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用的兵器,现代人拿都拿不动?

吴冠秀

题主的参照物错了,你的同学本身不是职业士兵,再者你的同学可能拿的是文学演义中的兵器。

常识缺乏,我们以己度人,以为古人没有力气。军事著作文学化严重,让我们以为古人极其强悍。这个悖论就是目前军史的困境。我们一点点梳理吧。

其实在实战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士兵的主战兵器,还要考虑甲胄、盾牌、腰刀、铁铲、水壶等重量,以此评估古代士兵的负重

1、古代士兵的主战兵器有多重?

北宋有一个将军叫呼延赞,为了夸耀自己武力,也表示自己对军事科技的热爱,设计了“降魔柞、破阵刀,铁折上巾,两旁有刃,皆重数十斤”。受到了朝廷夸奖,朝廷表示呼延将军不忘武备,赞。

但实际效果是“言者以为器重大,缓急难用云”,根本不具使用的价值,难以列装部队,此后也悄无声息。

(宋军装备的枪,左为步兵,右为骑兵)

我们可以知道士兵的长兵器压根没有几十斤,在实战中有十斤就够。其实战场上持续几个时辰作战,也不可能拿重的武器。

2、士兵都要装备啥?

戚继光的《练兵实纪》对步骑兵都有明确规定。我们来看一下:

骑兵:

弓矢:弓一张,体轻脑正,油漆防雨,箭三十枝,粗木杆,有力。箭镞用透甲锤点钢。

线枪:柄长七尺,粗仅一寸,锋用两脊两刃,形稍扁,至锋稍薄,一谓之透甲枪。

腰刀:铁要多炼,刃用纯钢。

步兵

:长枪或者腰刀+藤牌。

(明军骑兵装备有甲胄、长兵器、弓箭)

依据《四镇三关志》明军的着甲率,战时步骑兵都要着甲(由于长年骑兵作战,步兵参战少,事实上不着甲),骑兵铁甲、步兵绵甲。

加起来一个士兵应该有几十斤负重。

这说明单就士兵而言,是有几十斤负重的,但主战武器没有几十斤负重

至于说中国古人面黄肌瘦拿不起来这么多,其实是读书人的臆想,接触过重体力劳动与农业劳动的就会发现,承担这个重量是可以的。拿起来和长时间拿着作战还有区别,如果在加以有效训练,就可以成为合格的士兵了。这也是戚继光为什么要招山区农民不招募市井百姓的原因。

(明步兵装备)

那我们许多人为什么还认为古代武将拿的武器超重呢?

3、文学演义

目前而言,国内军事史研究弱,其实古人自己对军事与军事史也是一塌糊涂。清华博士李硕在写《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就说,最困惑就是文学太深入军事,以致于古人、今人都糊里糊涂。

比如《三国演义》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达82斤。

(文学演戏中的大刀。

而且很多民间传言、演义内容慢慢就进了正史。比如明朝总兵刘铤使用120斤大刀,上下翻飞,是为“刘大刀”,一直在戏曲、小说中传播。后来修《明史》的文人就把这写进去了,

《明史卷247:綎所用镔铁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刘大刀”。

正史部分演义化、文学化,对历史书写而言是个很有趣的课题,不过对于做军史而言,就是个大坑了。

《明史》里面还有个政治不正确且史实不准确的点,就是明军诸将列传中,常有杀数人、数十人阵亡,那么大年龄的将军,还能斩杀全副武装的女真士兵?要再加上家丁,那女真士兵还够斩杀?

