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始终是农业的命脉

水利始终是农业的命脉——解读与回顾15个一号文件(三)

水利始终是农业的命脉

早在1934年,在江西瑞金,毛泽东同志就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也应予以极大的注意”。将水利比喻成农业的命脉,真是恰当、准确,如果土地是农业的一块块肌体,那么,河流、沟渠正是输送营养的血脉。毛泽东同志不仅这么说,而且也这么做。中国历史上最频繁、最广泛的水利建设,就发生在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三十年内,这个时期是中国几千年水利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毛泽东同志以人民战争的方法和气慨,号召、团结并依靠人民群众,治理江河、修建水库、开挖沟渠。保守的数据,全国共修建水库(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80000多座,新建人工河道近100条,开挖沟渠超过300万公里,新建万亩以上的灌溉区5000多处,并基本解决大江大河的洪涝灾害问题。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伟大成就,如同红旗渠一样永远印在人民心中。这些创造,直接价值超过200万亿元人民币。

遗憾的是,上世纪80年代后,水利和农业一起被遗忘。许多水库没有人管理、维护,成为病库、险库,许多沟渠被堵塞、填埋,许多水利设施在经济建设中受到人为破坏。当干旱袭击我们时,江河、湖泊、水库的水却不能送到耕地里,农民望水兴叹。大家开始反思几十年的水利政策。灾难唤醒了决策者的神经,水利再次受到重视。

水利始终是农业的命脉

2004年一号文件在第六章第15节提出: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雨水集蓄、河渠整治、牧区水利、小流域治理、改水改厕和秸秆气化等各种小型设施建设。显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2005年一号文件在第一章第3节提出:针对当前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亟待加强的状况,从2005年起,要在继续搞好大中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第三章的标题是“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其下三条分别是: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坚持不懈搞好生态重点工程建设。水利建设受到重视。

2011年一号文件的主题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认识到: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这个文件全方面布置了水利工作,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积极的指导作用。

2015年一号文件第四章第25节提出:建立健全水权制度,开展水权确权登记试点,探索多种形式的水权流转方式。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推广水价改革和水权交易的成功经验,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加强农业用水计量,合理调整农业水价,建立精准补贴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鼓励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扶持其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主体。积极发展农村水利工程专业化管理。

2016年一号文件第一章第2条提出: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到202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空间格局,增加水环境容量。加快大中型灌区建设及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还提出: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合理确定农业水价,建立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机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2017年一号文件第二章第10条提出: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加快完善国家支持农业节水政策体系。加大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节水改造与建设力度,同步完善田间节水设施,建设现代化灌区。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和节水激励机制。第33条提出:全面推行河长制,确保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

2018年一号文件第三章第1条提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旱防洪除涝能力。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建设一批重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节水”成为近几年的热词,也反映出我国水资源贫乏的现实。

水利始终是农业的命脉

农业用水制度面临改革。我们的农业灌溉仍然停留在粗放灌溉模式,这是整个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经营模式决定的,较长时期内仍然难以改变。这种灌溉模式对水资源的浪费显而易见。但是,在农业经营模式和农业生产水平不变化的情况下,进行农业用水制度改革,恐怕会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变相增加农民负担,因此,应该慎重。政府应该出台节水的奖励,奖励节水工程、节水生产模式,奖励在节水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用奖励引导全社会节约用水。

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成绩十分显著,应该给予肯定。许多被堵塞、填埋、废弃的沟渠得到恢复,许多灌溉、排水沟渠进行了硬化,多数农田灌溉末级渠道得到整治,基本能够保证益水进、害水出,灌溉条件有明显改善,抗涝能力、防范灾害能力有明显提高。这是国家农村政策带来的直接变化,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这是好事、实事,受到人民群众肯定和赞扬。

南水北调工程在关注和争议中进行。南涝北旱、南多北少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云、贵等地区连续几年遭遇干旱的事实告诉我们,干旱不是北方的专利;洞庭湖、鄱阳湖等大小湖泊面积持续减少警告我们,长江流域水资源告急。在这种新情况下,投入巨额资本的南水北调工程,会不会面临没有“南水”可调的尴尬情况?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持平衡是今后水利建设事业的重要课题。

十多年来,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很多水库还处于病、险状态,还在“吃老本”,如果发生灾害性天气,后果不堪设想。许多中、小水库承包给个人经营养殖业,遇到干旱时,保水与灌溉发生矛盾,必然会有一方受到损失。一些水库修建发电站,发电站与水库的所有权、管理权分不清、理不顺,对灌溉产生负面影响。许多水源地缺少保护。河流、湖泊的污染没有得到根本控制,灌溉水源受到污染,直接危害到农业安全,从而危害到整个民族、国家安全。

在生产力低下的时候,我们填湖造田、填滩造田,失去了许多湖泊、湿地、滩涂。现在,生产力提高了,生产量上来了,应该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还湖、还滩,保护好湿地。要坚决打击填湖造房、占滩建房建厂等行为。要保护好地下水资源,坚决打击污染地下水、过度抽取地下水的行为。要逐步解决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分离的问题,在全社会、各领域倡导节约用水的风尚。水利事业,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特别是饮用水,要反对外资外企控制经营,那些将饮用水工程卖给外资外企的地方政府,应该严惩,限期整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