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明:懸空的中國藝術品市場

胡月明:懸空的中國藝術品市場 | 中評信用

近日,筆者受北京市相關機構委託,調研北京市藝術品市場。近兩個月的時間裡,走訪了多個藝術品經營區。發現幾乎所有的經營者都在問:市場何時能走出低谷?一位平時經營狀況很好的畫廊老闆對筆者訴苦:連續兩個月,一張畫都沒賣掉,這種情況在這家畫廊的經營歷程中,從未出現過。還有幾個經營者半開玩笑:是不是應該出國旅遊散心,反正也沒有生意。相對於其他行業的市場,中國藝術品市場抵禦風險的能力確實太弱了,特別是在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藝術品市場顯得尤其脆弱。

究其緣由,是因為國內藝術品市場沒有穩定的市場基礎。如果對藝術品市場進行層次劃分,可以分為三個層次:藝術品消費市場、藝術品收藏市場和藝術品投資市場。消費、收藏、投資呈現依次遞進的市場關聯關係,藝術品消費市場是最基礎的市場。但遺憾的是,我國的藝術品消費市場恰恰沒有培育起來,而直接進入了收藏與投資市場,呈現出“空中樓閣”的狀態。一旦出現大一點的風浪,市場就可能跌落,很難東山再起。

胡月明:懸空的中國藝術品市場 | 中評信用

一、為何說中國藝術品市場是“懸空的”

自新中國成立直至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藝術品市場近似於真空市場。主要原因有四:

1.國家經濟困難,藝術品消費幾乎空白。新中國建立初期,國家經歷長期戰亂,吃飽穿暖成為首要民生目標;接連而來的抗美援朝、三年自然災害、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得國家經濟極度困難,物質需求供給不足成為主要矛盾,文化藝術消費在中國家庭生活中近似於奢侈消費,只有零星人群才有心情、有閒錢消費藝術品。

2.國家的政治導向排斥藝術品消費。新中國成立以來,階級鬥爭是長期的政治綱領,加之文化大革命的空前浩劫,人們對藝術品的態度是敬而遠之,避之不及。

3.壟斷性的文物經營政策使國內文物藝術品消費呈現封閉狀態。如果我們回顧改革開放前的相關政策,可以清晰地看到“內外有別”的經營狀態。文物藝術品經營的總體原則是國有壟斷,文物收購是為了保證出口換匯,支援國家建設。國內民眾無權購買文物藝術品,文物商店和友誼商店的文物只能用外匯人民幣購買,基本封鎖了國內民眾購買文物藝術品的路徑。

4.計劃經濟時代,缺乏藝術品自由交易市場。改革開放10年後,才出現藝術品自由交易市場,而主要交易渠道只有寥寥幾家類似榮寶齋的畫店,一般的藝術創作者沒有合法的渠道交易其創作的藝術品。

因此,在新中國建立的前四十年裡,藝術品市場幾乎是空白的,或者說是真空的。但這四十年,恰恰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未來的藝術品市場畸形發育和走向,這種影響在於沒有形成藝術品消費的基礎和習慣,割裂了藝術品與生活的密切關係,使藝術教育修養(美育教育)處於空白性的缺失狀態,讓大多數人對藝術品望而生畏。

20世紀九十年代前後,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萌芽期,北京開始出現畫廊和藝術品拍賣活動。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的出現,代表了民眾參與藝術品市場時代的開啟。筆者認為,真正的藝術品市場崛起的標誌是2004年央視經濟頻道《鑑寶》欄目的開播。來自央視索福瑞公司的收視率調查顯示,《鑑寶》的收視率經常跟當時最火爆的娛樂節目《非常6+1》相彷彿,收視率在經濟頻道名列前茅。《鑑寶》節目的空前成功,帶動和引發了全國各地方電視臺開播藝術品節目的風潮,許多電視臺都先後推出了諸多藝術品欄目。自此,藝術品市場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但問題恰恰出現在藝術品媒體的導向之中。電視臺為了爭搶收視率,節目的導向開始落入俗套,為了刺激觀眾熱情,多數節目開始渲染“淘寶”的情結,讓大眾意識到買藝術品可以迅速獲得暴利。於是,在21世紀初期步入快速發展階段的藝術品市場直接邁入了以收藏與投資為目標的市場層次。與此同期,藝術品拍賣更是風起雲湧,彷彿億元時代成為常態。自此,大眾對藝術品市場的認識直接跳開了藝術品消費市場,對藝術品只關心投入與產出,藝術品投資和理財成為藝術品市場強勁發展的直接動力。

