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安全教育叫做:“鼓勵”孩子接觸危險

另一種安全教育叫做:“鼓勵”孩子接觸危險

轉眼爾清就已經三四歲了,因為老梅奉行的“放養”政策,對他的各種行為表揚多,批評少,老梅一直堅持著自己的一套規則,爾清一直以來也沒有犯什麼大錯,但他時不時還是會有一些怪癖和毛病讓人頭疼,比如愛啃手指頭,經常把手指甲啃禿了,露出絲絲血跡來;還愛玩火,時不時跑去把煤氣灶點著了,看火苗躥起來有多高遇到諸如此類的情況,怎麼辦?

另一種安全教育叫做:“鼓勵”孩子接觸危險

在老梅的教育辭典裡,“體罰”是嚴禁的,但“講道理”這件事也是難度頗高的。老梅想:是不是可以“以毒攻毒”?老梅很嚴肅地對爾清道:“為了滿足你對火的熱情,以後家裡所有與火有關的事情就都歸你來做,你是家裡的點火之王。”爾清愉快地,甚至是滿腔熱情地接受了這個“光榮”的任務。

於是,老梅一燒菜就喊:“快來點火,我要炒菜啦。”爾清便興沖沖地跑來,點著了煤氣灶,還得意地說:“我是不是很厲害?我才三歲就會點煤氣灶啦!”老梅便親親他,表揚他,誇他厲害。過一會兒再喊:“我要熬湯啦,快來點火。”於是爾清再跑出來,再點火,再表揚。如此這般,三天之後,他已經很不耐煩了,一個星期後,他對點火或是玩火這件事就徹底沒了興趣,說:“這麼有趣的事,你們大人也可以玩玩的。”

另一種安全教育叫做:“鼓勵”孩子接觸危險

為了糾正啃手指這件事,老梅決定為爾清設置一個“專門時間”。在此之前,老梅和他討論了一下這件事情—為什麼不能啃手指,老梅除了說這件事情不夠衛生,手上有細菌之類的話之外,也沒有太多別的道理,而爾清說他在思考人生重大問題的時候就會情不自禁地啃手指。

於是老梅和他商量:“我們每天設定一段專門的時間來邊思考邊啃手指,在思考之前先把手洗乾淨再來啃,其他的時間我們就該做什麼做什麼,不準啃手指。”爾清是個講道理守規則的人,答應了便會自覺地遵守,有時情不自禁地啃了下手指,老梅一喊:“時間還沒到呢!”他便會老老實實地把手放下,有時老梅不喊,他自個兒意識到了,也會自覺地把手放下。

頭幾天,老梅到了時間會喊:“你的‘專門時間’到啦!”爾清便會放下手裡的事情跑到一邊去專心地啃手指,剛開始他還會有“終於到時間啃個痛快”的感覺,但之後便覺得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了。老梅到時間再喊他,他便道:“我今天不餓了。”

如此這般,整個幼兒園和小學期間幾乎把這個習慣戒除了,但不知為什麼,進了初中,爾清偶爾還會啃一下手指,特別是在作曲的時候,情不自禁地就啃上了。老梅問他為什麼小時候克服了的毛病又犯了,他說:“這是在懷舊呢!”老梅無語。

另一種安全教育叫做:“鼓勵”孩子接觸危險

孩子在懵懂的時候,還會對很多看似危險的東西感興趣,比如開水壺,電門。這時,最好的辦法是與他一起探究一下其中的機關,比如,扶著他的手試試開水究竟有多燙,給他示範一下“電力巨大”,耐心地把可能造成的傷害講透,他沒有了好奇,知道了危害,也就不會再去“冒險”了。

爾清讀中學的時候,班裡的一些男生開始抽菸,老梅問他:“你對香菸有沒有好奇心?有的話我可以買一盒最高級的煙來給你嘗一下,讓你知道一下香菸的味道。”爾清直爽地說:“你這樣說,把我本來的一點好奇心也打消了。”

另一種安全教育叫做:“鼓勵”孩子接觸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