種類很多,技術要求不高,钂、鈀、錘、槊,力氣猛之人才能使用,因此,槊幾近失傳。

架柄長約6尺,堅木製,柄端有長圓形鐵錘,上面排列著鐵釘6~8行,柄下有三菱形鐵鑽,故又名為“狼牙槊”。

(電視劇中的禹王槊,也是狼牙槊)

福居禪師《少林衣缽真傳》有關於槊的記載:“使槊卻有四面刃,出入進道八方巡,心靈眼快手腿疾,一反一復似年輪。”

據說,西楚霸王項羽就是用槊南征北戰,橫掃千軍。





三、狼牙棒


楚雲卿

《說唐全傳》演繹的隋唐各路好漢,一個比一個厲害,他們為什麼一個比一個厲害?就因為他們的兵器一個比一個有分量。比如,書中所表的第一條好漢李元霸,手使兩柄鐵錘,重八百斤,排名第六的伍天錫,手使一柄混金鐺,重二百多斤,這樣的分量按理說也夠重了,但跟李元霸交手,只一個照面他就敗下陣去,簡直不堪一擊。唐朝時的一斤等於現在的661克,八百斤的鐵錘,其分量相當於現在的一千多斤,即便是最優秀的舉重選手也不可能把它舉起來。這樣的描述,顯然是小說家姑妄言之的虛構。那麼,真實的古代兵器,究竟有多重呢?

被稱為“漢初三傑”的張良,國亡家破後拿出全部家財在東夷招募到一位大力士,並替這個大力士做了一個一百二十斤的大鐵椎,叫他在博浪沙埋伏,伺機行刺秦始皇(《史記·留侯世家》)。秦時的一斤等於現在的253克,一百二十斤的大鐵椎,其分量相當於今天的60斤。最終的結果,大力士把鐵椎扔偏了,砸中的是秦始皇的副車,但從中也足以看出這個大鐵椎的威力。

三國典韋,非常勇武。他善於使用雙戟和大刀,“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表達了對他勇猛精神的讚美(《三國志·典韋傳》)。三國時的一斤等於現在的220克,那時候的八十斤相當於今天的三十五斤。公元197年,張繡反叛襲擊曹操的營地,典韋揮動長戟左右衝殺,一叉下去,十幾根矛當即被折斷。典韋所持的大斧有多重呢?史料語焉不詳,但大斧的刃寬卻達到一尺,其分量想必不輕,或許正因為此,張繡及隨從才會望而生畏吧?

唐初有個大將叫闞稜,擅長使用大刀,有一丈長,兩面都帶刃。唐時的一丈相當於現在的三米。三米長的大刀,分量肯定也輕不了。闞稜不僅作戰勇敢,也愛護百姓,手下的士兵有侵奪百姓的,他絕不姑息一定把這個人殺掉,即使是親戚舊友也不放過(《舊唐書·闞稜傳》)。唐朝還有一個大將張興,也使一口大刀,重十五斤,相當於今天的二十斤。安史之亂髮生時,史思明攻打饒陽城池,張興一揮刀就殺死好幾個人,把攻城的賊軍全都震懾住了(《新唐書·張興傳》)。不難想象,如果張興的大刀沒有分量,張興再勇武,也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五代後梁的王世蕘,勇敢善戰,他所用的長槍用純鐵打成,重達三十多斤(《舊五代史·王敬蕘傳》)。五代時的一斤等於現在的596.82克,三十斤相當於現在的35斤,如此重的長槍,其威力可想而知。正是靠這杆長槍,王世蕘贏得了不少武功。不過,王世蕘一生固然靠一杆長槍贏得了不少武功,當然他在仕途上接連高升,靠的不僅是武功,更是品行。

