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彩的宝石

宝石知识传播,宝石鉴定技巧,宝石行业动态,精美珠宝欣赏,请点关注,共同进步!

欧泊的英文为Opal,源于拉丁文Opalus, 意思是“集宝石之美于一身”。古罗马自然科学家普林尼曾说:“在一块欧泊石上,你可以看到红宝石的火焰,紫水晶般的色斑,祖母绿般的绿海,五彩缤纷,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会变彩的宝石

在欧洲,欧泊早在罗马帝国时代就为人所知,而且价值极高。据普林尼记载,元老院的元老诺尼有一块非常漂亮的欧泊,他非常喜爱,当时的统治者安东尼让他献出来,否则将流放他。结果诺尼宁可选择去流放也不肯把欧泊献给安东尼。

会变彩的宝石

是什么促使人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去寻找欧泊石呢?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欧泊石是所有宝石中最漂亮和最有吸引力的呢?答案在于它的美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一个事实。好的欧泊石产生火焰般闪烁的外表,这样的外表只在极少数的物质中发现过,而在其它宝石中则没有发现过,并且在古时候就引起人们的兴趣,使人陶醉。也是它作为宝石的主要魅力所在。   

欧泊同碧玺一道,在生辰石中被列为十月生辰石。

会变彩的宝石

理化特性

1. 英文名称: Opal  

2. 化学成份: SiO2˙nH2O  

3. 结晶状态: 非晶质体   

4. 常见颜色:可出现各种体色,白色体色可称为白欧泊,黑、深灰、蓝、绿、棕色体色可称为黑蛋白,橙、橙红、红色体色可称为火欧泊。  

5. 光泽: 玻璃至树脂光泽

6. 解理: 无  

7. 摩氏硬度: 5-6  

8. 密度: 2.15 左右 

9. 旋光性特征: 均质体  

10. 多色性: 无  

11. 折射率: 1.450

12. 双折射率: 无

13. 放大检查: 色斑呈不规则片状,边界平坦且较模糊,表面呈丝绢状外观   

14. 特殊光学效应:特征的变彩效应,猫眼效应(稀少)

会变彩的宝石

欧泊的变彩效应

当光线以不同的角度投射到衍射层上时,衍射颜色也会变化,这些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变彩效应。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在欧泊表面上可以看到直径为150-400nm排列整齐的层状二氧化硅球粒,球粒之间孔洞的形状彼此相同,距离相等。在同一块彩色片上的球粒,大小相等,当自然光照到规则排列的层状球粒上时,球层对自然光发射衍射作用,使之变成波长相同的单色光。球粒的大小决定着衍射光速的波长,当球粒大时,衍射光的波长就长。因此由小球组成的彩片呈紫色变彩,而由大球粒组成的彩片呈红色变彩。 (理科的可能更容易懂)

会变彩的宝石

具有变彩效应的宝石有:欧泊、拉长石等,但通常拉长石的光学效应被称为“晕彩”。(下图为拉长石晕彩)

会变彩的宝石

质量评价

评估欧泊的价值时应重点考虑下列因素:   

1.体色:体色以黑色或深色为佳,这样可以有较大的反差,衬托出艳丽的变彩。

会变彩的宝石2.变彩:整个欧泊应变彩均匀,没有无色的死角,且变彩中颜色应齐全,即出现整个可见光光谱中的所有颜色(红、橙、黄、绿、蓝等)。色斑分布均匀,色斑愈大愈好。片状、丝状、 点状搭配适宜。   会变彩的宝石3. 质地: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质地致密、坚硬,无裂纹及其他缺陷。