綜上所述,通過回顧國內藝術品市場發展的歷程,可以看到中國藝術品市場忽略掉了藝術品消費市場的培育過程,直接跨入了藝術品收藏與投資市場,缺少基礎消費市場的支撐,成就了一個畸形的懸空市場。這樣的市場一旦遭遇經濟下行,就會出現硬著陸,大傷市場元氣。

二、藝術品消費市場並不遙遠

中國雖然沒有形成規模化的藝術品消費市場,但並非沒有藝術品消費需求,且藝術品消費市場的需求潛力巨大。

1.逐步覺醒的國內藝術品消費人群

在新中國初期的四十年裡,因為特殊的原因,大眾對個性美的追求被大大地禁錮了。但是,大眾對美的追求不會消逝,一旦具備了條件和環境,這種美的追求就會蓬勃而起。大眾對美的追求是逐層遞進的,遞進的線路是:家居環境——生活環境——服飾——生活用品——生活方式——藝術品裝飾——藝術品收藏——藝術品資產。

首先表現出來的是生活環境的美化,主要體現在家庭裝修和城市環境美化兩個方面。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家庭首先開始的是傢俱更新,沙發、衣櫃的打製風潮席捲全國。這在體現民眾意志方面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大眾開始追求生活之美了。20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家居裝修又開始成為風氣,這顯示出基礎藝術消費時代的到來,家居裝修已經成為風尚。客觀地來評價,家居裝修是中國家庭為藝術買單的集體行為,儘管在每個家庭平均約8萬元人民幣的裝修開支中,純粹的美術品、藝術品的開支佔比不足10%,但其意義深遠。客觀的事實說明,中國家庭願意參與藝術品消費。

與此同時,中國城市和鄉村也開始了環境美化建設,植樹、公園、綠地、街道、衛生設施等等,規模空前,儘管藝術品的消費主要體現在城市雕塑方面,但清晰地反映出:藝術品消費時代開始了。

2.美育教育斷層引發的問題

中國的50後、60後、70後三代人,基本上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美育教育,特殊的時代和政治環境,使得文化藝術教育成為不堪回首的尷尬,無形之中,形成了對藝術的隔膜。中國的特殊國情,造就了中國特殊的教育體制,高考的機制無情地封堵了80後、90後親近藝術的道路,除報考藝術類院校的學生外,絕大多數學生都沒有親密接觸藝術的機緣。中國的國情極為特殊,由於缺少了美育教育這門對社會發展極為重要的功課,使得國內大眾對藝術品的喜愛和熱情始終是樸素的和無序的,這也是國內藝術品消費市場無法形成規模的主要原因。

大眾本來就缺乏對藝術品的認知,而藝術品投資理財的步伐又快了一些,使得許多人從認知上忽略了藝術品的本質功能(滿足和提升精神生活需求),而直接把藝術品看作是理財的載體,一旦藝術品行情出現波折,就避之不及。有人說:“藝術品市場低迷的時候,是購買藝術品的最好時機”,但這句話是沒有人聽得進去的,原因還是大家不知如何正確認識藝術品消費。