愛國將領岳飛的兒子岳雲,十二歲從軍,屢立奇功。每次作戰時,他兩手各握一個鐵錐,重八十斤,衝鋒在前,以一當十(《宋史·岳飛傳》)。南宋時的一斤等於今天的633克,八十斤的雙椎,其分量大約相當於今天的100斤。岳雲能屢立奇功,與兵器不無關係。怪不得和岳飛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對手金兀朮由衷地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來自古代的神兵利器 世界各地的十大冷兵器

每一種武器的製作本質上都帶有一種特殊的目的。為了滿足武士們使用武器的需求,武器不斷演變。雖然有時候根據這些需求而製作的武器,沒有有效地實現它們的目的,但歸根結底它們是獨一無二的。這些來自古代的冷兵器雖然落後,但是確實戰爭發展中的必然過程。

雙手劍(Zweihaender)

Zweihander也許是歷史上型號最大的劍。瑞士和德國的步兵們用它來抵禦長矛軍,它也因此而聞名。雙手劍需要雙手使用,其劍柄到劍尖長達到178釐米(70英寸),其重量可達到1.4到6.4千克(3-14磅)——但是達到一定重量的劍往往只能應用在儀式上。

手劍主要是用於對抗長距離戰爭中的長矛和戰戟的,一些雙手劍的劍身上有一段較鈍的地方,它略高於主防護位置,被叫做“無刃部”(或“卡榫”)。這個“無刃部”能夠減少持握的距離,而帶有“無刃部”的雙手劍在主劍身突出的地方通常會制有一個較小的護手。

卡普爾戰爭中士兵使用雙手劍抵抗長矛軍

使用這種巨型武器的士兵們一般會得到雙倍酬勞。(僱傭步兵,是一個令人恐懼的僱傭軍團,但是同時也是備受尊敬的軍團。他們甚至從“限奢法令”(sumptuary laws)中獲得了豁免權,以保證他們穿上那奢華的軍服,這些華麗的衣服也是他們出名的有力助手。)儘管雙手劍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它也逃不了讓位於其他更易掌握的長矛,而成為節禮武器的命運。雖然它曾經是一個在前線使用的武器,但科技的進步使得它最終只能為突襲部隊和僱傭軍團使用。在一些地方,雙手劍甚至還成為了官方禁止的武器。

記得我以前讀高中的時候,總覺得老師只講敵後抗戰史,卻不見正面抗戰史。於是拿了父母的借書證,到學校的圖書館去查資料,果然查到了川軍出川抗戰史。這麼多年過去了,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書中的一段記載。大致內容是,遠征軍在與日軍對戰時,日軍衝入我軍陣地。一名士兵看見,戰友被日軍用刺刀刺中身亡,不由得大怒。他狂暴之下,居然用手掌連續插死幾名日軍士兵,而且都是直接撕破對方的喉嚨。戰壕裡面的日本士兵,直接被他嚇的屁滾尿流的跑了。

我當時對這個事情一直覺得很難想象,直到我在建川博物館,看到了抗戰士兵的手印。那巨大的手掌,和粗壯有力的手指,我覺得那些逝去的先輩,他們是真正的英雄。當然我們的敵人,雖然殘暴不是人類,但是他們也不可等閒視之。而之前的疑惑,我似乎也有點感覺,好像有點找到答案了。

說這件事情,我想表達一個意思,很多事情是很難想象的,但是並不等於不存在。

快馬疾刀,刀起人落,百萬軍中,取上將人頭,探囊取物一般。

關於古人的兵器很重,我覺得可以從的兵器很重,我覺得可以從體型、訓練和飲食結構去理解。

首先,我們看到的一些特重的兵器,其用途未必就是戰爭用途,可能是訓練用的。如果是戰爭用的,那麼使用者也非常人。如果各位有興趣,可以查看一下孔子的體型,或者一些著名戰將的身高就知道了。