会变彩的宝石以上只是总体原则,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对欧泊的色调有不同的偏爱。   美国人大多数喜欢火欧泊,因为它色调强烈,具很强的动感,符合西方人冲破束缚的心理。会变彩的宝石蓝、绿色的欧泊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对高度紧张和繁忙的日本人来说是一种调剂与享受,而韩国人深受日本人的影响,因而也偏爱此类欧泊。
会变彩的宝石但中国人一向喜欢暖色调,认为红色是喜庆的色调。会变彩的宝石欧泊的分类按颜色常分为:黑欧泊:体色为黑色、褐色、深灰、深蓝色,等品种。以黑色最理想,因为黑色的体色使变彩效应显得更加鲜艳夺目。
会变彩的宝石白欧泊:在白色或浅色体色上出现变彩效应的欧泊。透明到半透明。会变彩的宝石火欧泊:无变彩或少量变彩的半透明到透明品种,一般呈现橙色、橙红色、红色。
会变彩的宝石“晶质”欧泊:具有变彩效应的无色透明至半透明欧泊。透明品种常被称为“水欧泊”。会变彩的宝石优化处理拼合欧泊: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就是拼合欧泊。因为欧泊主要为沉淀成因或呈细脉状产出,有时欧泊太薄,不能琢磨成宝石。这种材料一般被被用粘合剂把它和玉髓货劣质欧泊站和在一起,有时还会在顶层增加一层水晶或玻璃增加他的坚固和耐磨性,被称为欧泊二层石或三层石。这种拼合的鉴别只要看侧面,具有明显的拼合迹象。
会变彩的宝石碎屑拼合欧泊:市场上还常见到一种用欧泊碎屑作为中间层的拼合欧泊。中间变彩物质具有明显拼合迹象一般见过即能辨识。会变彩的宝石烟熏、注油、烟处理、糖处理: 这些处理方法或是为了加深欧泊的体色使变彩效应晓得更加明显、美观;或是为了掩饰欧泊的裂隙等,需要专业的鉴定机构才能做出判断,一般消费者几乎无法判别。常见仿品市场上最常见到的易与欧泊混淆的仿制品与合成品有一下几种:合成欧泊:合成欧泊于1974年,吉尔森公司投入市场,其合成方法的细节一直是商业机密。(下图为合成欧泊)
会变彩的宝石用吉尔森法合成的黑欧泊、白欧泊等具有火彩效应的欧泊在外观上几乎可以乱真。但仔细观察和鉴别是可以将她们与天然欧泊区别开来的。(下图为合成欧泊)会变彩的宝石

鉴别特点:

合成欧泊的色斑是典型的柱状的三维的色斑,色斑和色斑之间边缘呈锯齿状镶嵌结构。每个镶嵌块内可见“蜥蜴皮”状、蜂窝状的阶梯状结构。而天然欧泊的色斑是二维的片状的色斑。(下图分别为三维色斑,显微镜下的蜥蜴皮结构和天然欧泊的二维色斑)

