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征服不了日本

公元1274年10月3日,忽必烈任命徵東元帥忻都、右左副帥洪茶丘和劉復亨統率蒙漢軍2萬人、高麗軍5000人、水手6700人.計3.23萬東征日本,史稱文永之役,此戰過程卻很不順利,連副統領都被日軍所傷,更巧的是突然颳起了颱風,損毀戰船200多艘兵船,忻都連夜乘剩餘船隻撤退回國,第一次戰役失敗。

忽必烈對此事耿耿於懷,但此刻南宋還未被征服,於是只能暫時息兵,這段時間也給了日本喘息之機,修築了大量的堡壘和防禦工事。1279年元軍征服南宋之後,於1281年春發動了對日本的第二次入侵,這次忽必烈對日本志在必得,其中由范文虎,李庭等人率領的江南軍就有十餘萬人,史稱弘安戰役。此次戰役因為日本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因此,元軍很難找到合適的登陸點,此時一場持續兩天的颱風,也就是現在非常有名的“神風”,襲擊了元軍艦隊並摧毀了大部分的船隻,元軍又失敗了,並且留下了10幾萬的人成為了日軍的俘虜。

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征服不了日本

忽必烈

為何所向披靡的元軍在日本碰壁,其實是有很多原因的。元朝起源於蒙古高原,典型的遊牧民族,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幾乎就是王牌,他擁有高效的機動能力,但當遊牧民族遇到海洋的時候,那就像旱鴨子一樣了,所有原本的優勢都沒有了,因此進攻日本的主力還是以高麗和新降的南宋為主力。還有就是戰船,後來考究過元軍的戰船,其實都是適合在內河航行的,在大海經不起折騰。選擇的時機也不對,都趕上了颱風期,兩次戰役都受到了颱風的影響,這個也是致命的原因。

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征服不了日本

蒙古全盛時期的地圖

這次戰役對日本的影響也很大,從前日本是仰慕中原文化的,自從這次戰役後,日本上下產生了所謂的“神風”思想,認為大和民族才是最優秀的,以致於中原王朝在日本眼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蒙古在歷史上突然像一股龍捲風一樣席捲全球,使歐洲衍生出了‘黃禍論’,他所代表的草原文化,其實也是曇花一現,在許多地方使文明倒退,也在其他地方促成了大融合,但終歸弊大於利,那個時代的人口銳減了不知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