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玩」一首經典英語童謠,搞定孩子的英語啟蒙

童謠,是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千百年來無數的媽媽溫柔地抱著自己的孩子,哼唱著或溫柔或詼諧的童謠;在花園,在街頭,在教室,無數的兒童一邊唱著童謠,一邊和小朋友遊戲。

由於童謠易學易記,很多媽媽教孩子中文,都是從朗朗上口的中文童謠開始的。其實,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藉助英語童謠,作用也是一樣的。

每週「玩」一首經典英語童謠,搞定孩子的英語啟蒙

童謠與語言學習

童謠有韻律感、節奏感強,循環反覆的特徵,這三大特徵是培養兒童早期語言能力的關鍵。

一、音韻與語言學習

一種語言可以沒有文字,但一定會有韻律—— Rhyme(音韻)和 rhythm(律動)。自 80 年代起,就有學者認為,對音韻的識別與練習,有助於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Rhyme 可以翻譯成「音韻」,但和我們漢語中的「押韻」有所不同。在漢語中,聲母后的元素即為韻,所以,「(好不) 好,(忘不) 了,(在心頭縈) 繞」,一般就認為是押上韻了。在以多音節為主的英語中,Rhyme 是一個輔音和一個元音的組合,是一個獨立的音節。比如下面這首童謠,劃線部分即為 Rhyme。

Kind Hearts,
Kind hearts are the gardens,
Kind thoughts are the roots,
Kind words are the blossoms,
Kind deeds are the fruits;
Love is the sweet sunshine
That warms into life,
For only in darkness
Grow hatred and strife.

在反覆吟唱的過程中,兒童有大量的機會練習、識別、區分不同或類似的語音模式,從而體會到音韻的變化,提高處理語音單元的能力。英國的小學特別重視韻詞的學習,通過學習韻文、童謠、詩歌,來培養並提高兒童的拼讀能力和閱讀能力。

二、律動與語言學習

同音樂一樣,語言也有律動,即節奏。律動是一詞之間的輕重,是一句之間的停頓起落,也可以是段落篇章間的長短繁簡。以句子為例,起伏停頓,輕重緩急,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涵義,產生不同的節奏,相聲中的「說話大喘氣兒,意思大變樣」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另外,研究人員還在學生的頭部裝上測量腦電波的儀器,來定位他們對聲音的反應。研究人員發現,節奏感最好的學生,其大腦神經對聲音的反應也最佳。人們在用語言進行交流的時候,對聲音敏銳度較高的人,搜尋大腦資料庫的速度也較快,因而可以更快地理解對方談話的內容。同樣,在閱讀時大腦搜尋、記憶的速度也較快,所以理解字詞和文本的能力也更好。

負責這項研究的 Nina Kraus(尼娜·勞克斯)還進一步說明,在課堂上,可能存在許多的噪音,比如教室外的吵鬧聲、同學們搖動桌椅發出的聲音等,這些噪音會影響學生的專注力;但對聲音敏銳度較高的學生卻能在吵鬧的環境中,清楚地聽到並聽懂老師在講什麼。

三、反覆練習與語言學習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其實意思都是一樣的,都是說掌握一項技能需要重複、重複、再重複。

當代的神經科學家對「學習」的解釋是:學習一項新的技能的過程,其實就是我們的大腦「搭橋」的過程。我們站在已知的這一端,眺望雲山霧海里的未知,中間隔著深谷。通過練習,在今天的基礎上往未知的方向放幾塊磚石;又或者是在未知與已知之間掛上一條細繩,反覆來回,直到磚石壘成可馳馬可跑車的大道,細繩變作鐵鎖橋。孩子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這樣。

在很多人看來,「反覆練習」等同於「枯燥」,非也。「阿寶背書,心不在焉」式的重複,效果並不好。

反覆練習要有的放矢,也要有趣,才會有效果。那麼,就孩子學習語言來說,什麼樣的內容有音韻、有律動、循環反覆而又不枯燥呢?聰明的你,一定想到了!那就是是童謠和詩歌!

所以,在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時候,可以從最簡單的童謠開始,再慢慢過渡到詩歌。就詩歌來說,不要限定於經典古詩,而是要選擇適合兒童心理的有趣的詩歌。

每週「玩」一首經典英語童謠,搞定孩子的英語啟蒙

怎麼玩轉英語童謠?