文学化整体比较严重,还要梳理。

总结

常识缺乏,让我们以为古人没有力气,做个重体力劳动的人类学调研就可以解决了。

历史书写文学化严重,让我们以为古人极其强悍,这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现在军史整体的两大困境就是这个了,仔细梳理装备、训练、阵型、指挥,一步步深入吧。李硕已经开了好头。

(南北战争三百年)

参考文献:

《翠微先生北征录》

《北宋冷兵器述论》

戚继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四镇三关志》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古人用的兵器,现在人拿不动,这个说法本身就不可靠。目前根本没有什么可靠的证据能证明,古代人比现在人力气大。出土的先秦时代的兵器,刀剑之类很多,还没有一个是超过现在人体力承受范围的。相反,古代人大多过得很苦,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大部分人的体力不如现在人。你看外国人拍的晚清中国百姓的照片,个个面黄肌瘦,就是因为大部分人吃得不好,也没有力气锻炼。所以在中国,才会出现什么静坐养生之类的好笑玩意。抗战时,中国士兵的体力比日本兵虽然身高要高,但体力相差甚远,这都有明文记载。日本人以前蛋白质摄入量也不足,体力和中国人差不多,后来他们学习西方饮食,多喝牛奶,体力就上去了。据出土汉简,汉代士兵大多在一米六多一些,没有什么高个,体力肯定比不上匈奴人,因为匈奴人习惯吃肉喝奶,蛋白质摄入高,耐寒。汉朝是靠着人多,才勉强战胜匈奴。所以,说什么现在人拿不动古代人的兵器,是可笑的说法,不要去相信那些演义故事,都有虚构的成分。什么关羽的刀八十二斤什么的,根本就没有正史记载过。不过,除了体力之外,作战确实还要靠训练。曾有人试着挥舞秦始皇时代的矛戟,开始确实感到吃力,但训练两天,很快就适应了。这不是力气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吃苦耐劳的问题。


梁惠王

古人经过长期生产生活的锻炼,体力自然比现代人要强上许多,不过古代兵器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重,我们所看的《三国演义》,还有《水浒传》,等等这些小说很大程度上基于艺术想象,带点夸张的手法。

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例如著名的唐朝陌刀,50多斤,不过你要知道,当时的换算和现在是不同的。按当时的斤换算,也就大概20多斤左右。


古代打仗用于实战的兵器基本上都在20多公斤一下,而那些几十公斤的则是用来平时的练习。关键在兵器的用法技巧,而不是重量。

再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关羽关云长的兵器,应该众所周知吧。传说他的青龙偃月刀重达80多斤,可是你们要知道,偃月刀是在宋朝时才出现的,而且当时只是用来锻炼臂力的,不用于实战。



你们想想看,拿着几十来斤的兵器冲锋陷阵,貌似很牛逼,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步兵就更不用说了,即使你再怎么天生神力,舞着几十斤的兵器厮杀,时间一长,在耐力和灵活性方面始终是要吃亏的。骑兵就更没有必要了,骑兵冲锋主要靠的是马的冲击力,虽然说重一点的兵器可以增加破坏力,可是你们也清楚兵器过于重,不要说人拿的费劲,更别说马都会吃力。





其实为什么现代人不怎么拿的动古人的兵器呢,主要是因为古人经常打仗,士兵经常训练和作战,自然就熟练使用兵器了。


青史回声

先别说古人,说说隔壁的老王。

左邻的老王(本文的老王皆为化名)过去身体不好,自从练上了大刀,从此脖子不酸了,腰也不痛了,肥肉变肌肉了,肾也离开肾宝了。他经常在城市广场上表演耍大刀,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在他手里,运转如飞,就像一条巨蟒缠绕在他身上……赢得阵阵掌声。

右邻的老王,过去也是身体不好,琢磨着怎样健身,让身体棒棒哒。忽然有一天,他突发奇想,用石头做了一双石鞋,足足有一百多斤,整天穿在脚上,手里还拿着一对哑铃,就这样在城里散步,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讲了左右老王的故事,大概朋友们应知道我将如何点题了吧?