至於訓練體系,我有幸接觸過岳家槍的訓練,這種槍法很成體系,訓練的工具也是特殊改造過的,比一般的槍重多了。而且隨著進一步的練習,這個重量還會增加。如果按照師父的要求,或者按照不是那麼嚴格的訓練,要每天練習幾個小時。這種訓練,一個是力量的整體性,一個是耐力持久,一個當然是基礎核心力量訓練。剛開始練習,真的是要把人累死的。而且古代功法的訓練,還有專門的力量訓練,這個也是很講究的。根據人體質不一樣,是需要用藥物來補的,配方嘛各家就不同了。特別是扎桶子階段,沒有經驗豐富的人做指導,是很有可能傷到身體的。練習這些的目的,就是兩軍對壘,槍要硬殺硬挑,隊列裡面沒有可以半點躲閃的空間。當然,我主要練習的是岳家子母槍。基本的槍法就只有4招,四個步法,都是直進直退。給我感覺,練習這些後,確實經過刻苦訓練,那兵器適當重一點,合適比較好,壓槍,強刺,抖挑,確實很彪悍。現在的人,基本不需要因為活命而練習這些了,我也只是因為愛好,有幸遇見師父得以練習一下。話說這些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至於錘這類兵器,我覺得使用的人畢竟是少數,而且體質也一定與常人有異,加上特殊與刻苦的訓練,自然不是現代人所理解的了。相信,提問題的朋友,這裡的兵器也是有所特指的。

70後的一代,我不知道你們看過一本書沒有——《八寶硬氣功》。該書作者莫老師,我可以肯定的是,書中內容基本上多數都是真傢伙。其中關於力量練習,扎桶子的訓練,這些都是要有老師的指導下訓練的。而且按照書中的指導練習,一旦練成其力量是非常大的。

再有飲食也是很關鍵的。以前有一則報道,一箇中年人打賭,輸了就吃生豬肉。結果賭輸了,吃一斤生豬肉。只是他那次吃了生豬肉感覺味道不錯,每個月都會固定吃一次生肉。常此以往,最大的改變是力量比普通人大了許多。

或許,這個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總結下來,就是天上的身體條件和完整的訓練體系,結合特殊的飲食結構調整,可能我們也可以打造一些超級個體出來。


三年以後

準確的說,古代人的兵器現代人很難拿動,更難靈活使用。但是讓現代的運動員去拿古人的重兵器是沒有問題的,至於靈活使用還是不行。


古代冷兵器時代要戰勝敵人,靠得是兵器的重量和鋒利,硬度和彈性。跟武俠片裡一劍致命相比,軍隊相鬥更多的是兵器互砍,多次的互砍才可能獲得一個殺敵的機會。因此古代兵器都比較重,為的就是避免在戰鬥中自己的兵器被別人磕飛了,或者被敵人砍斷了!


影視劇中的武林高手兵不血刃就能擊殺無數士兵,這是不現實的,屬於意淫。項羽之所以能在百萬大軍中來去自如,斬殺數百士卒,是因為他天生神力,長戟兵器都是精鐵打造,重量比較大,他才能一戟掃殺數名兵士。

古代的精兵都是膀大腰圓的壯士,一頓飯能吃掉一隻羊,他們都是大力士。披堅執銳的全幅裝甲及數件兵器重量在百公斤以上!我買了一口漢劍,重1.2公斤,我也只能舞幾下而已,要是運劍如風,劍氣激盪,我是遠遠不夠力氣的!



大秦鐵鷹劍士

首先,不是現代人拿不動,可以自行去查查舉重比賽的記錄。現代的舉重冠軍抓舉214公斤的槓鈴過頭頂,換算秦代就是845秦斤,如果不要求一口氣舉過頭頂而只是拿起或者扛起的話,按秦代標準是實打實的千斤巨力。

其次,古代人沒那麼誇張力氣。張良刺殺秦始皇僱傭的力士能投擲百二十斤的鐵錐,現在的標準只有三十公斤,沒有非常誇張。在清代的武舉考試裡面有專門的考察力氣的項目,首先是舞刀,其次是掇石。刀的等級為80斤,100斤和120斤,要能前後胸舞出刀花;石的標準是200斤,250斤,300斤,要舉離地面一尺,高過膝蓋或前胸。最重的300清斤制石只相當於現在的180公斤,而且不要求舉過頭頂,現在的舉重選手皆能輕鬆拿下頭等,稍受訓練的力士在當年中武舉也不困難,所以並沒有古人力氣就特別大的證據。

