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与伊拉克打了八年的“两伊战争”是怎样爆发的?

大正读经典

我是走进伊拉克我来回答:

领土争端

在两伊战争爆发前,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并且存在重要的领土争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地方是:伊拉克东南部的河流阿拉伯河和伊朗的胡齐斯坦省。 (阿拉伯河)

阿拉伯河是由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汇流而成,却经过伊拉克和伊朗两国而注入波斯湾,这条河是伊拉克进入波斯湾的唯一途径,但恰好与伊朗非常接近。

1937年,伊朗和伊拉克签署了一项条约,规定伊朗在使用阿拉伯河时支付给伊拉克的费用。但在萨达姆上任一年后,伊朗停止支付通行费。尽管萨达姆以武力相威胁,但由于当时伊拉克较弱,没有能力对伊朗发起战争,伊朗开始畅通无阻地使用水路。 (胡齐斯坦省)

另外一个领土争端就是位于伊朗的胡齐斯坦省,胡齐斯坦省居住着很多同伊拉克一样的阿拉伯人,而伊朗则都是波斯人,仅从这一点,伊拉克就认为胡齐斯坦省是伊拉克的一部分,称胡齐斯坦省在伊拉克殖民期间被划给伊朗。伊拉克鼓励居住在胡齐斯坦省的阿拉伯人反抗,而伊朗为了回应则支持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反抗伊拉克。一直持续到1975年,两个签署了阿尔及尔协议。但在萨达姆上任后,认为阿尔及尔协议是对伊拉克的羞辱,这项协议的不公平性也是萨达姆1980年入侵伊朗的主要理由。

伊朗革命

1979年,伊朗的沙阿被推翻,霍梅尼在伊朗建立了一个什叶派神权国家,霍梅尼主张在阿拉伯国家传播伊斯兰革命,而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什叶派的发源地伊拉克,这对身为逊尼派的萨达姆产生了严重的威胁,萨达姆认为,刚革命结束的伊朗根基未稳,又脱离了美国的支持,而伊拉克则处于非常强势的地位,萨达姆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萨达姆想一举拿下伊朗,却不料战争陷入僵局,持续了整整八年之久。


走进伊拉克

两伊战争开打于1980年9月,“大正”认为战争爆发的原因有三个,下面就具体解析一下:

(一)伊朗和伊拉克两国有边界领土争端。

伊朗和伊拉克两国都是位于中东地区,而且是邻国,两国有共同边界多达1200公里,长度约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自然边界线。为了解决领土争端问题,伊朗和伊拉克多年来争执不休。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的斡旋下,伊朗和伊拉克曾经达成解决边界争议领土的协议,但后来还是因为领土利益划分问题出了叉子,闹掰了。

(二)宗教问题。

伊朗和伊拉克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但伊朗90%以上的人都是伊斯兰教什叶派,也是中东什叶派穆斯林的大本营,而伊拉克虽然有60%的人也是伊斯兰教什叶派,但伊拉克统治阶级却是逊尼派,典型的少数派政权。

1979年,伊朗爆发了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原来的巴列维王朝统治,成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从国名字上看就知道,是一个宗教味道浓厚的国家。之后伊朗开始公开支持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穆斯林也进行“伊斯兰革命”,而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境内“少数派”反抗冲突,以至于两国关系迅速恶化,致使两国爆发全面战争。

(三)中东强人萨达姆的野心。

两伊战争爆发前一年,萨达姆刚当上伊拉克总统,权利达到巅峰,这个政变上台的中东强人,迫切希望发动一次战争,奠定自己在中东一代雄主的地位,而伊朗就成了最好战争对象,一旦萨达姆领导伊拉克军队打败伊朗,萨达姆就会毫无疑问的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萨达姆野心也促使这次战争的发生。

但事与愿违,两个野心勃勃的中东国家,战争打了八年之久,谁都没有占到便宜,反而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共计造成100多万人伤亡,数以千亿计美元的经济损失,伊拉克也因此欠下数百亿美元的战争外债。最终两国接受联合国598号决议,于1988年8月份实现全面停战。


大正看世界

从1980年9月爆发的两伊战争,主要原因是有以下四个方面。

两国边界问题,积怨已久

伊朗和伊拉克的边界问题一直长期,争执不休。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的调停下,伊朗和伊拉克达成了解决边界争端问题的协议。边界问题得到了暂时缓和。


