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硬仗 破難題 探新路——深圳探索創新物流降本增效紀實

據悉,自2016年開展物流降本增效專項行動以來,深圳市按照國務院和國家發改委的部署,在推進物流降成本、深化物流領域體制改革、優化物流資源配置、佈局完善物流樞紐等方面敢打硬仗,勇闖新路,成效顯著,探索形成了物流降本增效的“深圳經驗”。

促進物流降成本

提升服務上水平

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降本增效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和目標之一,深圳在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上下功夫,促進物流降成本。

設立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2006年以來,深圳僅物流子項累計資助重點物流企業超800家次,物博會參展商3500多家次,共發放資金約9億元。2017年對《深圳市現代物流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新增了純電動物流配送車輛運營、智能快件箱、郵輪運營等等資助項目,調整了深圳市重點物流企業貼息資助標準、水水中轉資助方式,資金總規模由2億元調整為9.55億元。目前,該辦法已經深圳市政府同意,正按流程印發實施。

推進高速公路免費,為企業降低經營成本。繼政府回購梅觀高速實行免費通行後,進一步推進市域內高速公路免費。2016年2月起,龍大(深圳段)、南光、鹽排、鹽壩高速正式免費通行,有效降低了物流企業通行成本。之後,簽訂了《收回深圳市東部過境高速公路項目特許經營權協議》,完成了政府收回清平二期特許經營權談判、制定了廣深沿江高速深圳段貨運補貼方案。如按照梅觀高速日通行量平均7.5萬量,5條高速公路計算,每日可以為全部貨運車輛節省約300萬元。

簡政放權減輕企業負擔。組織企業開展《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規定》宣貫培訓活動,對現有道路運輸車輛綜合性能檢測機構系統進行升級改造。自2016年3月起,依法取消道路運輸車輛二級維護強制備案工作,減輕企業負擔。

政府搭臺,促進行業交流合作。每年連續舉辦深圳國際物流與交通運輸博覽會,2017年第十二屆深圳物博會共吸引了來自52個國家及地區共1861家企業參展,國際參展商比例達35%,全球81個國家(地區)近13.5萬人次的專業觀眾前來參觀。舉辦“助力創新合作共贏”2017年物流與供應鏈高峰論壇暨產業發展政策宣講會,共有近300位物流與供應鏈企業家參會。

加強配送車輛管理,調整貨運交通模式。深圳市是中國最大的港口、口岸城市。為支撐深圳市口岸、港口運作,深圳依託城市對外發散的高快速路網及貫穿型城市主幹道,實現“東進東出、西進西出、中進中出”的貨運組織總體思路,減少貨運與其他城市功能區發展的相互干擾。同時,為保障物流行業穩定發展、帶動城市經濟活力,在市內採取靈活的禁貨交通組織調整,加強配送車輛通行管理,以辦證審批的方式調整市內貨運交通模式,釋放部分貨運通行路權。此外,深圳市內貨運交通需求主要分為過境、疏港、幹線貨運三類,貨運組織管控採取原特區內、原特區外兩種管控模式。同時,對新能源物流車還實行一定通行優惠。

支持物流創新

鼓勵動能轉換

深圳大力支持物流創新,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在物流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智慧物流、甩掛運輸、多式聯運等一批新模式得到推廣,智能化物流設施設備加快應用,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發展動能加速轉換。

支持物流企業參與高新技術企業等相關認定。鼓勵符合條件的物流企業參與高新技術和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根據深圳市科技創新委《關於領取2017年第二批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的通知》,深圳市東泰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深圳市鵬港運數字物流有限公司、深圳市大典創新供應鏈有限公司、深圳市品質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深圳酷武供應鏈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等5家物流供應鏈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順應新業態、新經濟發展,鼓勵企業模式創新。怡亞通搭建面向消費者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星鏈生活”,為消費者提供O2O購物體驗,根據地理位置顯示用戶附近的超市、便利店,就近下單配送。宇易通科技、貨拉拉等企業瞄準“同城、即時、整車”貨運的物流細分領域,積極探索同城貨運新模式,通過“分享模式”整合社會運力資源,搭建“快速、平價、安心、專業”的同城貨運交易平臺,實現貨車調度、在途運輸、收貨確認、費用結算等全閉環服務流程。