会变彩的宝石

会变彩的宝石会变彩的宝石
会变彩的宝石斑彩石 目前市场上最近似欧泊的天然宝石仿品是斑彩石。会变彩的宝石斑彩石(Ammolite)是一种稀有的发乳光的宝石,商品名为Calcentin或Korit,成分来源是菊石的化石残骸。主要见于洛基山脉的东坡,而当地的印第安土著部落黑脚族则称之为Aapoak(Kainah语里小而会慢行的石头的意思,源于石的色泽)或Iniskim(水牛石)
会变彩的宝石中国市场上目前能见到的斑彩石多来自马达加斯加和北美地区,但国际上承认的真正的宝石级别的斑彩石,都来自北美的阿尔伯达、加拿大及其周围发现的斑彩化石。这一地区的斑彩石的色彩最为艳丽,才被认为是宝石。会变彩的宝石1908年,一名国家地理调查队的成员在阿尔伯达圣玛丽河沿岸发现斑彩螺的矿化化石。而直到1981年才发现了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高质量斑彩宝石。国际珠宝联合会(CIBJO)于1981年正式承认斑彩宝石为宝石。
会变彩的宝石斑彩石(ammolite)与全球其他地区带有轻微晕彩但颜色单调(多以褐色调为主)的鹦鹉螺化石有相当大的区别,价格更是相差百倍,请注意甄别。会变彩的宝石斑彩石(ammolite)的摩氏硬度只有4.8,表面色层软脆,并且越接近地表面的斑彩石颜色越暗淡,多呈暗红或是褐色。因为被空气氧化所致。斑彩石不能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出土的原料在一年之内不做任何处理,颜色将慢慢变暗淡。只有覆膜才能保护斑彩石避免受到氧化和伤害。
会变彩的宝石目前市场上斑彩的加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原石滴水晶胶。出土的石头将无色部分磨掉,直接滴胶。这种加工方法保持出土状态,多数形状各异。且有很多凹凸不平。原料损耗小。这种加工方法不好的地方是表面因为是胶面,不抗刮花。另一种方法是盖水晶面,斑彩表面有一层水晶或是尖晶,但是这种加工方法要求斑彩为纯平,并且工艺复杂,损耗大。所以市场上只能见到小颗的水晶面斑彩。大家对比一下淘宝上斑彩工场与美丽的斑彩两家店铺就不难看出两种加工方法价格相差非常远。这两家店铺的斑彩是两种加工方法的典型代表。挑选斑彩首先要确认的是表面是否有覆膜,因为覆膜成本高,有很多不良商家打着纯天然的旗号,将未覆膜的斑彩直接出售,最终受到损失的是购买者。
会变彩的宝石斑彩石事实上是来自远古的化石,7500-7000万年前,斑彩石的产地是一片温暖的浅海,海中生活着相当数量的各种鹦鹉螺,由于落基山脉频繁的造山运动使得火山时常喷发,常常将数米厚的火山灰落于海面使得浅海中的生物大量迅速死亡并被掩埋。年深日久,该地区的火山灰足足有四公里厚。随着之后的地壳运动,浅海区的地层才逐渐回到接近地面的位置。而当年深埋其下的鹦鹉螺则因为丰富的铁、镁元素和火山灰的封闭作用,演变为今天全球独一无二的螺类化石——斑彩石。斑彩石拥有人类能想象的自然界所有的色彩,在每平方厘米上会有无数种颜色组合。高品质的斑彩石或有强烈而明亮的单色,或包含了一系列明亮的色彩。低品质的斑彩石则颜色较暗淡,分布范围较窄。一般而言,红/绿相比蓝色或紫色较为常见,有一些特定的色调如深红,紫罗兰和 金色是非常罕见和紧缺的。 
会变彩的宝石 斑彩石表面的虹彩带给我们的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色彩演绎,随着观察者和光线的角度变化,变彩的发生时而微妙,时而如戏剧般壮观,红色将转移到绿色,绿色将转向蓝色等等。文石(aragonite)晶体层的厚度、有机物质及分布在其中的微量元素等等因素决定斑彩石的颜色和衍射的强度。最好的斑彩石外壳闪亮,虹彩涌动,随着观察者和入射光线角度的不断变化而翩翩起舞。会变彩的宝石斑彩石表面的这种斑彩和欧泊的变彩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只要留心的消费者都能区别。欧泊的发现   全世界90%以上的欧泊出产在澳大利亚。第一次在澳大利亚发现OPAL应归功于行为古怪的德国地质学家约翰尼斯·曼奇教授,1840年,他在澳大利亚南澳州首府阿德莱德北部约80公里的安加斯顿发现了比较普通的绿色欧泊。1868年,真正贵重的欧泊在昆士兰西面,布来考南面的利斯托威尔车站被发现。1871年,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个有登记许可的欧泊矿出现在南部小城奎尔派,历史上称做“令人骄傲的山脉”,这也是欧泊矿开采的真正开始。
会变彩的宝石 1894年,澳大利亚第一个用于商业开采的欧泊基地被发现。1899年,其他国家的欧泊采购商纷至沓来,经过危险而漫长的旅程进入澳大利亚内陆购买瓦埃特克里佛斯出产的欧泊。不过到了1914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站爆发,那里几乎停止了欧泊的商业开采。会变彩的宝石  目前,大约95%澳洲出产的欧泊被用于全球首饰产业。欧泊在其它国家包括洪都拉斯、墨西哥、前捷克斯洛伐克和巴西也有少量开采,这些欧泊常常在外观上不同。
会变彩的宝石欧泊保养1.欧泊的主要成份虽然也是SiO2,但属非晶质体,其硬度比结晶质的水晶低得多,容易被磨蚀而失去表面光泽,所以佩戴时应尽量避免与其它较硬的东西磨擦,保存时不要与其他的珠宝混在一起放置。  (少见的浅蓝色欧泊) 会变彩的宝石描述2.由于欧泊中含有大量的水属于且吸附水,其逸出温度仅为100℃-110℃。虽然在日常的佩戴过程中,欧泊中的水不会逸出,但长期的高温或湿度过低的环境中水份还是容易失去的,从而造成变彩丧失、光泽暗淡,甚至爆裂。所以在加工或佩戴时不宜与火或高温接触,也不宜在日光下曝晒,在过于干燥的地区尽量少戴,对于原石最好置于水中保存,如珠宝柜台内装有射灯等光源,应放置水杯,以保持湿度。(下图为粉色欧泊)
会变彩的宝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