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妃」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原型之谜

黛玉之死在红学界有很大的争论。我认为,如果要搞清楚黛玉是怎么死的,先要搞清楚黛玉的原型,这样,她的死亡方式,就顺理成章,迎刃而解了。 黛玉是一个极为富贵的人物,我想,她是有妃子命的,证据有以下几点: 一、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颦儿做了《世外仙源》一首,其中“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幸”“恩宠”“宫车”都说明她说皇宫中的一个人。这一句诗应该是说“我没有强求别人的恩宠,可是,在门前,还是有来来往往的宫车到访。”可见,她是皇宫中一位很得宠的人物,那么,如此猜想,应该是皇后或是妃子。

「董鄂妃」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原型之谜

二、黛玉后来住进了潇湘馆,潇湘馆原名是“有凤来仪”,后来黛玉住进来了,就说明黛玉是一只凤。凤在古代是一个吉物,一般女子是不能称为凤的,无论这个女子是多么的优秀,多么的有才,只能是才女。称为凤的,只有皇室的后妃或是公主。黛玉是妃子还是公主呢,这就要看“凤”后面的那两个字:“来仪”。来仪——来母仪天下,所以,林黛玉只能是后妃中的一员。

「董鄂妃」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原型之谜

三、红楼梦前八十回,黛玉有两次拒绝宝玉送给她的东西。一次是黛玉从苏州安葬完林如海回来,将纸笔书籍等分给宝玉及众姊妹们,宝玉有将北静王送的鹡鸰香串转送给黛玉,黛玉拒绝了,而且说了句:“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林妹妹竟说北静王是臭男人,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第二次是元妃在端午前颁赏,宝玉将自己所得给黛玉,让她爱什么留下什么,黛玉又拒绝了。黛玉两次拒绝,拒绝北静王,拒绝元妃,在一般人是抗旨,可黛玉偏偏敢拒绝,可见,她的身份,应该比这两个人都高。所以,她应该是贵妃之上的人物。

「董鄂妃」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原型之谜

四、大观园众人制灯谜,每一个都预示着他们的命运,黛玉所做灯谜中,有这样一句“朝罢谁携两袖烟”,可见应该是皇上身边的人。

五、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黛玉所得签子上写着“莫怨东风当自嗟”,这句出自《明妃曲》,“东风”借指皇权。由此看来,她应该是皇上身边的妃子。

六、黛玉在诗社中取名潇湘妃子,可以说是有妃子命的。

七、黛玉所做《五美吟》均是妃子,而且和黛玉同病相怜。 以上七点,可以得出一条结论,黛玉命中是做妃子的,她的原型应该就是一个妃子,而且身份比元春这个贵妃还要高一个码。那么,她作为绛珠草,又该怎样解释呢?

依推断,黛玉应该是皇贵妃。我想,黛玉最有可能的原型是顺治皇帝的董鄂妃。我为什么要这么说,理由如下: 一、董鄂妃姓董鄂氏。董鄂在满语中的意思是水边的小草花。黛玉为绛珠仙草,乃一草本植物,在这一点上是有相似之处的。另外,我们将董鄂的董字分解一下。董字,就是千里草,而黛玉身为绛珠仙草,是从天上下凡来到人间的,这不就是一株草从千里之外来的吗? 二、故宫中,有一个殿名为“绛雪轩”,是当年顺治皇帝的书房,“绛雪轩”也是顺治御笔亲题的。而宝玉曾为自己的书房亲笔题“绛芸轩”,可见是仿照“绛雪轩”而来的。而且绛雪轩中种有海棠和竹子。所以我推断绛雪轩就是潇湘馆和怡红院的合体。

「董鄂妃」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原型之谜

也就是在这里,董鄂妃和顺治皇帝发生爱情,因此,我觉得黛玉的原型应该是董鄂妃。 三、董鄂妃自顺治十三年进宫,到顺治十七年病逝,四年间,有三年是在病中度过的。红楼梦中从元妃省亲之后开始正式地描写黛玉的病情。红楼梦中多次提到三春,三春,可以理解为三个春天。从元妃省亲开始算第一个春天,到第五十三回《蓉国府元宵开夜宴》为第二个春天,第七十五回《赏中秋新词得佳讥》已经是秋天了,过不了多久就是第三个春天。我想在《红楼梦》中黛玉也是病了三年,然后病逝的,和董鄂妃何其相似。 四、董鄂妃虽然是皇贵妃,得到了皇帝的全部宠爱。但是,她在宫里,人人都和她过不去,尤其是夹在孝庄皇太后和顺治帝的中间,更是过的不好。黛玉在贾府也算是一位姑娘,也有比较高的主人身份,可是很少有人喜欢她,而且王夫人是极其不喜欢她,也过得不愉快。

「董鄂妃」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原型之谜

两人之命,同病相怜。 综上所述,我的判断是:黛玉的原型正是董鄂妃。 有的人可能会问:董鄂妃和顺治是结了婚的,而且有了孩子,黛玉没有啊。其实,我认为,《红楼梦》是一本小说,小说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而《红楼梦》最大的特点就是:这本书是残缺的。我们为了推测结局,就不得不找出生活的原型。《红楼梦》采用的是影射的写法,我们不能死板地将一个人原封不动地套到小说中主人公的身上。二玉就是这样,我认为曹雪芹写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正是影射顺治和董鄂妃的与世俗不同、与封建礼教不合的爱情。曹雪芹意图通过整部《红楼梦》,影射当时的封建社会,当时的朝廷。

「董鄂妃」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原型之谜

「董鄂妃」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原型之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