对了!这么粗笨的东西,什么青龙偃月刀啊、石锁啊、铜锤啊……过去兵器谱上常见的厉害兵器,都应该是健身用的,不具有实战功能。

古代名将的兵器,往往很沉。然而这些兵器的斤两,不是记在史书里,而是被细腻地渲染于古代文学作品里。

且看那书里的大将军,勇猛异常,将一柄、一条、一对普通人根本举不起的兵器运转如飞,毫不吃力,杀入敌阵,敌军望风披靡……这属于一种浪漫主义写意文化,就像是古典小说里的水墨山水画,很中国,满幅洇着浓浓的意境。其实根本不需要换算古今的计量单位(古代十六两为一斤,古斤比今天的斤要轻不少),因为那些兵器的重量,基本上都是写书人胡乱编出来的,不可考证。

这些“重兵器”形成的文化背景,就是古代戏曲和小说里的特殊战法:兵对兵,将对将。往往两军对垒,双方大将出来单挑,雄兵十万,不及大将一人。好比曹、袁对阵,关羽出马,立斩颜良文丑于马下,士兵们根本不用搏命,这场战斗胜负已分。《三国演义》里,那么美的文字和画面,是否需要一把威武无二的大刀出场?——

绝对的!

由于古代文艺作品过分强调这样的对阵,决定了对阵双方,尤其是胜者一方的兵器必须独特——不管是锤也好、锏也好,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枪也好,都必须亮瞎观众的眼,而且必须有一个很美、很壮气的名字。

有了兵器,还得“大战三百回”,这场恶战,一招一式都有名,什么力劈华山、拨草寻蛇、黑虎掏心……道具好、姿势美,这戏分,就足了,台下观众阵阵掌声。

我们看,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分量超沉的兵器,绝大多数都是宋代市井文艺发达以后,才慢慢演绎、创造出来的。中国人都很入戏,戏看久了,便把戏剧当作了生活,以为古代大英雄们真的都是大力士。

前两天我继续写《大明那些九千岁》第三部,写到明代传说中的宦官之祖刚铁,此人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人物,结果到明末时,故事愈传愈灵,于是套路登场,有记载就说他“把百斤铁枪,好先登陷阵”。他所使的那杆长枪,还被人铸造出来,收藏在北京的一间寺院里。又有人说他善使三股铁叉,清初时,还在刚铁墓享堂里立了一根,据说长一丈,重八十余斤。

可见,几十上百斤的“重兵”,基本上就是套路:先是戏剧小说里的套路,后来就变成人们理解英雄的一种思路了(思维方式的套路)。

其实想一想,抱着那么重的兵器,却玩出了三百个招式,这本身不就是矛盾的?武打动作多,属于“花活儿”,花嘛,必须姿态灵活、身姿轻盈,方才腾挪躲闪,窜上蹿下,打得漂亮好看。而手执重兵之人,往往是粗莽汉子——想想隋唐之际的头条好汉李元霸,手中一对米缸般大小的擂鼓瓮金锤,400斤一个!我双手拔都拔不起来!——我服了李元霸,可他米缸在手,如何跳得起来?怕只多转了几个身,就只好杵着米缸倒出粗气了,一不小心,还扭伤了腰呢!

所以,这样的大家伙,在广场上跳舞时耍耍可以,大伙乐乐就够了,千万别当真。

一句话总结:我们需要戏剧,但我们更要相信生活的常识。


皇帝不称朕

他问的是“古代的兵器为什么现在的人都拿不动”,注意“兵器”二字,用于战争的才是“兵器”,既然是兵器,那肯定是古代打战的将士所用的,而不是普通人用的,所以你作为一个现代的普通人,你拿不动很正常,因为这是专业人士的专用器具。

但如果换成现在的士兵来拿呢?比如解放军里面的特种兵,或者就普通陆军吧。

(新疆阿勒泰军分区某边防连野外驻训)

士兵头上举的弹药箱,一般重26KG~30KG左右。

(解放军某部五公里越野跑步训练)

解放军现在大部分兵种的总装备重量保持在35千克左右,约为70斤,而图中这个明显已经超出了35KG。

而30kg的弹药箱,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未必就能舞起来。



其实古代的常规兵器,现代普通人是可以拿起来的,比如剑、戟、斧等。

上图的是,是戈和矛的合体,也就是在戈的头部再装矛尖。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

我国07年出土的一件“青铜戟”,全长为2.87米,由青铜戈和矛以及木柄组成。

下面是高清近照:

以上这些都算是轻兵器,现代人都拿得动。但是有没有拿不动的?有,第一个就叫“

偃月刀”。

一、偃月刀

我这里说的“偃月刀”不是《三国演义》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而是古代骑兵和步兵都能使用的长重兵器,有的重达40千克,使用时必须双手握持。主要攻击方式为劈、砍、剁,因为抡砍起来的力量非常大,如猛虎扑羊,很难招架。一些猛将和力气大的士兵都很喜欢用偃月刀。因为骑兵冲锋时,用剑刺杀,很不方便,还会把自己顶下来。用轻巧的刀砍杀,也难以做到一击毙命,因为唐朝以后盔甲变得越来越坚固,必须要很沉很重的刀,才可劈杀。

有人可能要问:用这么重的武器,那不是不灵活吗?对,每种兵器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你用轻巧的剑、刀,那么对上沉重的狼牙棒、偃月刀,你觉得能招架吗?你砍一剑未必能杀死对方,对方一抡你招架不住,就可能分尸两半。

当时宋朝时,不是流行一个笑话吗?说蒙古人来了,宋人只能用天灵盖去接。因为蒙古骑兵都喜欢用狼牙棒,一棒下来,势如千钧,基本落得个脑浆迸射。

不过必须要说明,偃月刀,在三国时期并不存在。直到宋朝才出现,真名叫“掩月刀”,是马战兵器,由西汉的斩马刀发展而来。

在北宋成书的《武经总要》中,画有这种刀的形状,是不是发现跟青龙偃月刀一样?这种斩马刀在唐朝成形,在宋朝发展至鼎盛,因为宋朝受金人骑兵和蒙古骑兵的侵略,所以这种刀很流行,专门用来砍马腿。

(《武经总要》里所绘的掩月刀)




二、槊

槊是古代最重的兵器,它同时也是很长的一种兵器,《古今图书集成·戈矛部·马架谱序》载:梁简文帝对马上用槊技术‘搜采抑扬,斟酌繁简’编制成谱。

(电视剧中的槊,并不规范)

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墓群中,就曾发现了战国晚期、东汉早期的槊。

槊的种类很多,技术要求不高,镋、钯、锤、槊,力气猛之人才能使用,因此,槊几近失传。

架柄长约6尺,坚木制,柄端有长圆形铁锤,上面排列着铁钉6~8行,柄下有三菱形铁钻,故又名为“狼牙槊”。

(电视剧中的禹王槊,也是狼牙槊)

福居禅师《少林衣钵真传》有关于槊的记载:“使槊却有四面刃,出入进道八方巡,心灵眼快手腿疾,一反一复似年轮。”

据说,西楚霸王项羽就是用槊南征北战,横扫千军。





三、狼牙棒


楚云卿

《说唐全传》演绎的隋唐各路好汉,一个比一个厉害,他们为什么一个比一个厉害?就因为他们的兵器一个比一个有分量。比如,书中所表的第一条好汉李元霸,手使两柄铁锤,重八百斤,排名第六的伍天锡,手使一柄混金铛,重二百多斤,这样的分量按理说也够重了,但跟李元霸交手,只一个照面他就败下阵去,简直不堪一击。唐朝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661克,八百斤的铁锤,其分量相当于现在的一千多斤,即便是最优秀的举重选手也不可能把它举起来。这样的描述,显然是小说家姑妄言之的虚构。那么,真实的古代兵器,究竟有多重呢?

被称为“汉初三杰”的张良,国亡家破后拿出全部家财在东夷招募到一位大力士,并替这个大力士做了一个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叫他在博浪沙埋伏,伺机行刺秦始皇(《史记·留侯世家》)。秦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53克,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其分量相当于今天的60斤。最终的结果,大力士把铁椎扔偏了,砸中的是秦始皇的副车,但从中也足以看出这个大铁椎的威力。

三国典韦,非常勇武。他善于使用双戟和大刀,“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表达了对他勇猛精神的赞美(《三国志·典韦传》)。三国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20克,那时候的八十斤相当于今天的三十五斤。公元197年,张绣反叛袭击曹操的营地,典韦挥动长戟左右冲杀,一叉下去,十几根矛当即被折断。典韦所持的大斧有多重呢?史料语焉不详,但大斧的刃宽却达到一尺,其分量想必不轻,或许正因为此,张绣及随从才会望而生畏吧?

