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与黄油的猫鼠游戏几时休?

“反,要亡党,不反,亡国。”当年《建国大业》中的一句台词,与当下Steam平台的困境颇有几分相似。

只不过,Steam所遭遇的困境并非反腐,而是扫黄。此次“Gal下架风云”的结果很多人都知道了,5月底Valve与GalGame发行商们的大战,最终以Steam的服软而终结。

当然,结果并非是竹篮打水,部分发行商最终抛弃了Steam,转投了GOG等游戏平台。但对于漩涡中心的Valve而言,这能否算是一个好消息?

不患寡而患不均

作为全球最大的PC游戏平台,Steam的一言一行牵动着无数玩家以及开发者的心。

5月18日,包括《巧克力与香子兰》开发商NekoWorks、《HuniePop》发行商MangaGamer在内的多家游戏公司发文称遭到Steam官方的邮件,称旗下游戏涉嫌违反色情内容审核规则,若不及时修改,最终将面临下架的风险。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件一出,瞬间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轰动,G胖这次真的要对打擦边球的Gal下杀手了?

Steam与黄油的猫鼠游戏几时休?

根据相关报道,此次被Steam警告的游戏公司基本都是日系AVG厂商。相反,那些被CERO、ESRB、PEGI评为成人级的游戏反而全部幸免。也无外乎有外加吐槽V社欺软怕硬,肆意纵容《GTAV》、《巫师3》、《黑手党2》等限制级游戏。

有玩家表示,之所以Steam将这些日系AVG列为典型,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相较于那些3A大作,AVG的收入只能算是九牛一毛,所以在此类事件上根本没有话语权。

Steam与黄油的猫鼠游戏几时休?

事实上,Valve此次突然出手很可能是来自于NCOSE(National Center on Sexual Exploitation)的施压。起因是特朗普签署的《反网络性交易法案》,日系AVG游戏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NCOSE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质量效应》、《巫师》这类传统大作。不止是黄油玩家,连普通玩家也坐不住了。

甚至于随着事件的发酵,Steam在游戏评级的标准,反而成为了事件的焦点。

不仅仅是玩家,一些游戏厂商也对Steam发出了反对的声音。Lupiesoft在其官推上表示,自己的游戏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Steam上有着尺度比自家游戏大100倍的内容,而只有少数几家厂商受到了警告,V社的行为明显存在双重标准。公司的新作正在筹资开发,而V社此举无疑将对公司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朝令夕改的审核制度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这次会一巴掌拍死那些Gal的的时候,谁也没想到,Steam松口了,甚至可以说是服软了。

在第一封警告邮件发布的不到48小时内,Steam向受影响的发行商又发出了一封致歉信,除了对于此前邮件的道歉外,还取消了整改期限。

不到2天的时间,口风发生了180度的转弯,是什么让Steam最终服软。或许除了V社,没有人知道。

但无外乎是两方面,玩家和游戏厂商。一方面是玩家层面的口诛笔伐,另一方面则是游戏厂商的集中“投敌”。包括MangaGamer与Sekai Project在内的多家发行公司纷纷宣布将携自家游戏转投GOG平台。

Steam与黄油的猫鼠游戏几时休?

当然,这不是G胖第一次向“黄油”们低头,或许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甚至可以说,Steam对于平台上成人内容的审核标准一直都非常暧昧。

最初,Valve对游戏内部的成人表现有非常严格的审查标准。一些日本工口游戏因为含成人表现、游戏性不足,被Valve认定为“视觉小说”而非“游戏”。诸如在国内被封神的《寒蝉鸣泣之时》在当时曾遭到Steam的拒绝。

然而,没过多久这道由Valve自己建立的防火墙,就被他们自己推翻了。2012年的绿光(Green Light)系统,让游戏是否能登上Steam平台的决定权交给了玩家。2015年1月上线《HuniePop》更是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而之所以能够得以登录Steam,在于其将成人内容从游戏中剥离制作成补丁,和游戏分开发布。

《HuniePop》发行商HuniePot发推表示:“《HuniePop》的所有问题,包括补丁,已经得到了Valve的明文认可。”但HuniePot的成功似乎只是个例,Valve对MangaGamer的回复内容与《HuniePop》正好相反:“从原游戏中剥离性表现,再将其以补丁的形式推出是不被允许的。”

为什么相似的游戏尺度,同样的做法,在Steam的审核时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原因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知道的是,随着之后《巧克力与香子兰》暗度陈仓的大获成功,成人游戏补丁的做法已经成为了大量Gal发行商的标配了。

虽然在去年10月,Valve不再允许开发者在Steam社区发布和谐补丁,但是真的有效果吗?

猫鼠游戏几时休?

食色性也,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一些难以触及的角落。

纵览Steam平台,“sexual content”标签下已经有1077款游戏,并且成年每年100%以上的增长趋势。笔者此前曾在一篇关于《巧克力与香子兰》的稿件中有说过,随着那些打着擦边球的游戏所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届时很有可能会迎来国家层面的监管,到时就不是下架几款游戏那么简单了。

Steam不能成为法外之地,这个道理相信G胖也心知肚明,不然也不会有近几个月的“下架风云”。但究竟是壮士断腕还是围点打援,就不得而知了。

借用刘建宏的一句话,留给Steam的时间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