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钱包买房”的你,可能永远都富不了!

【一】扎心

生存还是毁灭,就和救妈还是救媳妇一样,是亘古难题,交给孔子解决,可能也会摇摇头。

而困扰我们城市俗人的,就是买房这个这问题。

买吧,房票珍贵、资金有限再加上利率上浮的这么厉害。

不买吧,怕赶不上车,怕利率再上浮,怕被所谓“同龄人”越甩越远。

买还是不买?这是房地产行业的终极问题。

前一段,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六个钱包买房”的说法,被我朋友圈中的各种中介转发,一时间,话题也被推上了微博热搜排行榜的前列。

所谓“六个钱包买房”就是指:夫妻双方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共12口人,6个钱包共同凑在一起去付首付。

总结起来就是:用所有能用的钱去买房。

“六个钱包买房”的你,可能永远都富不了!

还有,前一段2018海南博鳌峰会上,可能我们都被海南上升为国家战略层次的事刷屏了,而忽略了管清友的建议:现在买不起就多买两套,借钱加杠杆去买,否则以后你更买不起。

海南上升不上升战略和在郑州奋斗的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一者你的主场在郑州,你不会抛下这里的所有,而远赴海南做一个垦荒者;二者就算去了海南,那海南楼市崩盘重生又崩盘再重生的过往,你的小心肝可能承受住?

哦,对了,这个管清友是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

“六个钱包买房”的你,可能永远都富不了!

两人的话,简言之就是:还要继续高通胀,用短期的困难换长远的幸福。

怎么回事?现在的经济学家都是任志强的关门弟子吗?

【二】道理绑架

中国人喜欢断章取义,也喜欢道德绑架。

“小孩子嘛,你还和他计较做什么?“

如果我计较了,就会变成不懂事的大人形象。

”你年纪轻轻的,把座位给我坐吧。”

如果不让,就会变成不尊老的典型。

经历了16年的暴涨,人性当中的小恶魔算是被完全激发出来了,中国人从世界上最爱存钱的一批人变成了最爱负债的一批人。人们也再难以平静下来。

进而就是两位经济学家被架上了道德审判的十字架上。

“六个钱包买房”的你,可能永远都富不了!

“六个钱包买房”的你,可能永远都富不了!

(点击小图看大图)

网络舆论之上,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之声不绝于耳。甚至有人说道:六个钱包,其中四个都是棺材本!

进而,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买房问题了,已经上升到了“孝与不孝”的问题上了。但是这个问题,和买不买一样,永远不会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事实上,在过去的10年间,我们的负债水平一直在上升。

“六个钱包买房”的你,可能永远都富不了!

从2006年开始,我们的居民杠杆率一直在攀升,已经接近近50%。

而其中,因为房子而产生的负债更是占比很高。

杠杆率上升其实并不奇怪,增量不可怕,只是增速太惊人。10年上升了近40%

前几年买房子可能就是东拼西凑我也要凑齐房款然后一把给开发商,免得负债,感觉欠别人钱一样。

而现在,思想意识都觉悟了,负债成了光荣的事情,因为这一切,交给通货膨胀即可。

当然,全款还是贷款,人各有志,千金难买我开心。

身边的人也是极尽负债之所能。名额用完,加大杠杆。

有钱就要转化成砖头;

借遍十八线远方亲戚的钱也要买房;

再偏再远的房子依旧市场火爆。

多数人是把握不住2016年那种风口的,只能静静的买进,然后等风来。

【三】在郑州的你

把视线拉回到我们生活的地方。郑州买还是不买?

郑州,河南省会、国家中心城市、省内单核、1亿人口的腹地等。这些老生常谈的词语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在我们这个城市中,刨除陈寨庙李村长支书之类的牛逼的拆迁户、经商成功的个体户、十八大前积累了一定财富的XX人员、各种银行信托高管领导。这些人是北龙湖以及近郊别墅洋房的主要消费群体。

但是根据二八定律,他们还是少数。剩下的人群才是郑州市场上的主力军。而在他们当中,大学毕业生更是占比8成以上。

“六个钱包买房”的你,可能永远都富不了!

根据某权威机构调查,70%左右的毕业生可以接受30—40万的首付,20%左右可以接受40—50万的首付,而能接受50万以上首付的寥寥无几。

以刚需盘聚集的管南为例,89㎡的小三房,均价13800元/㎡,总房款需要近123万,首付30%需要约37万,加上契税、维修基金、银行按揭服务费、公证费等,首付你准备40万吧,月供按市场价上浮20%计算,需要5000元+。

不要拿类似名门翠园的小户型来反驳我,毕竟那只是体量小,更不是市场主力。

更不要拿老城区老破小和郊区盘反驳我,通勤时间/距离和通不完的下水道更会让你无限痛恨当初的选择。

所以,是不是要立马出手?拿着月薪3000去还月供5000,馒头就老干妈配上白开水,再让爸爸来郑州当个保安,妈妈来郑州做个保洁,同时替你还?

“六个钱包买房”的你,可能永远都富不了!

别急,接着往下看。

【四】房地产的未来

房地产的未来究竟如何?夜壶的地位是否会一直延续下去?是否能让你的身家再来一次幂次方的增加?

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发话了:中国宏观上已经不缺房子了,继续炒房将会引发金融危机。

“六个钱包买房”的你,可能永远都富不了!

经济学家让你拼命买房,而官员却让你停下手来?

两者看似相悖,却内含逻辑相连。

1.我们不缺房子,但是缺好房子。即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2.很多三四线还在去库存,而一二线城市已经用政策将房价上升的趋势。增速会放缓,暴涨暴跌的概率都不大。

【五】小结

1、 如果以自住为第一选择的刚需,能早买就早买,这是让你安心的最大保障

而等待是最大的成本,而等待是最大的成本,房子可能是你抵御风险的最大砝码。

2.、不懂房地产,不要假装懂房地产

专业的事是需要专业的人来做,前两年,只要你买房,就可以赚钱。可是就算不同的两个人都在郑州买,收益也不尽相同。你选择的标的物不同,对市场的把握能力不同,以及买进卖出的时机不同,收益完全不同。这是城市化带给我们的红利,但是9成以上的人玩不转。

举个例子:17年初,电力公司鲁能公馆团购,出大概40万左右的转让费就可以拿到,平均到房价上,单价会多2000元/㎡左右。同时可以走9折利率。不到半年,北龙湖利好接踵而至,市场不断升温,10万/㎡的房子和70多万的车位不断刷新我们的三观。但是这些项目,不适合投资,成本太高,潜在的接盘人也太少。但是龙湖北岸,大产权房子目前只有鲁能公馆一个!你说该值多少钱?而这种对市场的研判能力几人有?

3、修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现在你能付首付,不影响生活还月供那是最好。但是如果你或者你的家里没有这个能力,那你能做到就只能修炼自己,才能拥有和世界叫板的能力,深深扎根于一个行业5—8年,掌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到时房价对于你而言,可能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4.、合理负债。

月薪1万,你恨不得负债2万,已经极大地影响了生活。房子买到了,很开心,如果经济过热,通胀萎缩,数年内不见升值。你是不是还要带着家伙事去砸售楼部?

5、买还不不买。

我替你判断不了,樊纲、管清友也替你判断不了。摸摸自己的钱包,也认真问问自己,不要为了买而买,也不要看市场火爆,按耐不住内心的小恶魔。

财不入急门,福常入善家。

“六个钱包买房”的你,可能永远都富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