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喚不回了年輕人是“下一代空城”

1、農村老人給村子增添一份活力

離城裡很近的農村,鄉貌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還有些小鎮繁華熱鬧的景象,人出門就要鎖門,多了一道提防,人與人便有了距離。離城裡稍遠的村落,要麼遷移到了公路兩旁,要麼就固守在幾代人傳成下來舊宅子裡。

農村,喚不回了年輕人是“下一代空城”

馬路邊的住戶大多賣東西很方便,如果買點土產品他們會很熱情,還多給點,一點也不小氣,招呼著你下次再來。而住在村子靠裡面方位的村民,大都已很少再見到年輕人了,除非家裡有個什麼事需要回來,才偶能見到村子裡有幾輛小車在通村路上疾馳。

村子深處居住的老人捨不得這方有院子有菜地的老家,即便是走不動了哪怕是坐在門口也是一種生活。老人就是一個家的支柱,只要他們還活著,村子裡就有小孩子撒歡,隔三差五就會有年輕人開著小車在村子裡出現。給村子增添一份活力。

2、農村的人情、世故

最近,在農村裡待了幾天,住在一戶朋友的家裡。那天來得有些晚了,到了他們家就已經半夜十一二點了,朋友一家除了孩子都沒睡在等待。踏進家門,朋友的老婆早準備好了飯菜,熱得剛剛好,還細心的把床鋪都鋪好,洗臉刷牙熱水涼水都備好,這種濃濃的人情味久違的溫暖讓我很感激。

農村,喚不回了年輕人是“下一代空城”

第二天早上,知道我們愛吃麵食,朋友的老婆早早起床就在灶上和麵烙饃饃,準備了幾種菜組合成一份涼菜,還煮了面面糊,待早上七八點左右,飯已經做好了,真心感激她的真心真意。我雖然已早早起來,卻給她幫不上一點忙,她在廚房做飯就像在認真工作一樣,忙而不亂,最多我能做的就是提桶水,那還是因為水接滿了,她顧得不上,我把水提到她的廚房,她還特別客氣說:哎呀,我來就行了。結果,再下次接水的時候她故意把水龍頭擰小,好在她自己在廚房忙的時候也剛好水桶接滿她能提走。

徹底的讓我做個客人了。而我為了做點什麼,就趁她在廚房,就掃掃地,收拾一下垃圾,等到她看到了,她又感覺很不好意思的說:我來就可以了。和朋友家同村的他們的一位親戚幹了一輩子的鄉村教師去世了,朋友忙前忙後的張羅者親戚家的事,她的老婆需要帶孝,還總是放心不下我們吃不好把所有安排停當才走。待我知道後,又感激又愧疚,在這位教師送行的時候給點了一柱香,才發現朋友的老婆竟爬在旁邊痛哭流涕,而一旁的其他年輕人聲很大淚也不多。

農村,喚不回了年輕人是“下一代空城”

臨到吃飯時間,哭喪的年輕人出來吃飯了,穿孝衣的年輕人依舊也能笑風生,其他守孝人的表情也很平淡,這幾位年輕的守孝人早都搬到城裡去了,連著他們的情感也搬走了。

不知道是城市的冷漠感染了他們還是因為受過太多殘酷現實的洗禮,聽說就為爭禮簿姐弟間都有隔閡。中午飯前後,前來的客人最多,但大部分守孝人在吃飯,而朋友的老婆始終沒見她歇一會吃口飯,迎送客人禮數週全。

人情,只有當固守在村子裡才有一番真心實意;世故,當學會了就擺脫不了了。

3、城鄉差異溝壑太深

下午即將日落,暴曬熱了整日的天氣吹起了微風,出門在村子裡走走,一排排緊湊的農家房帶小院訴說著昨日人口的繁茂,老式風格的建築掛著匾額讓人如同回到了那個舊社會的年代。房子、院子還有可以耕種的田地,什麼都有,就是缺少人。凡是有人居住的家裡,都是這裡的老人,他們還守著這裡的曾經人口眾多時的安居樂業的故事,可惜,這會的他們大多隻能坐在自家門口回味年輕時日子,期盼著農村再次興旺。

農村,喚不回了年輕人是“下一代空城”

可這些,都沒人在意,有些老房子破敗得快要倒塌了,只能通過門上貼的由黃變白的對聯,辨出這家的老人走了之後,年輕一代就再也沒有回來了,能不能再回來沒有任何信息可幻想。

走在平整的鄉村道路上,偶爾能聽到狗叫突然會莫名的小興奮,腳邊溜來一隻膽小怯懦的小狗,似乎對路人充滿了好奇,跟著路人走了幾步,狗媽媽忙狂吠著喚回,調皮的小狗就蹲坐在門口不進家門,鎖在門內狗媽媽著急的喚它也不理。就像村子裡的年輕人如若失去了老人的召喚,他們也留戀著城市不願回來罷。

農村,喚不回了年輕人是“下一代空城”

儘管村子裡有他們兒時的記憶,有他們的後代撒歡暢跑的院子,還有和城裡一樣的水泥路,方便的水電和乾淨的家園,可依舊喚不回來對家鄉的依戀。

這個村子也隨著年輕人的漸行漸遠而沒落了,也隨著老人先後移居到山頂的亂墳崗上而要消逝了。

城鄉差異的溝壑是填不滿了,如果留守的孩子也都奔到城裡去上學,農村風土人情的傳承也就斷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