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冷內熱的智能家居,何時才足以顛覆你的生活?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2014年是智能家居的元年,那時基本上所有家電行業的巨頭都在智能家居上佈局。在跑馬圈地的階段,智能家居產品層出不窮,可經過三年的過渡,智能家居市場的發展並沒有像預期那樣的順利。

外冷內熱的智能家居,何時才足以顛覆你的生活?

智能家居行業的普及和推廣陷入了瓶頸,大部分消費者根本不瞭解智能家居,行業處於緩慢發展狀態。可以說行業內部進行的熱火朝天,行業外卻受到消費者的冷遇。只有一部分特定人群選擇使用智能家居產品,大部分人還處於觀察階段,直到他們相信智能家居可以顛覆他們的生活。

行業缺乏統一標準

目前智能家居行業缺乏統一標準,直接帶來的就是兼容性差的問題。產品之間各自為戰,沒有協調合作,在無形中樹立了技術壁壘,企業只顧自己低頭研發。舉個例子,如果你買了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產品,如京東的智能音箱、海爾的空調等產品,由於互相不能兼容,使用時需要下載多個APP,操控起來非常麻煩。

智能家居系統的初衷是一個整體的概念,所有的智能硬件能夠互相協作。當前各自為戰的狀態使智能家居難以系統化,雜亂無章的智能硬件們無法帶給消費者滿意的體驗。因此行業內急需統一規則,提高智能家居的兼容性,規定產品接口標準,這對智能家居的普及也有很大的意義。

價格讓消費者望而卻步

智能家居奇高的價格也是是阻礙發展的重要因素,智能音箱和智能可穿戴設備一般用戶尚且可以嘗試,但是智能空調等大件物品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一個智能燈光控制板基本要幾百元,而平常用的普通燈光控制板不過十幾元,價格上的落差無法打動消費者。

依據如今的消費水平來看,智能家居的大部分產品屬於高檔消費品,隨著技術的革新,廠商會縮減生產成本,使智能家居產品的價格更平民化一些。

智能家居的初衷是給用戶帶來更加智能、高效以及舒適的生活體驗,目前來講,智能家居存在一系列問題,要想融入大眾生活還得下一番功夫。產品自身的實用性也需要提升,營銷賣點脫離用戶真正的需求。

廠商宣傳的高科技功能其實根本無法讓用戶理解,用戶不會管你什麼科技,他們只關心產品在生活中的作用。消費者需要更加接地氣的概念,產品的亮點是更加節能還是更加自動化?空談一些所謂高科技根本無法打動消費者,注意力應該放在消費者本身。

智能家居取代傳統家居是早晚的事情,據速途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Q1智能家居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雖然目前智能家居和消費者之間的窗戶紙還沒有完全捅開,但隨著兼容性、價格和實用性的逐步探索,智能家居的技術變革將給大眾生活帶來全新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