唐初有个大将叫阚棱,擅长使用大刀,有一丈长,两面都带刃。唐时的一丈相当于现在的三米。三米长的大刀,分量肯定也轻不了。阚棱不仅作战勇敢,也爱护百姓,手下的士兵有侵夺百姓的,他绝不姑息一定把这个人杀掉,即使是亲戚旧友也不放过(《旧唐书·阚棱传》)。唐朝还有一个大将张兴,也使一口大刀,重十五斤,相当于今天的二十斤。安史之乱发生时,史思明攻打饶阳城池,张兴一挥刀就杀死好几个人,把攻城的贼军全都震慑住了(《新唐书·张兴传》)。不难想象,如果张兴的大刀没有分量,张兴再勇武,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五代后梁的王世荛,勇敢善战,他所用的长枪用纯铁打成,重达三十多斤(《旧五代史·王敬荛传》)。五代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596.82克,三十斤相当于现在的35斤,如此重的长枪,其威力可想而知。正是靠这杆长枪,王世荛赢得了不少武功。不过,王世荛一生固然靠一杆长枪赢得了不少武功,当然他在仕途上接连高升,靠的不仅是武功,更是品行。

爱国将领岳飞的儿子岳云,十二岁从军,屡立奇功。每次作战时,他两手各握一个铁锥,重八十斤,冲锋在前,以一当十(《宋史·岳飞传》)。南宋时的一斤等于今天的633克,八十斤的双椎,其分量大约相当于今天的100斤。岳云能屡立奇功,与兵器不无关系。怪不得和岳飞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对手金兀术由衷地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来自古代的神兵利器 世界各地的十大冷兵器

每一种武器的制作本质上都带有一种特殊的目的。为了满足武士们使用武器的需求,武器不断演变。虽然有时候根据这些需求而制作的武器,没有有效地实现它们的目的,但归根结底它们是独一无二的。这些来自古代的冷兵器虽然落后,但是确实战争发展中的必然过程。

双手剑(Zweihaender)

Zweihander也许是历史上型号最大的剑。瑞士和德国的步兵们用它来抵御长矛军,它也因此而闻名。双手剑需要双手使用,其剑柄到剑尖长达到178厘米(70英寸),其重量可达到1.4到6.4千克(3-14磅)——但是达到一定重量的剑往往只能应用在仪式上。

手剑主要是用于对抗长距离战争中的长矛和战戟的,一些双手剑的剑身上有一段较钝的地方,它略高于主防护位置,被叫做“无刃部”(或“卡榫”)。这个“无刃部”能够减少持握的距离,而带有“无刃部”的双手剑在主剑身突出的地方通常会制有一个较小的护手。

卡普尔战争中士兵使用双手剑抵抗长矛军

使用这种巨型武器的士兵们一般会得到双倍酬劳。(雇佣步兵,是一个令人恐惧的雇佣军团,但是同时也是备受尊敬的军团。他们甚至从“限奢法令”(sumptuary laws)中获得了豁免权,以保证他们穿上那奢华的军服,这些华丽的衣服也是他们出名的有力助手。)尽管双手剑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它也逃不了让位于其他更易掌握的长矛,而成为节礼武器的命运。虽然它曾经是一个在前线使用的武器,但科技的进步使得它最终只能为突袭部队和雇佣军团使用。在一些地方,双手剑甚至还成为了官方禁止的武器。

记得我以前读高中的时候,总觉得老师只讲敌后抗战史,却不见正面抗战史。于是拿了父母的借书证,到学校的图书馆去查资料,果然查到了川军出川抗战史。这么多年过去了,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书中的一段记载。大致内容是,远征军在与日军对战时,日军冲入我军阵地。一名士兵看见,战友被日军用刺刀刺中身亡,不由得大怒。他狂暴之下,居然用手掌连续插死几名日军士兵,而且都是直接撕破对方的喉咙。战壕里面的日本士兵,直接被他吓的屁滚尿流的跑了。