鼓勵物流企業技術創新和高端裝備研發。順豐速運開展無人機業務佈局,已完成適用於不同場景的多款無人機的研發測試,並具備一定的實際業務運營能力。其中,Y6無人機載重10公斤飛行15公里,Manta Ray垂直起降固定翼的最大載重10公斤、最大航程150公里。今天國際等供應商為生產製造和流通配送企業提供智能物流系統綜合解決方案,提供生產自動化及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系統集成、軟件開發、設備定製、電控系統開發、客戶培訓和售後服務等一系列業務。

促進“深圳組合港—綠色港口鏈”發展。通過優惠、便利和高效的“水水中轉”和“海鐵聯運”運營模式,引導貨主採用水路和鐵路更為環保的運輸方式,緩解港城發展矛盾。2017年深圳港完成海鐵聯運運量12.49萬標箱;完成集裝箱駁船運輸吞吐量463.37萬標箱,同比增長9.16 %;完成國際中轉吞吐量455.20萬標箱,同比增長2.08%。深圳港已與13個內河碼頭和6個內陸無水港簽訂組合港協議,新增江西贛州、東莞常平、河源和韶關正式掛牌為深圳內陸港,進一步強化了深圳港對周邊城市的輻射能力。目前,深圳港共建立11個內陸港貨站和無水港,覆蓋52個珠三角支線碼頭的60條駁船航線(含香港),開通14條海鐵聯運班列線路。

佈局建設物流樞紐

物流設施更加融合

深圳注重物流建設的戰略佈局和整體規劃,不斷完善物流基礎設施融合,彰顯現代物流的“深圳樣本”。

深圳港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與巴林港和韓國仁川港成功簽約友好港,深圳港目前共有23個國際友好港;接待了泰國港務局、印尼第二國家港口集團、德國漢堡港、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港、南非Transnet集團和意大利港口代表團來深調研。踴躍參加了中馬港口聯盟第二次聯席會議、德國漢堡港務局 “港口鏈”合作項目第三次會議等港口交流活動;順利籌劃及召開第12屆物博會、主辦第十一屆泛太平洋海運亞洲大會、第三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合作港論壇暨第六屆深圳國際港口鏈戰略論壇和第二屆鐵水聯運高峰論壇。

深圳港口設施不斷完善。經過30多年的發展,深圳港相繼建成了蛇口、赤灣、媽灣、鹽田、大鏟灣、沙魚衝、下洞、東角頭、福永和內河10個港區以及媽灣電廠、核電、大鵬LNG等專用碼頭。現擁有碼頭泊位156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74個,包括集裝箱專用泊位47個,油氣化工泊位22個,客運泊位19個(包括郵輪泊位2個),已經形成“兩翼、六區、三主”的總體格局。

航運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制定《船舶報廢拆解和船型標準化補助資金髮放辦理規程》,指導全市航運企業開展船舶拆解和船舶標準化改造工作,共發放財政補助資金4938.62萬元;啟動《深惠汕海上客運航線基地綜合發展規劃》研究,推動開展深圳市海上休閒與客運碼頭專項規劃和大鵬新區海上休閒船舶停靠碼頭專項規劃,推進東部沿海客運碼頭規劃建設;開通蛇口郵輪母港至外伶仃島、機場客運碼頭至中山的水上客運航線和“海上看深圳”遊船航線,受到市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深圳機場硬件設施不斷提升。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境內集海、陸、空、鐵聯運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國際空港,擁有2條跑道,新航站樓面積55萬平方米,共擁有停機位199個,可服務旅客吞吐量達4500萬人次。深圳機場目前共有兩條跑道,其中長3800米、寬60米的第二跑道於2011年正式投入使用。該跑道飛行等級為4F,可以滿足目前世界上最大型客機起降其中包括“空中巨無霸”——空客A380客機。

多方向連接國內鐵路運輸通道。全市鐵路網由廣深鐵路、廣深港客專、廈深鐵路及平南和平鹽兩條支線組成“兩縱一橫兩支”格局,總里程156公里,鐵路樞紐形成深圳站、深圳北站、深圳東站、坪山站、福田站“兩主三輔”佈局。通過廣深港客專廣深段、廣深四線連通廣州,由京廣鐵路、京九鐵路、京廣高鐵、貴廣高鐵、南廣高鐵等縱向通道,以及滬昆高鐵、滬漢蓉高鐵等橫向通道,連通京津冀、長江中游、北部灣、滇中、成渝等城市群,並可通過沿海鐵路杭深段聯繫海西經濟區及長三角城市群。