伊朗,伊拉克相互在对方国家搞事情

1979年,伊朗爆发了,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成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朗政府建立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后,他们公开支持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教徒进行伊斯兰革命(伊拉克领导层是逊尼派,比如萨达姆)。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少数派闹事。两国关系迅速恶化。这属于宗教问题。


领导人野心勃勃

1980年9月,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废除1975年的协议。9月22日爆发了两伊战争。当时萨达姆野心勃勃,想要在伊斯兰世界获得最大话语权。伊朗霍梅尼政府也想着提升自身地位。

美苏添油加醋

伊拉克财大气粗,向美苏买武器。美苏本就想在中东这块肥肉上盖上自己的戳,自然乐意提供武器。况且这渔翁得利的事情,不干白不干。

文/红雨说历史


红雨说历史

【两伊战争】

1、民族差异。伊拉克是阿拉伯国家,主体民族是阿拉伯人,其他还有库尔德人。伊朗是波斯人为主个国家,其次是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俾路支人等民族,还有少量的阿拉伯人,比如临近西部边界的胡齐斯坦省。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是中东四大古老民族之二(还有突厥人和库尔德人),不同之处在于,波斯人就伊朗这么一个国家、力量相对集中,阿拉伯人有一堆国家、内部容易不团结。

【中东民族分布】

2、宗教派别。两伊都是伊斯兰国家,区别在于教派不同,伊朗是什叶派国家,伊拉克是逊尼派国家(国内什叶派人口占多数但是没掌权)。教派冲突有多严重呢?大家可以参考欧洲历史上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间的宗教战争。虽然都信仰共同的一个神,但是都认为对方派别是异端。

【逊尼派和什叶派分布】

3、领土纠纷。领土野心一般是随着国力的增强而同步膨胀,历史问题说不清楚或者划分不满意都是借口。这块主要一条是阿拉伯河划界的问题,历史可以上溯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再往早说(地理问题),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本来是两条河,沧海桑田就有了两河汇流的阿拉伯河,进而形成边界问题。

4、资源争夺。接着说阿拉伯河,除了航道问题,还有水资源问题,这个在干旱的中东地区是战略资源,没有两河,就没有阿拉伯的“塞上江南”——美索不达米亚。水资源对生存极端重要,对经济发展极端重要的另一种资源——石油,就大量分布在两伊边界附近,油田能转换成多少美元就不多说了。

【中东石油分布】

综上,已经有足够多的理由开战了,两国都有恢复历史大国的梦想,都是政治强人执政,再加上美国这样的域外强国的干预,终于爆发了中东地区旷日持久的一场“高科技的低水平战争”。


吴下阿蒙毋忘在莒

伊朗和伊拉克打了八年的‘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是由领土争端引起的。

伊朗和伊拉克的领土争端问题历史悠久,从古老的奥斯曼帝国开始便一直存在。而这两个国家领土争端的核心是位于两国边境的阿拉伯河的划界问题和波斯湾大布通岛和小布通岛等岛屿的归属问题。其中,阿拉伯河的划界决定了哪个国家对河流拥有控制权,波斯湾岛屿的归属则影响着两国对波斯湾的控制力。



另外,伊朗和伊拉克的宗教冲突与民族矛盾也影响着两国的关系。在中亚地区,由于宗教问题引起的战争从古至今数不胜数。伊朗是典型的什叶派国家,而伊拉克则是逊尼派掌权,这两个国家在宗教的层面一直视对方为眼中钉。



在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伊拉克想趁伊朗国内局势不稳定,发动突然袭击,想用闪电战的方式快速取得战争的胜利。结果由于战备没做好,把一场闪电战变成了持久战,最终弄了个两败俱伤。


新论

伊朗亲美巴列维政权被霍梅尼推翻,而霍梅尼反美,将美国势力赶出,巴列维流亡美国,美国因为石油等等利益,非常希望重返中东,于是支持伊拉克和沙特,伊拉克出口石油唯一的港口却在伊朗境内,前伊朗政府关系还过得去,甚至称兄道弟,这个霍梅尼曾流亡伊拉克,但被萨达姆驱逐出境,怀恨在心,这时得了政权,想将伊斯兰教向中东渗透,还利用港口为难一下伊拉克,萨达姆也不是好惹的,你霍梅尼曾流亡伊拉克还煽动什叶派叛乱,现在你刚上台政权不稳,趁机教训一下你霍梅尼,顺便把边界问题也给解决了,伊拉克既买苏联武器又买美国武器,雄得很,再一个美国向来喜欢挑拨,支持伊拉克打伊朗,卖军火赚钱,何乐而不为,没想到伊朗如此了得,(因为反美,苏联一定会拉的,冷战时代都这样)双方平手,打了将近八年,其实这时的伊拉克已欠外债300亿,只好和谈,但港口问题仍然没得到解决,因此才有后来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的举动,港口问题就解决了(当然也有欠科威特百多亿不想还等等的原因),然而又损害了美国在科威的利益。