美育教育的斷層,沙化了國內藝術品市場成長的土壤,全民的美育教育這堂課是必須補的。如果全民都對藝術品敬而遠之,國內藝術品市場就會成為無根之木、空中樓閣。

3.藝術品消費市場的培育

筆者經常用吸菸的理論來形容文化藝術市場,如果一個人不吸菸,他就對香菸漠不關心,只是有時會對高檔香菸的價格感到驚奇,僅此而已;如果一個人吸菸,就會知道香菸的類別、香菸的優劣;如果一個人是癮君子,他就離不開香菸了,香菸就是他的精神支柱。文化類的消費與香菸消費極其相似,如果一個人不親近文化藝術,就不可能成為文化藝術的消費者,偶爾介入文化藝術消費,也只是關心投入產出的結果,根本不關心文化藝術本質。對於藝術品消費市場而言,如何讓大眾親近藝術品才是重中之重。

筆者三年前在北京皇城藝術品交易中心開辦了“北京皇城文化藝術大講堂(後改為北京文化藝術大講堂)”,三年來做了70次公益大講堂,其結果是公司50%的業務收入來自於大講堂觀眾。我們並非以功利心來開展美育教育,但事實表明,公眾只有走近了藝術,才會積極地進行藝術消費。目前在北京,公益藝術講堂、沙龍、品鑑會、體驗式展覽遍地開花,這種現象說明:我們藝術機構的管理者已經意識到:美育教育極為關鍵,文化藝術必須用推廣方式營銷,“推”是重要的過程。

在文化藝術教育方面,既然學校沒有做好,社會就要做好,文化藝術組織更要做好,責無旁貸。不要囿於一城一地,面向社會開展文化藝術教育,社會受益,他人受益,自己也會受益。改革開放後出生的80後、90後、00後三代人,或多或少接受了一些藝術教育。隨著國家經濟空前發展,家庭也富裕了,他們對文化藝術消費的慾望開始釋放了,也許他們現在還買不起高價的藝術品,但他們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真正的消費者,這種潛力正是中國形成藝術品消費市場規模化發展的希望所在。

4.經營者要調整經營思路

筆者經過對北京藝術品市場的調研,感慨頗多。北京798藝術區人滿為患,旅遊者、觀光者摩肩接踵,這裡藝術與商業緊密結合,年青人成群結隊,有欣欣向榮的感覺;同樣在北京高碑店傳統藝術區,幾乎看不見年青人的身影;北京宋莊介於兩者之間,當代藝術與傳統藝術交叉其間,年青人並不是很多。藝術品必須與消費者需求相關聯,而顯然,誰抓住了年青人,誰就會抓住藝術品的消費市場。

從經營者的角度考慮,經營者願意做收藏市場和投資市場,這樣可以獲得更大的利益,這無可厚非。但必須意識到收藏與投資市場的風險性和侷限性。在這一輪經濟下行壓力下,受到衝擊最大的就是高價藝術品市場。筆者判斷,中國經濟極有可能出現類似日本的長期經濟滯長的行情,很難恢復到之前連續快速增長的局面。因此,經營者要有應對經濟新常態的舉措,一味等待藝術品行情的暴漲,有可能是一廂情願。經營者如果不及時調整思路,就有可能成為這個時代的犧牲者。

未來的藝術品消費市場會集中在藝術生活、文創產品、當代藝術、藝術品收藏、藝術生活方式五個領域,“藝術生活”是藝術品消費市場開始規模化發展的核心。當然,藝術品收藏與投資市場依然會發展,但發展的方式會有大的調整,藝術品投資會收縮陣線,藝術精品會成為藝術品投資的主流產品。

任何市場都不能忽視消費者,要重新定位藝術品市場消費者的主流價值觀,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未來,藝術品消費市場的主流就是80後和90後,他們的價值觀與前幾代人有著革命化的轉變,這些逐漸成長起來的年青消費者,對傳統形式的藝術品沒有太大的興趣。儘管,我們很難評價這種價值觀的是與非,但有一點,就是他們對傳統藝術的漠視,應該引起藝術品經營者的高度關注。

