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馄饨皮中洗出“胶”,你信还是不信?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古城春风」】

面条、馄饨皮中洗出“胶”,你信还是不信?

面条大家应该都吃过吧?

据说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开始吃面了,

没想到最近,一直吃得好好的面条出事儿啦!

捎带着的还有饺子皮、馄饨皮。

咋回事呢?

面条、馄饨皮中洗出“胶”,你信还是不信?

近日,一段面条里含“胶”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里,一网友拿出面条浸泡在水里做实验,结果面粉溶解在水里,还有一团类似糊状物的物质根本无法溶解,网友称这就是“胶”,并呼吁大家以后不要买面条吃了。

面条、馄饨皮中洗出“胶”,你信还是不信?

紧接着,馄饨皮也“光荣了”——

据说,一女网友在网上看到类似“无良商贩为了面食更加劲道耐煮,在面食里加胶水”的报道后,感到一阵后怕。因为儿子特别喜欢吃抄手,基本上每天都要去市场买抄手皮回来包给孩子吃。她于是按照网上的方法开始试验:把抄手皮放在盆子里,然后加水开始洗面,洗到最后,洗出来一坨黏不拉几的“奇怪物体”,跟胶一样!

面条、馄饨皮中洗出“胶”,你信还是不信?

看到这里,聪明的你,

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对劲?

面条、馄饨皮中洗出“胶”,你信还是不信?

这难道不是传说中的面筋吗??

作为一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理工狗,

婶可忍叔不可忍啊!

果断举报加辟谣!

然而毕竟还是有很多人不信呀,

甚至有很多人不知道面粉是怎么来的……

面条、馄饨皮中洗出“胶”,你信还是不信?

咱们这里还是来仔细扒一扒。

面条、馄饨皮中洗出“胶”,你信还是不信?

筋道的秘密

不管是面条还是馄饨,总之,咱们今天就好好说说这里面到底有没有胶?既然差不多,我们就直接从面条说起吧!

面条筋道的秘密就在于面筋,也就是面粉中的蛋白质。如果你将面团、面条放在水里反复搓洗,剩下来的黏黏的东西就是它。

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做过这个实验,面粉水里加碘酒,颜色是深蓝色,洗过之后的面筋遇到碘酒不会变色,因为没有淀粉了。

面条、馄饨皮中洗出“胶”,你信还是不信?

面筋蛋白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它们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复杂网络结构。你可以将面条想象成由蛋白质分子搭建的海绵,而淀粉颗粒以及脂质就像海绵里的水分。

蛋白质是面条的骨架,其含量和结构的细微差异赋予面粉不同的加工性能。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40%的小麦被做成了面条,但它们和做蛋糕、面包的完全不同。

面条、馄饨皮中洗出“胶”,你信还是不信?

如果蛋白质含量太低,面条韧性、弹性不足,加工的时候容易断裂,煮的时候容易混汤。

如果蛋白质过多,面条韧性过强,虽然耐煮,但也不容易煮透,导致最终口感不佳。

怎么增筋的?

为了增加面条的筋道,可以给它加点料,比如加入面筋粉、鸡蛋、盐或碱。

面筋粉当然最好理解,面条不够劲道就是因为面筋成分不够嘛。

加鸡蛋的作用也类似,因为鸡蛋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和面筋蛋白质有相似之处,因此可以增强蛋白质网状结构的强度。在家自己和面可以用这招,但面条厂一般是用预先加工好的鸡蛋粉。

面条、馄饨皮中洗出“胶”,你信还是不信?

做面食的有个俗语是“盐是筋,碱是骨”。盐分的主要作用是影响面筋蛋白的空间结构,使它们形成的网状结构更紧密,于是面条的韧性就变强了。

碱的作用和盐类似,它可以促进面筋蛋白相互结合,增加结构强度。不过碱会让面发黄,四川凉面、武汉热干面的颜色就来自于此。

面条、馄饨皮中洗出“胶”,你信还是不信?

塑化剂or胶

传言中的面条加塑化剂可能是误传,但加胶倒是挺普遍的。

这种胶并不是胶水或工业胶,而是食用胶,学名增稠剂,如果用高大上的表达就是可溶性膳食纤维。

面条、馄饨皮中洗出“胶”,你信还是不信?

目前国家允许使用的增稠剂有几十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天然食物中提取的。比如提取自果皮的果胶,从海藻提取的海藻酸、卡拉胶,此外还有植物提取的沙蒿胶、田菁胶、亚麻籽胶等。也有一些是用淀粉通过微生物发酵得到的,比如环糊精、可得然胶、黄原胶等。

面条、馄饨皮中洗出“胶”,你信还是不信?

以最常用的黄原胶为例,它是一种高分子多糖。它身上布满了羟基、羧基、氨基等结构,它们就像“触角”一样可以抓住蛋白质、淀粉和脂质,提高面条的韧性。同时它粘度大、溶解性好,能吸附大量水分,因此面条的口感也更有弹性、更爽滑。

增稠剂还有一个妙用,那就是做杂粮面。

荞麦、燕麦、玉米粉不易形成面筋结构,因此需要添加小麦粉才能做成有弹性、抗拉伸的面条。如果你希望少加些小麦粉,那就需要添加少量增稠剂帮忙。

面条、馄饨皮中洗出“胶”,你信还是不信?

当然不用增稠剂也有替代办法,比如加入魔芋粉。魔芋的主要成分也是高分子多糖,它能起到增稠剂一样的作用。

总之,爽滑可口、久煮不烂的面条确实需要做技术处理,不过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黑科技。增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非常多,面条也只是它众多的秀场之一。

面条、馄饨皮中洗出“胶”,你信还是不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