我当时对这个事情一直觉得很难想象,直到我在建川博物馆,看到了抗战士兵的手印。那巨大的手掌,和粗壮有力的手指,我觉得那些逝去的先辈,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当然我们的敌人,虽然残暴不是人类,但是他们也不可等闲视之。而之前的疑惑,我似乎也有点感觉,好像有点找到答案了。

说这件事情,我想表达一个意思,很多事情是很难想象的,但是并不等于不存在。

快马疾刀,刀起人落,百万军中,取上将人头,探囊取物一般。

关于古人的兵器很重,我觉得可以从的兵器很重,我觉得可以从体型、训练和饮食结构去理解。

首先,我们看到的一些特重的兵器,其用途未必就是战争用途,可能是训练用的。如果是战争用的,那么使用者也非常人。如果各位有兴趣,可以查看一下孔子的体型,或者一些著名战将的身高就知道了。

至于训练体系,我有幸接触过岳家枪的训练,这种枪法很成体系,训练的工具也是特殊改造过的,比一般的枪重多了。而且随着进一步的练习,这个重量还会增加。如果按照师父的要求,或者按照不是那么严格的训练,要每天练习几个小时。这种训练,一个是力量的整体性,一个是耐力持久,一个当然是基础核心力量训练。刚开始练习,真的是要把人累死的。而且古代功法的训练,还有专门的力量训练,这个也是很讲究的。根据人体质不一样,是需要用药物来补的,配方嘛各家就不同了。特别是扎桶子阶段,没有经验丰富的人做指导,是很有可能伤到身体的。练习这些的目的,就是两军对垒,枪要硬杀硬挑,队列里面没有可以半点躲闪的空间。当然,我主要练习的是岳家子母枪。基本的枪法就只有4招,四个步法,都是直进直退。给我感觉,练习这些后,确实经过刻苦训练,那兵器适当重一点,合适比较好,压枪,强刺,抖挑,确实很彪悍。现在的人,基本不需要因为活命而练习这些了,我也只是因为爱好,有幸遇见师父得以练习一下。话说这些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至于锤这类兵器,我觉得使用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体质也一定与常人有异,加上特殊与刻苦的训练,自然不是现代人所理解的了。相信,提问题的朋友,这里的兵器也是有所特指的。

70后的一代,我不知道你们看过一本书没有——《八宝硬气功》。该书作者莫老师,我可以肯定的是,书中内容基本上多数都是真家伙。其中关于力量练习,扎桶子的训练,这些都是要有老师的指导下训练的。而且按照书中的指导练习,一旦练成其力量是非常大的。

再有饮食也是很关键的。以前有一则报道,一个中年人打赌,输了就吃生猪肉。结果赌输了,吃一斤生猪肉。只是他那次吃了生猪肉感觉味道不错,每个月都会固定吃一次生肉。常此以往,最大的改变是力量比普通人大了许多。

或许,这个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总结下来,就是天上的身体条件和完整的训练体系,结合特殊的饮食结构调整,可能我们也可以打造一些超级个体出来。


三年以后

准确的说,古代人的兵器现代人很难拿动,更难灵活使用。但是让现代的运动员去拿古人的重兵器是没有问题的,至于灵活使用还是不行。


古代冷兵器时代要战胜敌人,靠得是兵器的重量和锋利,硬度和弹性。跟武侠片里一剑致命相比,军队相斗更多的是兵器互砍,多次的互砍才可能获得一个杀敌的机会。因此古代兵器都比较重,为的就是避免在战斗中自己的兵器被别人磕飞了,或者被敌人砍断了!


影视剧中的武林高手兵不血刃就能击杀无数士兵,这是不现实的,属于意淫。项羽之所以能在百万大军中来去自如,斩杀数百士卒,是因为他天生神力,长戟兵器都是精铁打造,重量比较大,他才能一戟扫杀数名兵士。

古代的精兵都是膀大腰圆的壮士,一顿饭能吃掉一只羊,他们都是大力士。披坚执锐的全幅装甲及数件兵器重量在百公斤以上!我买了一口汉剑,重1.2公斤,我也只能舞几下而已,要是运剑如风,剑气激荡,我是远远不够力气的!



