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周星驰、李连杰被“团灭”,这一年香港电影发生了什么

我们知道,整个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票房榜单,基本被成龙、周星驰和周润发三人统治,从1990年到1999年的10个香港年度票房冠军中,周星驰独占5个,成龙占了3个,周润发1个,而“双周一成”唯一丢掉的冠军发生在1998年。

成龙、周星驰、李连杰被“团灭”,这一年香港电影发生了什么

这一年是香港电影由盛转衰的关键年份,也正是在这一年,连续获得三年票房冠军的成龙,尽管推出了质量上佳的《我是谁》,但仍然丢掉了年度冠军,周星驰则继续《算死草》的衰颓趋势,《行运一条龙》只收获了2000多万票房,排在年度第三,李连杰最后一部港产电影《杀手之王》,仅获得1000万港元,如果不是这一年香港票房非常低迷,这个成绩恐怕都排不进年度前十。

成龙、周星驰、李连杰被“团灭”,这一年香港电影发生了什么

前两年在香港影坛引起轰动的“古惑仔”电影,在1998年也开始走向没落,除《龙争虎斗》勉强进入年度十强外,番外篇《洪兴十三妹》,周边产品《少年激斗篇》皆遭遇票房失利。

这一年的票房冠军影片是《风云雄霸天下》,这部主打电脑特效的武侠大作,“团灭”了成龙、周星驰和李连杰等票房明星的电影,影片将现代电脑特效与古典武侠相结合,制作出如同漫画的超现实武侠世界,本片的成功,曾引起一时风潮,《蜀山传》《华英雄》《决战紫禁之巅》等类似作品相继出现,但由于票房不稳定,这股电脑特效武侠风,历时很短,也并没有挽回香港电影的颓势。

成龙、周星驰、李连杰被“团灭”,这一年香港电影发生了什么

1998年,杜琪峰领导的银河映像电影开始从边缘进入主流,《暗花》《非常突然》《真心英雄》受到影迷和媒体高度肯定的同时,在票房上也开始有所斩获,其中《暗花》票房将近1000万,是这一年银河映像出品的最卖座影片,梁朝伟、黎明等一线巨星也开始在银河映像作品中挥洒演技。1998年也是银河映像最后一个“暗黑年”,之后,这个公司的作品变得越来越光明,越来越商业,后面的《暗战》《孤男寡女》《钟无艳》等明亮作品都成为银河映像的大卖电影。

成龙、周星驰、李连杰被“团灭”,这一年香港电影发生了什么

最后来看看,这一年还出了哪些优秀的不知名电影。

刘德华和梁咏琪主演的《龙在江湖》排在了这一年的票房第四,这也算是一部“古惑仔”跟风作品,但导演王晶本片中,多了几分对江湖的思考,这也是王晶导演生涯少有的一部严肃电影。1998年犯罪片中,值得一提的还有《濠江风云》和《野兽刑警》,其中后者在次年获得金像奖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香港电影人拍警匪题材时,开始更多地关注片中角色的个性和命运。

成龙、周星驰、李连杰被“团灭”,这一年香港电影发生了什么

这一年还有几部值得一提的大制作大场面的作品,《紫雨风暴》《幻影特攻》《极度重犯》都是这样的大手笔电影,其中以《紫雨风暴》格局最大,导演陈德森拍出了港片中少有的气势。爱情文艺片方面,《玻璃之城》和《安娜玛德莲娜》都属于高口碑高票房的作品,比较可惜的是,袁咏仪的《我爱你》遭到票房惨败,巨星之路从此受阻。

“不可描述题材”的港片,在这一年回光返照,产量不小,其中以“紫霞仙子”朱茵的“下水”作品最受关注,本片还杀进了年度票房十强,其他同类型作品大多不值一提,感兴趣的老司机可以关注本文下面的留言板,或许会有热心影迷贴出1998年“不可描述作品一览表”。

成龙、周星驰、李连杰被“团灭”,这一年香港电影发生了什么

总之,香港电影从这一年开始进入到漫长的衰退期,之后的香港电影,再未出现像“周星驰热”、“成龙热”、“武侠片热”、“古惑仔热”等现象级事件,这20年间,偶有像《少林足球》《无间道》这样的港片佳作问世,但基本都是单一案例,随着香港电影人的纷纷北上,香港电影也渐渐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