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戰前,蔣介石1天3次召見師長,此戰改變了西方對中國軍隊的偏見

自1941年,日本偷襲了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為了“大東亞共榮圈”的計劃,日軍迅速出兵佔領南太平洋的美英駐地,向緬甸進攻。

開戰前,蔣介石1天3次召見師長,此戰改變了西方對中國軍隊的偏見

身為中國戰區總司令的蔣介石,也下令出兵遠征緬甸,但英軍自視甚高,瞎指揮部署,令蔣很是生氣。英國方面傲慢地拒絕了蔣介石關於派兵入緬的建議,蔣介石大為光火,本來的計劃三個軍進緬,最後命令第5軍和第6軍主力暫不入緬

1942年1月日軍攻佔仰光,仰光的失守,令驕傲的英軍向遠征軍求救援,2月16日,蔣介石命令優先運送第5軍入緬。中國遠征軍終於開赴緬甸,但此時已經失了先機。

開戰前,蔣介石1天3次召見師長,此戰改變了西方對中國軍隊的偏見

蔣介石的計劃是以200師不惜代價死守同古爭取時間,掩護遠征軍主力向同古一帶集結,1942年3月19日,在200師師長戴安瀾領導下,發動了同古戰役。200師,是第五軍額強力部隊,這支部隊在崑崙關一役中,大獲全勝、聲威大震。

開戰前,蔣介石1天3次召見師長,此戰改變了西方對中國軍隊的偏見

在戰鬥開始前,蔣介石很是看好師長戴安瀾和這支王牌軍隊。入緬抗戰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到境外幫助友軍作戰,當時的國民政府十分重視。

1942年3月3日,蔣介石親自飛往緬甸,在臘戍召見了戴安瀾,上午召見了戴安瀾聊了很久,下午覺得不夠,又召集戴安瀾及軍官,部署戰事,在夜裡十一點,蔣介石還是覺得不放心,又招來戴安瀾,叮囑他做好戰事準備,“作戰之前必須小心謹慎周到,對地形、敵情詳細研究,與友軍及民眾保持聯絡,決定作戰以後,則應期必勝;否則縱全部犧牲,亦所不惜,以保我國軍之信譽及對外之信仰”

開戰前,蔣介石1天3次召見師長,此戰改變了西方對中國軍隊的偏見

戴安瀾在日記中寫道“餘今日被召見三次,可為人身異數……”蔣介石1天3次召見師長,這在歷史上還數首次。

然而,緬甸的熱帶雨林氣候,蚊蟲遍地,自然環境極為惡劣,第五軍軍長杜聿明在文章中寫道,緬甸的原始森林裡“有不可勝數的螞蟻螞蝗足以殺人。眼看著成千累萬的將士,因為飢餓的掙扎,惡虐的傳染,螞蝗的吮血,更有蠅蚋螞蟻的攢集咕嘬,使英勇的將士束手無策。甚至一經倒地,在幾小時以內,受到這些小昆蟲的吮吸就會變成枯骨。此種殘酷的情景,簡直無法形容”。

開戰前,蔣介石1天3次召見師長,此戰改變了西方對中國軍隊的偏見

即使自然環境惡劣,戴安瀾在做好嗎作戰計劃後,帶著200師,迅速趕往同古。而此時的同古,因英軍懈怠,無力抵抗,已形成三面受敵的局勢。而第五軍大部隊增員情況未知,200師只能選擇背水一戰,。

在19日清晨,日軍搜索部隊靠近,戴安瀾立即下令埋伏在此的200師按計劃引爆大橋,兩翼部隊用機槍掃射,3個多小時的激戰,不僅打退了地敵軍的進攻,還在一名少尉屍體上。獲得了敵軍重要作戰情報。

開戰前,蔣介石1天3次召見師長,此戰改變了西方對中國軍隊的偏見

這一戰,不僅打出了遠征軍的風采,也令英軍也豎起拇指

1942年3月21日的《泰晤士報》上報道了這場戰爭,報紙對中國軍隊的英勇表現進行了肯定,認為中國軍隊在保衛緬甸北部這一重要任務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而日軍也抓狂了,在增加兵力仍攻不下同古的時候,選擇將士兵喬莊成百姓,將武器彈藥放在牛車上,企圖瞞天過海。然而戴安瀾一眼就識破了,迅速出擊,拿下這批日軍和彈藥。

開戰前,蔣介石1天3次召見師長,此戰改變了西方對中國軍隊的偏見

而後,日軍更是想出了惡毒的計謀,讓被俘虜的中國士兵走在前面,當做肉盾,以此前進。戴安瀾大喝一聲:“是中國人的就趴下!”瞬間走在前面的中國人全趴下了,暴露的日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日軍被攔截於此,對於整個東亞戰場局面的不利,令日軍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同古,於是增員4倍兵力,準備殊死一戰。戴安瀾和200師,面對四倍於自己軍的敵人,也做好了犧牲的準備,給妻子交代好了後事,“餘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計未定,與後方聯絡過遠,敵人行動又快,現在孤軍奮鬥,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你們母子今後生活,當更痛苦。但東、靖、籬、澄四兒俱極聰俊,將來必有大成。你只得苦幾年,即可有福,自有出頭之日矣,勿望以我為念。我要部署殺敵,時間太忙,望你自重!並愛護諸兒,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聞……”

開戰前,蔣介石1天3次召見師長,此戰改變了西方對中國軍隊的偏見

戴安瀾奮不顧身的拿起機槍,也令士兵受到鼓舞,視死如歸,與日寇拼死搏鬥,正好此時援軍到來,日軍暫退攻勢。

軍長杜聿明考慮整體大局,堅決下令戴安瀾放棄陣地,戴安瀾帶領200師從同古撤退,和敵人玩了個“空城計”:大部隊先撤退,留小部隊對敵佯攻;撤退後,仍留少數部隊牽制敵人。第二天拂曉,全師平安撤退至葉達西。當日本步兵湧進城內時,才發現是一座空城。

開戰前,蔣介石1天3次召見師長,此戰改變了西方對中國軍隊的偏見

歷時12天的同古大戰終於以中國軍隊主動撤退而告結束。日本人佔領一座空城,中國軍則退守100英里外的彬文那。

同古保衛戰是緬甸防禦戰期間作戰規模最大、堅守時間最長、殲滅敵人最多的一次戰鬥。而且在仰光失陷的不利形勢下,同兵力、裝備都佔優勢,並擁有制空權的敵軍苦戰12天,殲敵5000餘人,掩護了英軍撤退,為遠征軍的後續部隊贏得了時間,最後第200師全師安全轉移,不能不說是很大的勝利。

開戰前,蔣介石1天3次召見師長,此戰改變了西方對中國軍隊的偏見

同古戰役在軍事史上的意義幾乎等於零,但在認識論上的價值卻意外地獲得一個高分。矯正了西方人對中國軍隊的歧視和偏見。

史迪威:“近代立功異域,揚大漢之聲威者殆以戴安瀾將軍為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