大秦铁鹰剑士

首先,不是现代人拿不动,可以自行去查查举重比赛的记录。现代的举重冠军抓举214公斤的杠铃过头顶,换算秦代就是845秦斤,如果不要求一口气举过头顶而只是拿起或者扛起的话,按秦代标准是实打实的千斤巨力。

其次,古代人没那么夸张力气。张良刺杀秦始皇雇佣的力士能投掷百二十斤的铁锥,现在的标准只有三十公斤,没有非常夸张。在清代的武举考试里面有专门的考察力气的项目,首先是舞刀,其次是掇石。刀的等级为80斤,100斤和120斤,要能前后胸舞出刀花;石的标准是200斤,250斤,300斤,要举离地面一尺,高过膝盖或前胸。最重的300清斤制石只相当于现在的180公斤,而且不要求举过头顶,现在的举重选手皆能轻松拿下头等,稍受训练的力士在当年中武举也不困难,所以并没有古人力气就特别大的证据。

其实看到武举里面的舞大刀考核规定,反应敏锐的人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古代民间私藏战阵刀枪弓弩罪都很重,但是武举的非实战练习刀剑往往作为功名纪念在家族里流传下来,博物馆里保留的很多都是这种货色。以中等的100清斤武举大刀为例,相当于现在的60公斤,即使是专门进行过力量训练的武举子,要求也只是前后舞刀表演,绝不是背负行军几个小时之后在战场上挥舞几个小时,未正经受训的现代普通人拿起来当然比较费劲。

但是战场用的武器是另一回事。武备志中说“偃月刀以之操习示雄,实不可施于阵也”,巨型大刀平常玩玩可以,拿来实际行军作战,就不好玩了。《手臂录》中论枪,“冲斗绝力十三斤,余止得八斤”,专业武师实战用器也没有超过十公斤的,这基本就是古代骑兵武器的重量范围,现代人有肌肉基础肯吃苦的话,练几个月用起来都问题不大。


海边椰子

第一、古代的冷兵器时代,讲究兵器的利,倚仗兵器的重量,以及操使重兵器的惯性带来的杀伤力。所以很多故事里常常特别说兵器并不尖锐,甚至长箭还要特意去掉箭头,说明这个人本领的强大。

一个故事说,春秋时期卫国的孙林父造反把卫献公逼到齐卫边境了,孙林父不敢造次,将大部队驻扎下来,只派了两名杀手级的武士——尹公佗和庚公差驾着轻车继续追赶。

庚公差是尹公佗的老师,师徒俩都是卫国有名的射手。孙林父认为,将这两个人派出去,取卫献公的项上人头应该不成问题。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庚公差的老师不是别人,正是替卫献公驾车的公孙丁。有了这层关系,事情就变得复杂了。

尹公陀射术超群,驾车也是一把好手,道路又熟,追了一段路,便远远地看见卫献公的车了。尹公陀连抽了战马几鞭,将两车之间的距离又拉近了一段,庚公差长弓在手,从背后抽出一支箭扣在弓弦上,瞄准前车却又犹豫不决。

“师傅!”尹公陀催促道,“您再不射,昏君就逃脱了!”

庚公差眉头紧锁,仍是下不了决心。前面的公孙丁发现有追兵逼近,也将马鞭甩得震天价响,四匹战马发疯似地撒蹄子,将路上的泥土掀得四处飞溅。

“师傅!”尹公陀再次喊道。

庚公差长叹一声,弓弦响处,长箭出手。紧接着又搭上一支箭,前箭未至,后箭已发。

两支箭一前一后,全部钉在前车的旗杆上。卫献公吓得闭上眼睛惊叫不已。“主公休要惊慌!”公孙丁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他若是有心射您,绝不会失手。”

卫献公战战兢兢地睁开眼睛,回头一瞄,果然后面的战车已经慢了下来,似乎已经放弃了追逐。

后面的战车完全停了下来。尹公陀疑惑地看着庚公差:“师傅,您这是违抗主人的命令,回去如何交差?”