其實看到武舉裡面的舞大刀考核規定,反應敏銳的人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古代民間私藏戰陣刀槍弓弩罪都很重,但是武舉的非實戰練習刀劍往往作為功名紀念在家族裡流傳下來,博物館裡保留的很多都是這種貨色。以中等的100清斤武舉大刀為例,相當於現在的60公斤,即使是專門進行過力量訓練的武舉子,要求也只是前後舞刀表演,絕不是揹負行軍幾個小時之後在戰場上揮舞幾個小時,未正經受訓的現代普通人拿起來當然比較費勁。

但是戰場用的武器是另一回事。武備志中說“偃月刀以之操習示雄,實不可施於陣也”,巨型大刀平常玩玩可以,拿來實際行軍作戰,就不好玩了。《手臂錄》中論槍,“衝斗絕力十三斤,餘止得八斤”,專業武師實戰用器也沒有超過十公斤的,這基本就是古代騎兵武器的重量範圍,現代人有肌肉基礎肯吃苦的話,練幾個月用起來都問題不大。


海邊椰子

第一、古代的冷兵器時代,講究兵器的利,倚仗兵器的重量,以及操使重兵器的慣性帶來的殺傷力。所以很多故事裡常常特別說兵器並不尖銳,甚至長箭還要特意去掉箭頭,說明這個人本領的強大。

一個故事說,春秋時期衛國的孫林父造反把衛獻公逼到齊衛邊境了,孫林父不敢造次,將大部隊駐紮下來,只派了兩名殺手級的武士——尹公佗和庚公差駕著輕車繼續追趕。

庚公差是尹公佗的老師,師徒倆都是衛國有名的射手。孫林父認為,將這兩個人派出去,取衛獻公的項上人頭應該不成問題。但是他忽略了一個問題,庚公差的老師不是別人,正是替衛獻公駕車的公孫丁。有了這層關係,事情就變得複雜了。

尹公陀射術超群,駕車也是一把好手,道路又熟,追了一段路,便遠遠地看見衛獻公的車了。尹公陀連抽了戰馬幾鞭,將兩車之間的距離又拉近了一段,庚公差長弓在手,從背後抽出一支箭扣在弓弦上,瞄準前車卻又猶豫不決。

“師傅!”尹公陀催促道,“您再不射,昏君就逃脫了!”

庚公差眉頭緊鎖,仍是下不了決心。前面的公孫丁發現有追兵逼近,也將馬鞭甩得震天價響,四匹戰馬發瘋似地撒蹄子,將路上的泥土掀得四處飛濺。

“師傅!”尹公陀再次喊道。

庚公差長嘆一聲,弓弦響處,長箭出手。緊接著又搭上一支箭,前箭未至,後箭已發。

兩支箭一前一後,全部釘在前車的旗杆上。衛獻公嚇得閉上眼睛驚叫不已。“主公休要驚慌!”公孫丁甚至沒有回頭看一眼,“他若是有心射您,絕不會失手。”

衛獻公戰戰兢兢地睜開眼睛,回頭一瞄,果然後面的戰車已經慢了下來,似乎已經放棄了追逐。

後面的戰車完全停了下來。尹公陀疑惑地看著庚公差:“師傅,您這是違抗主人的命令,回去如何交差?”