促進鐵路運輸向國際拓展。支持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拓展業務,2017年5月全市首趟中歐鐵路貨運班列由深圳開往白俄羅斯明斯克,未來將延伸到德國漢堡,開闢了連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鐵路戰略大通道。廣深港客專深圳至香港段工程已實現貫通,2018年正式通車運營,屆時香港可通過廣深港客專與全國高鐵網進行連通。

大力建設國家級陸路交通樞紐。深圳是《全國公路主樞紐佈局規劃》中確立的45個公路主樞紐城市之一,也是《國家公路運輸樞紐佈局規劃》中深莞組合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圳的公路客貨樞紐形成了“七橫十三縱”的高快速路網體系,沿江高速、博深高速、鹽排高速公路、鹽壩高速、龍大高速和南光高速等一批高快速路相繼建成,外環高速、坪鹽通道、坂銀通道、深圳東部過境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開工。

持續推進多式聯運樞紐建設。重點通過建設平湖南集裝箱中心站,開展集裝箱專業作業,提高鐵路集裝箱裝車比率,引領平湖物流園區轉型升級,提升平湖多式聯運樞紐地位。該項目已經納入市綜合交通“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庫,目前正在深度開展平湖南集裝箱中心站前期研究工作。平湖南鐵路貨場功能定位為國家綜合性鐵路物流一級節點、多式聯運中心、集裝箱運輸中心及綜合配套服務中心;以海鐵聯運及城市配送為主,並建設內陸港、城市物流(冷鏈、電商、小汽車等)和“一帶一路”國際班列等必需配套設施。目前,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已完成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並報中國鐵路總公司進行審批。

合理規劃建設物流園區。深圳共有五大物流園區,分別為服務港口的鹽田港後方陸域物流園區、服務於機場的航空物流園區、服務於口岸的龍華物流園區、服務於鐵路貨運的平湖物流園區和服務於城市配送的筍崗清水河物流園區。規劃用地面積共22.88平方公里,總建築面積達1154萬平方米,對深圳物流業發展發揮了集聚和輻射作用。全市共有26處傳統貨運場站(貨運交易市場),主要分佈在筍崗清水河、丹竹頭、民治、西鄉等地區,承擔區域幹線運輸的零擔貨運職能。

打造“五化”發展體系

勇當物流改革尖兵

對於未來物流改革發展,深圳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認為,深圳在物流降本增效方面雖然進行了一系列成功探索,但離國際水準和現代物流管理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下一步應當著力打造“五化”發展體系,勇當物流改革尖兵。

互聯網化發展。鼓勵物流企業向產業互聯網轉型,引導物流企業運用產業互聯網思維及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整合各類基礎物流資源及物流產業鏈條的各參與方資源,向“互聯網+”車貨匹配、運力優化、運輸協同、倉儲交易等產業互聯網創新模式轉型。

智慧化發展。推動智能化裝備與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依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探索智慧供應鏈、智慧物流平臺、智能倉庫等新產品、新模式、新服務, 鼓勵揀選機器人、碼垛機器人、自動導引運輸車、無人機、無人車、智能快件箱等智能化設備在物流領域應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智慧化水平。

柔性化發展。支持企業建設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提供研發設計、集中採購、組織生產、物流分銷、通關稅務、終端管理、品牌營銷、電子商務等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建立快速響應、高效協同、實時協作的柔性供應鏈管理體系,實現全價值鏈資源的有效整合和聯動。

共享化發展。鼓勵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整合拓展業務,不斷推動與金融、製造、零售、互聯網等行業的跨界融合,實現信息共享、倉儲共享、運力共享,推動共同配送、雲倉儲服務發展,建立面向未來集約高效的物流供應鏈體系。

綠色化發展。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物流業發展全過程,建設綠色港口、發展綠色物流園區、推廣新能源物流車輛、研發推廣綠色包裝,建立集約高效的綠色物流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