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话:寿欠

洛阳话:寿欠

寿欠:是洛阳土话,为了避免再出现“俺是洛阳人、貌似没听说过这句话”的疑惑,我先说明:目前在洛阳,50岁以上听说、不说(寿欠);60岁以上会说、不常说;70岁以上会说也不怎么说;耄耋老人会说也经常说....这句话。再不记录就真的失传啦。年龄排序仅是个大概,乡村中年以上妇女知道这句土语。

寿欠:道教《太上老君说受生经》_还寿生债受生债....受生债又名寿生债,为人受胎下生后所欠阴债.道教,佛教,皆宗之法.古代经典都有所记载.大体多用在:还债,祈愿,转运,延年益寿,免灾,忏悔等方面,其目的使人了却今生前生及长辈多欠的阴债从而达到消减罪孽,解除业障。这些精神领域的信仰无法用科学鉴定、褒贬,对与错在于信与不信....举一个例子:昨天去庙里采访,道长不让我拍摄神像,说是对我好...我接纳了。后一个烧香人继续善意的阻挠我不要拍照...我丢给他一句:不拍照怎么宣传,不宣传谁能知道这个庙里供的是啥神仙?庙的历史起源?

千年的传统信仰,在民间还是有很大群体的,大家似乎相信:当今的受穷来自上辈人的造孽,先辈犯下的罪孽需要晚辈来消减,正面理解也是归戒人们多办好事,不做坏事,确保自己和晚辈平安。

过去我们经常听奶奶们唠嗑说:“哎...寿欠啊,他家(丈夫)上辈没办好事儿,让我跟着还债啊....”。这是抱怨或解嘲自己家庭生活的艰难,怀疑丈夫家老人犯了啥错误,让后辈人吃苦、受罪...折寿...欠老天爷,那就让后辈的辛苦和寿命来还吧....

一般说此言的老人是上辈人已驾鹤西去,不然,她也不敢乱讲,过去的公公婆婆可是很“厉害”的,随便议论老人也是不敬。

“寿欠”一词在洛阳,快要消失啦....收集、研究土语会发现,洛阳土话很有历史渊源,绝不是土的掉渣,特有韵味啊。简约、幽默一步到位,彰显的是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