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流入日本的銅錢是從哪些渠道流入的?

用戶4474643002

中國是古代使用金屬鑄幣的國家之一,在長期的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中,中國錢幣和外國錢幣不可避免相互流向周邊國家和地區。



日本等國作為中國近鄰,曾經長期使用中國的銅錢,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流入日本國內,但當時多為裝飾品或者奢侈品收藏,文化意義大於經濟意義。但日本也自此成為了古代中國貨幣流通區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期間也有大量外國鑄幣流入中國境內,與當時中國發行的貨幣混雜流通。



據記載,有些外國鑄幣曾經在當時被誤認為是中國錢,比如日本的"寬永通寶",它是在日本寬永年間(1624-1648年)發行鑄造的銅錢,是日本鑄期最長,鑄量最大,版別最複雜的古錢,在歷史上流入我國最多,收藏者最熟悉的外國鑄幣。當時在明清之際,還未完全閉關鎖國,日本和中國經貿往來頻繁,寬永通寶流通於琉球,也大量流入中國境內,在我國東南沿海、東北等地使用了多年,被當地視為中國錢而相安無事。直到乾隆初年,才被發現這是不合法發行的貨幣,起初懷疑是私鑄錢幣,朝廷責令嚴查。結果是閉關鎖國已多年的清政府最後給自己上了堂歷史課,原來以前日本有個寬永的年號,曾經鑄造過這一年號的銅錢。


清代,銅錢是主要流通貨幣之一,為了滿足鑄幣需要,清政府鼓勵國內礦業開發,也大量進口洋銅。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僅康熙二十三年到三十九年,清政府就從日本購進洋銅6594萬斤,年均388萬斤。但是到了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後,由於日本的國內銅出現不足,開採成本增加等原因,日本政府頒佈正德新令,開始限制銅出口,據記載乾隆二十年到六十年(1755-1795年),年均進口洋銅160萬斤,到嘉慶年減至年均100萬斤,道光年間更是下降到年均70萬斤,洋銅供應的不足嚴重影響了國內錢價的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