“我的師傅在那輛車上,你叫我如何下得了手?”庚公差長嘆一聲,“回去吧,一切責任由我來承擔。”

“他是您的師傅,不是我的師傅,我沒有什麼好顧忌的。主人的命令不可廢,您如果不忍心殺他,就請您下車吧,我一個人去追。”尹公陀說著,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尹公陀把孫林父的命令搬出來,庚公差也沒辦法反駁。所謂“士”的天職,難道不就是服從主人的命令嗎?他默默地下車,對尹公陀說:“你要小心,我的老師比我還厲害。”

“您放心。”尹公陀一甩馬鞭,又朝著前方追去。

衛獻公剛鬆了口氣,聽到馬蹄聲,連忙回頭一看,不禁大驚失色:“公孫丁,公孫丁,敵人又追上來啦!”

這次公孫丁也回頭了,只見尹公陀一個人駕著戰車越逼越近,而且正將韁繩系在車軾上,準備抽弓取箭。“您來駕車!”公孫丁顧不得細想,將手中的韁繩塞給衛獻公,同時拿起自己的長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射出一箭。

尹公陀聽到弓弦一響,情知不妙,想要躲時,那箭已經射穿自己的左臂。公孫丁大聲喊道:“這是師公對你警告,你要是再追,就不是射你的手了。”尹公陀大吃一驚,忍痛勒住韁繩,眼睜睜地看著衛獻公的戰車越跑越遠,消失在地平線上。

關於師、徒、徒孫三人的故事,史上還有另一個版本,講述者是著名的儒家學者孟子。在孟子的筆下,事情是這樣的:

鄭國派子濯孺子侵略衛國,衛國派庚公之斯追擊他。不巧在這個時候,子濯孺子病發,庚公之斯追上他之後就問:“您為什麼不拿起弓來?”子濯孺子說:“今天疾病犯了,拿不起弓。”庚公之斯說:“我在庚公之陀那裡學射箭,庚公之陀又是您的徒弟,我不忍心用您的本領反而加害於您。不過,今天的事情是公事,我不敢放棄!”於是抽出一支箭,去掉箭頭,朝著子濯孺子射了一箭就回去了。

從故事裡我們容易看出,那個年代的武士勢必不可能完全依靠武器的銳利,攻擊力主要還是在兵器本身的重量和使用重兵器的人的神力。所以武士自然應該要有大塊肌肉,無盡力氣。

第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度量衡的差異。像前面回答的人已經提到的,因為標準差異,有些史料上的記載重量比我們意識中的重,有些比我們意識中的輕。像三國的曹操手下有一員大將典韋,非常勇武。他善於使用雙戟和大刀,軍中的戰士們為他編了這麼一句歌謠:“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表達了對他勇猛精神的讚美。三國時的一斤等於現在的220克,那時候的八十斤相當於今天的三十五斤。

第三、那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現代社會之所以稱之為現代,就是因為發明創造了超多可以方便人類工作生活的機械工具,不用事事親躬,以至於很多人的工作都在逐漸被機器取代。插秧機、收割機、去殼打磨機、水泵灌溉、撒肥可以用飛機……家庭主婦可以不用做飯,下館子、點外賣都行,掃地有機器人、洗碗有洗碗機,外出有小車公車出租車和地鐵,稍微需要走動的還有獨輪平衡車……能不動就可以不動。身體不好再去健身房開卡運動。無非就是太過於依靠機器,缺乏運動和練習。現在甚至可以說只要你有手機有銀行卡,有網絡,一個人成年累月的宅在家裡也不會餓死。


龍鎮

看看清朝皇帝的畫像就知道什麼叫退化了……努爾哈赤、皇太極要不是穿了一身黃袍你肯定

會認為是野蠻人,即使順治也是充分代表了他祖先的血統,可你再看看康熙那臉型

、身材那一點還有他爺爺的基因。山海關城樓上有清朝戰陣上用的武器,苗刀足有

2米長,虎槍如同壯年男子手腕粗,那些清初的八旗兵就是使用著這種武器,貼身穿皮甲,


外套鎖子甲,最外層還要罩上棉甲爬著雲梯攻打“關寧防線”的,如果粗略算算,兵器加甲冑

怎麼著也得有“林志玲”一邊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