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丨致林建華校長:“我們在乎的不是“鴻浩”,而是北大”

熱議丨致林建華校長:“我們在乎的不是“鴻浩”,而是北大”

全文長 30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3.5分鐘

熱議丨致林建華校長:“我們在乎的不是“鴻浩”,而是北大”

導讀

5月4日,中國最知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北京大學迎來了建校120週年紀念日。然,高朋滿座的背後卻因為校長林建華讀錯了一個字而引發熱議,日前林建華為此事致歉。

事發後的5月5號,北大校長在北大校內BBS北大未名上做出了回應,發表了一份道歉信。

熱議丨致林建華校長:“我們在乎的不是“鴻浩”,而是北大”

我們也節選了其中一段:

我寫這封信,告訴大家這些,並不是想為自己的無知或失誤辯護,只是想讓你們知道真實的我。你們的校長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有缺點和不足,也會犯錯誤。

我是會努力的,但我還是很難保證今後不會出現類似的錯誤,因為文字上的修煉並非一日之功。像我這個年紀的人,恐怕也很難短時間內,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進步了。

真正讓我感到失望和內疚的,是我的這個錯誤所引起的關注,使人們忽視了我希望通過致詞讓大家理解的思想:“焦慮與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能夠讓我們走向未來的,是堅定的信心、直面現實的勇氣和直面未來的行動。”

要知道一個校長的精神氣質和胸懷,就是一所學校的精神氣質和胸懷。

知名特級教師張祖慶如是說

熱議丨致林建華校長:“我們在乎的不是“鴻浩”,而是北大”

事件評論員:

張祖慶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兒童閱讀推廣人,中學高級教師,杭州市下城區人民政府督導室兼職督學,中國教育學會名師講師團特約講師

網絡是放大鏡,也是哈哈鏡。它把一個人的小失誤,放大為“婦孺皆知”的大事件。於是,林建華校長120週年校慶上的“鴻‘浩’志”,成了這幾天繞不過去的梗。

說實在的,我挺同情林校長。林校長這兩天在網絡上被“吐槽”,更有甚於當年朱軍、董卿在春晚上唸錯字。

林校長很快在北大內部論壇上,發表了“致歉信”。這封信,有人贊其真誠、及時、有姿態;有人說其虛偽、傲慢、假道歉。

林建華先生這幾天一定很難過,但,難過是暫時的。在荒誕事件層出不窮的年代,誰會天天唸叨“鴻‘浩’志”,大事件多了去了,往往一來民意洶洶,最後無聲無息。

林校長不能放棄進步與深入反省。

林建華校長在信中說:“我是會進步的,但很難保證今後不會出現類似錯誤,因為文字的修煉並非一日之功。像我這個年紀的人,恐怕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有很大的進步。”

這就有自我開脫的嫌疑了。基礎不好,更需知恥後勇;年紀大了,亦要勇猛精進。林校長完全可以莊重地向大家承諾:“今後,儘量在重大場合不出現類似的錯誤”。

這是擔當,更是勇氣。

還有一點,尤為重要。林校長的演講和致歉信一再強調:“焦慮和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能夠讓我們走向未來的,是堅定的信心、直面現實的勇氣和直面未來的行動。”

“質疑”真的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嗎?

狄德羅說“質疑是邁向哲理的第一步”;周廣召說“懷疑精神是科學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幷包”。思想自由的前提,是保留獨立思考的習慣,而質疑精神,則是獨立思考的核心。

作為北大校長,既要與時俱進,又要秉承校魂。自由與包容是北大精神之魂,萬萬不能丟。丟棄質疑精神,就是丟棄北大之魂。

我們可以淡忘一個校長在重大場合的小失誤,可以不在乎校長的致歉信是否真誠到位,但我們必須在乎,一個校長是否以學生的發展為己任,以學校未來發展為己任,以大學精神能否得以延續為己任。

University(大學)的詞根是 universus,是“普遍”、“整個”、“世界”、“宇宙”的意思。大學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其精神氣質就是一種“普遍主義”。要成為一流大學,就必須在世界範圍內、最大尺度上去跟頂級大學競爭。不與獅子爭鋒,怎成森林之王?

大學興衰,維繫大國興衰。

如今,全球化浪潮勢不可擋,產業、信息、能源、人才越來越成為跨國競爭的今天,如果國家沒有一流大學的智力支持,不能永續不斷地提供嶄新的思想、知識、信息、人才,這樣的國家,將在全球化發展中逐漸失去位置!


