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城裡七八十歲的老年人和農村七八十歲的老年人精神狀態差距那麼大呢?

王子書童

我不清楚你是從哪裡得出農村老人精神狀態比城裡老人好這個結論的?我的感覺恰恰與你相反!

農村老人年老了還在地裡勞作的確是事實,但也是沒有辦法!你不要以為農村老人真的喜歡這樣勞作,這種所謂的“喜歡”更多的是習慣成自然!他們也想同城裡老人一樣可以有退休生活,之所以活到老幹到老,還不是因為養老保障不如城裡老人好嘛,從個體上來說的確有一些農村老人七老八十了仍然精神抖擻,也有不少城裡老人剛過六十就已老態龍鍾,但是從整體上來說無論是預期壽命還是精神狀態城裡老人都要比農村老人好!

我媳婦的奶奶今年八十多了,也生活在農村,身子骨的確硬朗,我家小爺爺小奶奶也八十多了,小爺爺是去年過世的,小奶奶還健在!他們在農村真的算高壽而且精神狀態不錯的,但是這樣的老人在農村並不普遍,我也認識不少城裡的高壽老人,許多六七十的老人看起來同四十多的中年人差不多,我的兩個師傅今年已經八十多了,我們已經認識十幾年了,這兩年他們才漸漸有點老態,我個人認為農村老人比城裡老人相對更顯老一點。


我們看看數據:城鄉壽命是有差距的

雖然現在城鄉差距越來越小,但是城裡人整體壽命還是比農村人要高一點的,201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結果是城鄉預期壽命差不多差了5歲,如今還有3歲左右的差距,根據平均壽命由低到高排列分別是:農村男性平均壽命【2010年時還不到75週歲】、全國男性平均壽命、鄉鎮男性平均壽命、農村女性平均壽命、城市男性平均壽命、全國女性平均壽命、鄉鎮女性平均壽命、城市女性平均壽命,相對而言女性比男性更高壽。


精神狀態好壞既有身體原因,更有心理原因!

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要想長壽除了身體好更要心態好,樂觀的人相對精神狀態好一些,相對而言樂觀也有助於長壽!年紀大了啥事不幹也不行,但是也要適可而止!既不能太勞力也不能太勞心!


心安理得君

“為什麼城裡七八十歲的老年人和農村七八十歲的老人年精神狀態差距那麼大?”這個問題,很現實,看到這個問題,愛農幫頗有感觸!也覺得值得深究!

那麼是城市老人家精神狀態更好還是農村老人家精神狀態更好?這個問題想必大家心中都有數!

城市老人家的生活狀態

第一:帶孫子(女)上學

每天早上只要是工作日,在城市中都能夠看到很多老人家背書包的場景,當然書包不是他們自己的,是他們孫子(女)的,即使書包看似沉重,但是,對於他們而言不是個事,個個精神矍鑠,還能和上班族搶佔空間;

第二:玩樂

城市老人家的特點之一就是樂於享受,把握生活的樂趣;你想想,即使農村老人家的孩子很有出息了,想著帶父母出去旅遊,好好玩玩,但是,絕大多數農村老人家都會拒絕,一是想著讓子女還是多存點錢,過好自己的生活;二是,這應該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已經提不起興趣了,壓根沒有那興趣了,常年封閉性的在農村生活,已經讓他們對外界喪失了探索的慾望,因為他們所體驗到的,所知道的,和城市裡的老人家相比,要比想象中少的多得多!這是一件多麼令人唏噓的事情!所以,城市裡的旅遊社專門有老人旅行團,農村裡壓根見不著這樣的存在!

第三:鍛鍊

城市老人和農村老人倒是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覺少,睡眠時間不需要很長,早睡早起的養生要求應該是老年群體完成得最好!

但不同的是,城市老人是在公園散步、鍛鍊,農村老人更多的就是不停地在忙活,各種忙活,你永遠想象不到,為什麼他們停不下來,為什麼他們有那麼多事要做!