三、莫讓藝術品市場再受重創

新中國成立後,藝術品市場真正的起步期在20世紀90年代,快速發展期則是21世紀最初的10年。2011年,天津文交所引發的全國性的文交所整頓,嚴重衝擊了藝術品投資市場。2013年起,藝術品投資基金泡沫逐個破滅,又一次重擊藝術品投資市場,伴隨國家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藝術品市場跌落低谷。在這樣的過程中,有兩個問題值得全行業的經營者認真思考。

1.急功近利導致市場屢遭重創

藝術品投資市場走到今天,有人把原因歸咎於政府幹涉,但實際上,參與者均難辭其咎。或許是因為民眾普遍對藝術品缺乏全面的認知,或許是因為缺乏投資風險意識,但主要原因則是普遍存在的一種急功近利的思想導致了一個又一個投資悲劇的發生。

經營者潛在的主觀意識就是能夠多賺錢,在藝術品投資業務模式的設計上,刻意迴避風險問題,總希望以僥倖的運氣獲得利益,缺少風險管控的保證,走一步,看一步,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在利益面前均被拋之腦後;而作為投資參與者的群眾,只關心獲得利益,至於買的、賣的是什麼,根本不關心,賺錢就變本加厲,賠錢就找政府討公道。其他的經營者只要看到某個模式有錢可賺,就會蜂擁而起,競相效仿。這樣的心態基礎,怎麼可能形成穩健發展的市場格局。

投資市場有其嚴肅性,不僅監管嚴格,信用嚴格,規則嚴格,還有規律無情。部分藝術品有增值功能,但也有增值限度,一旦超出增值限度就孕育了風險,這就是規律。筆者認識幾位藝術品投資行業的佼佼者,談起商業模式,頭頭是道;談起風險,便眼神飄忽,閃爍其詞。筆者肯定他們思維靈活,勇於創新,但正是這些人封堵了藝術品投資市場發展之路。面對風險,所有人都明白,所有人都刻意迴避,所有人都期望屬於自己那份僥倖!這樣的投資市場能看到希望嗎?

2.誠信經營步履艱難

市場經濟是契約精神的體現,其基石就是誠信和信用。誠信的問題不僅困擾藝術品市場,也困擾其他行業的市場,但其對藝術品市場的危害尤甚。有人形容藝術品市場的水“深”且“渾”,這個比方還是很形象的。“深”說的是藝術品的鑑賞需要專業知識和水平,以及行業有許多門道和規則;“渾”說的是這個行業魚龍混雜,很難搞的一清二白。藝術品市場確實複雜,但再複雜也不能成為不誠信的理由。

假東西、假拍、拍假、假證書、假專家、假故事、假新聞等等,攪得市場烏煙瘴氣,許多藝術品市場消費者憤然離場。不誠信、不守信用、沒有行業操守成為藝術品市場的痼疾。經營者要意識到:藝術品市場本身就是小眾市場,如果消費者人人受傷,這個市場還能持續嗎?更有甚者,一批別有用心的人士,為假站臺,藉助輿論和平臺,形成公開為假品正名的幫兇。這樣的市場需要消費者有多大的勇氣才能走進來、承受起來、留存下來。部分不誠信經營者渾水摸魚,甚囂塵上,嚴重傷害了這個本應該帶給人們精神愉悅的市場。

儘管文化部實施了《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加大了藝術品市場執法監督的力度,但這個行業還需要經營者自覺維護秩序。通過信用機制的建設,擠出害群之馬,還一個清明的市場環境。

完整的藝術品市場體系需要合理的市場架構,藝術品市場猶如一個金字塔,下端是深厚的藝術品消費市場,中端是藝術品收藏市場,上端是藝術品資本市場。我國藝術品消費市場天生不足,導致藝術品市場整體起伏跌宕,亟需一個重新構建的過程。我們應該看到,隨著國力的增強、人們生活的富足、藝術品市場高價泡沫的破滅,以及新一代消費者的成長,藝術品消費市場一定會應運而生並且不斷壯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