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石鼓区青山街社区试点社区“大城管”卓有成效

近期,每天早晨8点,在青山街社区可以看到一群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劝导门店经营户进店经营。半个多月以来,效果已经初步显现。“最近青山街看起来好像宽敞了。”家住青山街4号的毛阿姨跟楼下早餐店老板感叹。

衡阳石鼓区青山街社区试点社区“大城管”卓有成效

青山街社区位于衡阳市老城区,受困于老城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员构成复杂,流动人口多等不利因素,社区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居民多有怨言,是街道城市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区域。4月份,青山街道率先在青山街社区推行社区“大城管”试点,迈出了社区“大城管”建设的第一步。

全民动员,合力共建

青山街社区准确把握到城市管理工作的精髓,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角度出发,通过座谈会,党员大会,走访社区居民代表,广泛发动群众力量,构建人人参与齐抓共管格局。4月2日,由社区居民组成社区志愿者巡逻劝导队正式上路执勤,在高峰时段巡逻2个小时。巡逻队员通过劝导、帮助整理等方式,有效劝阻了门店外摆。居民看到街道宽敞了,出行方便了,纷纷主动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以前在社区没有多大发言权,说话都不敢高声,现在我们参加巡逻劝导,我们都觉得自己的地位提高了。”义务巡逻队员已经由最初的3人,增加到现在的13人。

衡阳石鼓区青山街社区试点社区“大城管”卓有成效

人性破题,改堵为疏

老城区摆摊设点的多是城市弱势群体,他们对城市环境优化有着深情的向往,但又迫于生计游走在违反城市管理条例的边缘。青山街10号巷子口卖油条的摊点,摊主是一对中年夫妇,夫妻二人每天起早贪黑经营,靠微薄的收入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提起城市管理执法他们也颇为无奈。志愿者在巡查到他们那里的时候主动改变了方法,不再是之前驱赶,而是提醒一声:“师傅,请你把车子往巷子里面多摆一点,再靠墙根一点,请将周围白色垃圾捡一下”。夫妻二人之前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暖心的话,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主动把摊点摆的更靠里了。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和农村进城销售农产品的婆婆主动打招呼,嘘寒问暖,人性劝导等。通过人性化的整治,改堵为疏,有效的降低了整治工作难度,得到了群众尤其是临街店铺的大力支持。半个多月以来,没有出现因门店整治而发生的矛盾纠纷。

衡阳石鼓区青山街社区试点社区“大城管”卓有成效

部门联动,勠力同心

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仅靠居民劝导和群众自觉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在居民自治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城管部门的严格执法和强力保障。青山街道明确城管队员下沉到社区,城管队员和社区巡逻队员一起上路劝导巡查,志愿者和城管队员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步将采用“劝导—执法--再劝导—再执法”的方式,使城市管理标准深入人心,最终使门店和居民养成习惯,达到“人人参与城管、城管惠及群众”的理想效果。

衡阳石鼓区青山街社区试点社区“大城管”卓有成效

务实作风,长效坚持

门店外摆问题的彻底解决最终还是要门店经营者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从业习惯。此次青山街社区自行探索“大城管”新模式,每天由社区工作人员带领志愿巡逻队员上街劝导,对工作人员实行排班签到,用制度来倒逼工作下沉,用对自身的严格约束来践行“谋事要实”的党性承诺,把作风务实真正的落到了实处。城管队员不顾晚上值班的辛劳,每天清早准时出现在街面上,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不停的做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不断感染着周围的居民,提醒居民“城市管理靠大家”。

衡阳石鼓区青山街社区试点社区“大城管”卓有成效

“社区城管不搞好,城管队员和志愿者不撤”,这是社区班子成员在社区党员大会上对大家的承诺。自开展“大城管”试点以来,街道、社区、城管、居民志愿者,每天风雨无阻,用实际行动,帮助社区居民和门店养成良好经营习惯。目前虽然工作试点初见成效,但是离习惯的养成还有很大差距,社区“大城管”模式将长期坚持下去。供稿:苏醒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