学习冇止境1

伊朗与伊拉克作为邻国,两国之间素来就有领土、宗教与民族三大矛盾。

伊朗于1979年2月发生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建立政教合一国家。曾经流亡在伊拉克的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对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也有较大影响力,伊拉克也是什叶派的发源地,开始鼓动伊拉克发动伊斯兰革命,号召推翻萨达姆。

此外,双方还有阿拉伯民族与波斯民族的传统矛盾,还互相支持对方的库尔德民族闹独立等问题。

于是1980年9月22日,萨达姆便以“抵御伊斯兰革命”为借口,对伊朗发动了战争,结果一打就是八年。


萨达姆发动“两伊战争”与入侵科威特,其实核心问题是与伊拉克出海口有关系。

两伊边界长1200多千米,领土争端是两国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两伊战争爆发前,阿拉伯河界线问题

就已是双方的矛盾焦点。

阿拉伯河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境内汇合而成,下游约100千米长的一段为伊朗伊拉克两国界河。

伊拉克在奥斯曼土耳其统治时代,与波斯王国的划界是在波斯一侧的浅滩处,也即奥斯曼帝国掌握了河面的大部。后来脱离奥斯曼帝国的伊拉克在1937年与伊朗重新划界,国界画到了河面上主要航线的中间位置,也就是两国各分一半。

但伊拉克其实对此不满意,两国持续在划界问题上有争端。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总统的斡旋之下,双方签订了阿尔及尔协议,协议正式将国界确定为阿拉伯河的中央。

1979年9月,萨达姆正式取代无实权的前总统贝克尔成为伊拉克总统。而此时伊朗才建立新政权,在内部进行了一次大清洗,立足不稳,又对萨达姆抱有敌意。在此之时,萨达姆当然想趁机再解决划界问题。

阿拉伯河是伊拉克唯一进出波斯湾的出海通道,对伊拉克十分重要,伊拉克认为要将阿拉伯河水道与伊朗平分是对伊拉克大大不利。的确,会导致运油船从阿拉伯河进出伊拉克的巴士拉港不方便。萨达姆更认为阿尔及尔条约为不平等条约,并于开战前的9月17日撕毁条约。


建章看世界

很高兴为你解答!准确的说,“两伊战争”打了7年11个月,这场战争是上世纪持续最久、影响力最大的战争之一。伊朗和伊拉克几乎是拿出了家底要将对方置之死地。双方是因为什么原因,如此憎恶对方?我们可以一起来捋一捋。



民族矛盾

伊朗和伊拉克的矛盾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得矛盾。伊朗的主要民族是波斯人加上少量的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伊拉克的民族构成主体是阿拉伯人加上少量的波斯人和库尔德人。这样,民族矛盾基础就形成了。我们都知道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因为历史因素,双方一直都不待见对方。伊朗和伊拉克整天扶持对方的少数民族造反,虽然双方一直没有撕破脸,但是背地里却都想搞乱对方。



宗教矛盾

伊朗是一个什叶派为主体的什叶派国家,而伊拉克是一个什叶派为主体的逊尼派国家。1979年伊朗前宗教霍梅尼发动“伊斯兰革命”上台后,建立了什叶派政权,相比在伊拉克什叶派一直在国家事务中没有太大影响力,在霍梅尼的号召下(霍梅尼流亡过伊拉克,在伊什叶派中威望很高),在伊什叶派开始爆发示威活动,开始争取政治地位。



领土矛盾



天时地利人和

虽然说“两伊”在民族、宗教和领土方面有很多矛盾,但是由于双方的实力不相上下,上诉矛盾一直都没有被激化,而是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但是,随着伊朗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让萨达姆终于下定决心打破这种平衡。

第一,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新生政权处于不稳定状态,这时候是发动袭击的最好时机;