“我的师傅在那辆车上,你叫我如何下得了手?”庚公差长叹一声,“回去吧,一切责任由我来承担。”

“他是您的师傅,不是我的师傅,我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主人的命令不可废,您如果不忍心杀他,就请您下车吧,我一个人去追。”尹公陀说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尹公陀把孙林父的命令搬出来,庚公差也没办法反驳。所谓“士”的天职,难道不就是服从主人的命令吗?他默默地下车,对尹公陀说:“你要小心,我的老师比我还厉害。”

“您放心。”尹公陀一甩马鞭,又朝着前方追去。

卫献公刚松了口气,听到马蹄声,连忙回头一看,不禁大惊失色:“公孙丁,公孙丁,敌人又追上来啦!”

这次公孙丁也回头了,只见尹公陀一个人驾着战车越逼越近,而且正将缰绳系在车轼上,准备抽弓取箭。“您来驾车!”公孙丁顾不得细想,将手中的缰绳塞给卫献公,同时拿起自己的长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射出一箭。

尹公陀听到弓弦一响,情知不妙,想要躲时,那箭已经射穿自己的左臂。公孙丁大声喊道:“这是师公对你警告,你要是再追,就不是射你的手了。”尹公陀大吃一惊,忍痛勒住缰绳,眼睁睁地看着卫献公的战车越跑越远,消失在地平线上。

关于师、徒、徒孙三人的故事,史上还有另一个版本,讲述者是著名的儒家学者孟子。在孟子的笔下,事情是这样的:

郑国派子濯孺子侵略卫国,卫国派庚公之斯追击他。不巧在这个时候,子濯孺子病发,庚公之斯追上他之后就问:“您为什么不拿起弓来?”子濯孺子说:“今天疾病犯了,拿不起弓。”庚公之斯说:“我在庚公之陀那里学射箭,庚公之陀又是您的徒弟,我不忍心用您的本领反而加害于您。不过,今天的事情是公事,我不敢放弃!”于是抽出一支箭,去掉箭头,朝着子濯孺子射了一箭就回去了。

从故事里我们容易看出,那个年代的武士势必不可能完全依靠武器的锐利,攻击力主要还是在兵器本身的重量和使用重兵器的人的神力。所以武士自然应该要有大块肌肉,无尽力气。

第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度量衡的差异。像前面回答的人已经提到的,因为标准差异,有些史料上的记载重量比我们意识中的重,有些比我们意识中的轻。像三国的曹操手下有一员大将典韦,非常勇武。他善于使用双戟和大刀,军中的战士们为他编了这么一句歌谣:“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表达了对他勇猛精神的赞美。三国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20克,那时候的八十斤相当于今天的三十五斤。

第三、那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现代社会之所以称之为现代,就是因为发明创造了超多可以方便人类工作生活的机械工具,不用事事亲躬,以至于很多人的工作都在逐渐被机器取代。插秧机、收割机、去壳打磨机、水泵灌溉、撒肥可以用飞机……家庭主妇可以不用做饭,下馆子、点外卖都行,扫地有机器人、洗碗有洗碗机,外出有小车公车出租车和地铁,稍微需要走动的还有独轮平衡车……能不动就可以不动。身体不好再去健身房开卡运动。无非就是太过于依靠机器,缺乏运动和练习。现在甚至可以说只要你有手机有银行卡,有网络,一个人成年累月的宅在家里也不会饿死。


龙镇

看看清朝皇帝的画像就知道什么叫退化了……努尔哈赤、皇太极要不是穿了一身黄袍你肯定

会认为是野蛮人,即使顺治也是充分代表了他祖先的血统,可你再看看康熙那脸型

、身材那一点还有他爷爷的基因。山海关城楼上有清朝战阵上用的武器,苗刀足有

2米长,虎枪如同壮年男子手腕粗,那些清初的八旗兵就是使用着这种武器,贴身穿皮甲,


外套锁子甲,最外层还要罩上棉甲爬着云梯攻打“关宁防线”的,如果粗略算算,兵器加甲胄

怎么着也得有“林志玲”一边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