正如香港科技大學丁學良教授說的:“它(中國一流大學)的精神氣質,既要挑戰世界,又包容世界;立足本國,而又面向全球;傳承過去,而又超越過去;把握未來,而又腳踏實地。”

所以,如果北大連“質疑”精神都消失了,拿什麼去“傳承、包容與超越”?這比唸錯幾個字,更可怕!

所以,林建華校長,其實我們在乎的,不是“鴻浩志”,而是北大!

大V、網友熱議紛紛

對於此事,網友們的態度也是兩極分化,有說此事看出林校長的態度問題,有的則表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而有“娛樂圈紀檢委”之稱的“國民老公”王思聰更是第一時間發了言。

熱議丨致林建華校長:“我們在乎的不是“鴻浩”,而是北大”

事件評論員:

王思聰 王健林的獨子,北京普思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IG電子競技俱樂部創始人、萬達集團董事、網絡紅人。

作為一個教育者,居然能說出“質疑不能創造價值”,真是令人擔憂。人類的認知和智慧,難道不是起源於質疑嗎?其實讀錯字反映的是:1.這個稿子根本不是自己寫的(這個是小問題)。2.根本沒有自己看過,或者沒有做任何準備(這是大問題)。作為北大校長,這是不是在樹立一個老師也無需備課的榜樣?

熱議丨致林建華校長:“我們在乎的不是“鴻浩”,而是北大”

王思聰言論一出,也徹底引發了網友的“討伐”林校長的跟風潮:

@趙工麻豆: 讀錯字不是問題,問題是校長致詞這個在校慶裡算是重頭的一個環節,被明顯第一次讀稿的校長搞砸了,大家不滿的是校長對校慶這件事的敷衍,不重視,不上心

@映蕊流年2: 他應該羞愧辭職,更何況他的質疑沒有價值,簡直顛覆了作為學者的底線。所謂質疑就是人民的監督權力。

熱議丨致林建華校長:“我們在乎的不是“鴻浩”,而是北大”

事件評論員:

林校長道歉了。大家覺得他應該道歉,他做了。如果是我們身邊有一個人,他在一個重要場合讀錯了一個字,然後道歉了,我們會怎麼樣呢?我想絕大多數人會原諒他,並讓這事過去。但是互聯網可能會一時意猶未盡。找出不原諒他的理由。因為互聯網是廣場,一些人聚到一起譴責他,本來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撒氣,罵爽。會有些人不願意罵爽的理由消失,會延續這個理由。這是廣場的天性。

所以我覺得這件事其實就是過去了,學校不用緊張,官方也不用緊張。大家要習慣互聯網不停找個理由罵爽。誰正巧被當成了理由,就算倒黴。但大家不妨都大氣些,有時捱罵了還可以自嘲。不用把這種事看得很重。我們的社會要能夠與這樣的互聯網相處。

熱議丨致林建華校長:“我們在乎的不是“鴻浩”,而是北大”

@月隱寒霜: 知錯就改,才是學者態度。

@九州天涯: 北大校長能有如此胸懷實乃幸事!這樣的小錯既然已經承認並改正,足矣!我們更應該看到最後那幾句話:焦慮和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能夠讓我們走向未來的,是堅定的信心,直面現實的勇氣和直面未來的行動!我們應該看到一個大學校長要讓世人所知道的理念和信心!

@我和你抬頭看天空: 而且林校長本身也是化學出身,不一定在北大就非得牽扯到國學底蘊上,我的理工科老師們也不見得會那麼多詩詞,但是專業建樹或者管理能力都沒得說啊!

寫在最後

大學教育之目的,在於養成一國之領導人材,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討專門智識,而尤重於鍛鍊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確,獨立不阿,遇事不為習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從潮流,惟其能運用一己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學教育者之富於常識也!

養成對獨立思考、批判質疑的精神才是鍛鍊學生思想之所在。不能因為作為一名校長,在身份的庇護下,說錯話、做錯事,外界就沒有批判的權利,也不能因為一封道歉信,就能夠獲得整個社會的統統寬容。

“校長”二字從來不易,細數過往那些保護學生、賙濟大儒、參與社會變革、提倡新學術的校長、教授,他們不但有為往聖繼絕學的學術自信,還有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的社會擔當。

這樣的風骨是任何一個時代所不能拋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