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近几年多次北京之行都会利用转车或空当时间去游览名胜古迹,无疑从心里彻底地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循着标志性的古建遗迹无意识的兜兜转转竟然穿起了一条中轴线,这正应验了几百年前创建这座成市的设计者的愿景。“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前人开辟的城市的初衷也会被后世的人一代代传承下去。

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从卫星地图鸟瞰,北京城的道路都是围绕成中心一环环延展开来的,而这个中心点,既为明清两代的皇宫。过去有一种说法,但凡问这段时间去哪儿了,都爱在北京后面加个重重的“城儿”儿话音。好像是说自己亲自到过天子脚下的皇城根儿下,有一种油然而来的优越感。

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准确的说自明、清以来北京细分为几层:有内城、皇城和故宫,从书上得知,皇城门分别由天安门、地安门、西安门、东安门组成。而中心点,即为现在的故宫,午门是故宫的正门,神武门为北门,中轴线也正是沿两点确定的直线延伸开来的。

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北京的建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的蓟城,而成为都城则始于辽南京、元大都、明、清、民国长达800多年的兴衰罔替。走过大栅栏的石牌楼,扑面而来的叫卖声仿佛开启了时间之门,一部跌宕起伏的近现代历史,记录了这一座城市的浮华与沧桑。

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至今屹立在正阳门前的箭楼与这条中轴线上的其它单体建筑地标遥相呼应,大体上记载了这个城市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游走中轴线,无疑是近距离感受这个城市恢宏历史的捷径。

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域。形成了这座城市平民生活的特有魅力。正阳门下,前门情思大碗茶,开始了北京这座城市的市井百态。而走过这座城门则是一幕幕风云起伏的朝代兴亡历史大剧。

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历史上的国都大多难逃战火与兵匪的摧残,从帝制束缚挣脱出来的新中国领导人,把进城比喻成赶考,从一开始就有别于其他朝代的推倒重建。多方的努力,和平解放。标志着人民至上的英雄纪念碑也成了中轴线上的又一地标。

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什么才是来过北京的标志呢,参考点一定很多,吃过烤鸭,登上长城,还有就一定是有一张以天安门为背景的照片,无需准确的统计,这个景点几乎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张标准照。

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天安门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以应《易经》中乾卦中“九五,飞龙在天”之意。明、清的天子上朝颁布圣旨教化子民,到如今的国家盛典、外宾来访都是以此为起点。新中国为阅兵观礼搭建的观礼台实足领会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思想,丝毫无违和感。

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紫禁城见证了几个朝代的兴衰,方形的午门广场,东西北三面建在台城上,显的巍峨壮丽,衬着城市美丽的天际线。两端阙楼逶迤相属。

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特意找到网上最红的一个视角拍金水桥,前景的汉白玉栏杆富用节奏与韵律,一弯碧水穿庭而过,有如一条玉带,迎面的五个拱劵城门一字排开,闲庭信步间使走过的游客都会油然一腔自豪感。

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光阴下的日晷安然静处,白驹过隙间无数寒来暑往,无视无听,守着自己的轮回,坚定着精神,体现着非凡的气度。

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走出故宫,回望历史的权力故事被紧紧束缚在红色的小格子里,被精心的保护起来,毋庸置疑,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能畅通无阻的走在自己心中的轴线上。

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循着景山万春亭往南望去,天安门同紫禁城午门、三大殿、神武门前后正对着,犹如巨龙一路带着中华文明迎面而来;登亭北望,新的建筑标示着充分自信的中国巨人坚定的奔着新生活走去。

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从永定门到鼓楼这一段近8公里的南北轴线,藏着多少故事与秘密留待喜欢这座城市的人去考证,不同时代无一例外循着这一条“中和思路”延展,一以贯之的踏着节奏向未来走去。

再次出发之重走北京中轴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