一、關於「integration(融入)」的教育理念

所謂「融入」式學習,其實就是把語言學習融入在各種活動中,把各種知識和能力的培養融入在語言學習的不同階段。因為,學習的本質不是獲取孤立零星的概念或者數據,而是建立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繫,通過已知走進未知。就像科學家、探險家、教育家 Alexander von Humboldt(亞歷山大·馮·洪堡)早在 18 世紀所提出的:自然界的萬物是「interconnected(相互聯繫)」的,學習也是如此。

不論是英國現代小學教育一貫的「cross-curriculum learning(跨學科學習的模式)」,還是芬蘭最新的「全情景」的教育改革,所重視和實踐的都是如何培養兒童的這種「聯繫」的能力。 把教育轉型為學習,把主人的地位還給學習者(兒童),拆除學科之間人為的藩籬,圍繞一個點、一個主題,開放學習的路徑,實現更多的可能。

所以,學習一首童謠,不僅要看,要念,要唱,更要去「

」,做手工,做實驗,問問題,有觀察……這樣,孩子才會更有收穫。

二、學習英語童謠的關鍵——玩

英語童謠是一座寶山,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過寶山而不空手呢?

沒錯,那就是——兒!

學習(英語)並一定要在光鮮亮麗、氛圍十足的早教中心,也不一定要正襟危坐,手放在背後排排坐;而是可以依偎在親人的懷抱裡,躺在草地上,靠在沙發上,手拉手,大聲地念,高聲地唱,用力地跺腳,或輕輕地撓癢癢。

我一直對坊間流行的所謂「磨耳朵」的說法有所保留,因為這種說法的潛在理念是把兒童的學習設為一種被動的、單一的、重複的活動。反覆地聽音、辨音固然有道理,但主動地、積極地通過活動(玩) 來讓兒童注意到這些微妙之處豈不是更好?畢竟,兒童才是學習的主體,他們不是一個空洞的接收器,他們是有思想有個性的人。

童謠可以念,可以背,可以唱,可以演,也可以和其他學習形式相結合,比如畫畫,做手工,做園藝。兒童可以自言自語、自得其樂,也可以和家長一起遊戲或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下面以《Five Little Monkeys(五隻小猴子)》中的一小節為例,看看怎樣來玩轉童謠。

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One fell off and bumped his head.
Mummy phoned the doctor and the doctor said,
No mor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另外,也可以分角色扮演,家長扮演猴媽媽,孩子們扮演小猴子。如果是以認字為目的,家長可以把童謠打印出來,貼貼剪剪,設置一些填空、排序、改錯的練習。當然,如果有繪畫天賦,也可以讓孩子畫一畫自己心目中的調皮的小猴子。

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孩子有充分的機會去注意到語音、語義的特點,練習聽力和發音,以及把童謠的內容和自己的生活聯繫起來。英語學習的關鍵,在於學習的內容要和兒童的生活緊密相關,從兒童的興趣出發,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動機,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並樂於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實踐。

三、童謠是孩子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橋樑

兒童好奇心強,喜歡探索,而貼近兒童生活的童謠是一個不錯的起點,設置好相關的活動,就能使童謠真正成為了兒童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一座橋樑,兒童通過這座橋樑來認識自我、他人和環境。這樣,對英語童謠的學習就超越了語言的範圍,而真正成為兒童探索世界的推動器。

我們可以嘗試讓童謠的學習與兒童發展的各種能力聯繫起來,兒童所體驗到的不僅僅是對英語這種語言的學習,更是包涵了對歷史、藝術、跨文化、科學的學習,以及對人際交往、自理能力、動手能力等的培養。

四、每週玩轉一首英語童謠

一年有 52 個周,讓我們每週都來「玩透」一首經典有趣的英語童謠,圍繞這首童謠來開展活動,建立一種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的意識,嘗試循序漸進的、有創意、有互動的陪伴。具體可參考下圖。

每週「玩」一首經典英語童謠,搞定孩子的英語啟蒙

其實對於家長來說,在陪伴孩子的同時,我們也重新「經歷」了一次童年,再次重溫了童年的美好。所以,請不要擔心你的發音不標準,因為你會發現,你和孩子所收穫的以及所感受到的愉悅,遠遠大於一張金光閃閃證書或一個很高的分數。

另外,可以以下面表格的形式記錄每首童謠的學習過程,53 周之後,你會發現孩子的成長遠遠超乎你想像,你會看到所有的付出都在閃閃發光。

每週「玩」一首經典英語童謠,搞定孩子的英語啟蒙

「玩轉英語童謠」的個性記錄表格

英語啟蒙難嗎?不難,就像英語說的:

As simple as ABC,as easy as 1,2,3!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和孩子一起,從一首首英語童謠出發,去往更廣闊的未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