第二,伊朗和美国爆发“人质事件”,和美国彻底交恶,伊朗失去了最大的外援;

第三,苏联、沙特和科威特的支持。伊拉克当时和苏联的关系非常好,伊朗失去了美国的支持,伊拉克有超级大国撑腰,胜率非常大。加上,中东兄弟国家的支持,使得萨达姆信心满满。



就这样,在各种因素共同的作用下,伊朗和伊拉克的微妙平衡被打破,以伊拉克出兵进攻伊朗为标志,拉开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


铁腕时局

两伊战争爆发的主因是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成为伊拉克的最大威胁,萨达姆意欲通过打击伊朗来建立地区性霸权。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以什叶派为主导的伊朗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在中东大肆推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扩张什叶派影响力,这让萨达姆的伊拉克如坐针毡。伊拉克虽然是什叶派占多数,但当时在伊拉克掌握大权的却是以萨达姆家族为首的什叶派。当时的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曾公然号召伊拉克的什叶派推翻萨达姆政权,危及到萨达姆的统治。

萨达姆刚在1979年6月通过政变夺取了伊拉克最高领导权,国内统治根基未稳,亟需稳固政权。况且,萨达姆当时有谋求海湾地区霸权之野心,可以通过打击新成立的伊朗伊斯兰政权,占领阿拉伯河下游地区,在海湾地区立威称霸。是故,当时有“中东雄狮”之称的萨达姆便故意挑起并升级与伊朗的边界争端,磨刀霍霍向伊朗。边界争端成为两伊战争的导火索。

伊拉克与伊朗在阿拉伯河边界的领土争端由来已久,可追溯至1847年。1975年的《阿尔及尔协议》将两伊国界确定为阿拉伯河中央。但是,伊拉克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阿拉伯河是伊拉克进出波斯湾的唯一出海通道,如若平分阿拉伯河领土,伊拉克将无法自由出入波斯湾,这对想在波斯湾地区的称霸的萨达姆是不可容忍的。于是,在两伊战争爆发前夕,萨达姆撕毁了《阿尔及尔协议》。

萨达姆低估了伊朗的实力,本想速战速决,却没想到陷入了长达八年的持久战和消耗战,并且在其间伊朗曾一度转守为攻,打入伊拉克领土。1988年7月,两伊战争结束,双方都没有占到对方多少便宜,阿拉伯河分界依然悬而未决。1990年,称霸心切的萨达姆下令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伊朗趁机逼迫伊拉克承认伊朗对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权。


睿恪煦

两伊战争,爆发于1980年9月,结束于1988年8月,8年的两伊战争,让两个富的流油的国家,打得只剩下一身的债务,伊拉克外债800亿美元,伊朗外债450亿美元,两国军费开支和战后重建达6000亿美元,伊拉克战死18万,伊朗战死35万,加上平民两国死亡人数在100万,仅德黑兰寡妇就达20万。


两伊战争,说到底就是伊拉克萨达姆一手造成的。圣经上说,上帝要让谁灭亡,必先让其先疯狂。

这个战争狂人,以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南部阿拉伯河边境地带的领土争端为借口,在1980年9月22日,打着抵御"伊斯兰军"的幌子,悍然对邻国伊朗发动了军事进攻,结果是伊拉克军队势如破竹,攻下了阿拉伯河下游的大片土地,直到1981年9月,缓过神来的伊朗大举反攻,夺下了南部重镇霍拉姆沙赫尔。

1982年6月10日,伊拉克认栽,单方面撤出了全部军队,提出全面停火,并承诺遵守1957年《阿尔及尔协议》,但是伊朗却打的停不下来,在1982年7月13日,调集了12万军队,发动了第一次巴士拉战役,把一场现代化的军事武装战争,打成了中世纪风格的拉锯战。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表决通过的598号,在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同意后,8月20日,两伊才实现了全面停火,边界也恢复到了战前。

独裁者萨达姆,唯一的收获就是把战前的24万军队,打到了战后的120万大军,打成了自己认为的世界军事强国,终于在1990年8月2日早上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占领了给他借钱的科威特,企图变成为他的第十九个省,被美国修理的鼻青脸肿,最后上了绞刑架,用几百万人的生命,换来了个如此下场。

当然了,伊拉克的什叶派占总人口的60%,伊朗的什叶派占主流,宗教领袖霍梅尼的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也让逊尼派的萨达姆对政教合一的伊朗恨之入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