農村老人家的生活狀態

農村老人家沒有城市老人家那麼多第一、第二、第三的選擇性,他們最多的就是下地幹農活;一生都是勞碌命!即使七八十歲了,即使人生已經過去將近一大半的時間了,但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不會像城市老人家一樣有退休時間,有享受生活的時間,還是在做農活!在這一方面,愛農幫倒是覺得農村老人家的精神狀態更好!

關於上述問題,有任何觀點,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愛農幫

其實我有自己的看法:一是我國是農業大國,其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農村人。按一般比例來說,要以八個農村同齡老人和兩個城市的老人平均健康狀況相比較才有點接近答案。二是有認為城市老人健康相對較差的人估計大多是城裡人,見到城市裡老態龍鍾的人多(其實見到的不全是城裡的,也有部分老人是農村去的,或在城市看病,或子女孝順接去養老的),而相對難得到鄉下去,偶爾去農村也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見到的都是幹活的老人,因為生病不能幹活的,躺床上的七八十歲的老人您是看不見的。還有我們的媒體,宣傳的都是農村身體好還能幹活的七八十歲八九十歲的長壽老人,而沒有人去宣傳農村有多少老人中風癱瘓,有多少人生病要別人照顧……當然,這是個很籠統的問題,幾個個案並不能說明什麼,長壽的因素很多,遺傳基因,工作環境好壞,生活條件,個人修養……等等。我個人覺得有一點可以肯定,縱觀歷來長壽的人都是心胸寬廣,性格開朗溫和的人;心胸狹隘,脾氣暴躁,動不動就罵娘還長壽是不多的。

據有關權威部門的統計,城市裡老人的平均壽命要高於農村(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找度娘去)。以上是個人看法,望不喜勿噴!


蓮峰山人

關於農村老人和城市老人精神狀態有很大差距的問題,並不是一概而論的。在城市裡也有很多因為上了年紀身體狀況和生活狀況不佳而導致精神狀態不佳的老人,同樣的道理,在農村,也有一些老人確實上了年紀還能幹活勞動。我僅就自己在農村生活和城市生活中看到一些的現實狀況做一個簡要的回答。

在農村,很多老人,都是終其一生在勞作。很多人都是從青年的時候甚至從小就開始從事體力勞動,因為生活的需要,不少人還有過傷力的情況,因為操勞過度,留下一些病根,年輕的時候不見得影響身體和精神狀況,一旦老了,這些遺留的病根開始找上身,表現出來的就是農村的老人多病,狀態不好,而且,因為農村醫療條件的限制,很多在城市裡可以很好得到控制的疾病,在農村老人身上就變成了慢慢的惡化。而且,因為農村的經濟條件限制和人們對健康意識觀念的淡薄,很多農村老人,有小病不在意,一旦演化成大病,就很難再根治,這是很多農村老人精神狀態不好的一個原因。

城市裡的老人,因為醫療條件的完善,醫療制度的完善,以及城裡人健康意識的看重,很多老人,一旦有疾病,會及時得到有效,快速的醫治,即使沒有病,也會按時的參加體檢,防患未然。而且相比於農村,城市裡的勞動量還是輕很多的,所以,在沒有過度勞累的情況下,一些城市老人的在晚年看起來精神狀態明顯會好很多。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農村人的業餘生活是非常單調的,老人們的生活也無非就是聊聊天,業餘文化生活的選擇非常窄。家裡有兒女一起生活的老人尚好,一些獨居老人的生活除了三餐之外,是很孤單而寂寞的。而城市裡的老人在退休之後可以選擇的休閒健身,文化活動就比較多了,這也是造成城市和農村老人精神狀態差異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我看到的一些現象,並不能概括所有的情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新農微視野

這個看法其實有點片面。個人覺得,提問題的人只是拿自己碰巧看到的農村身體好的老人與城裡身體不好的老人作比較了。事實上總體而言,應該是城裡七八十歲的老年人比農村七八十歲的老年人精神狀態更好。原因如下:


一、城裡人比農村人年輕時少吃苦 。

城裡人沒有農田,只能選擇到各類單位上班。不管是8小時工作制還是12小時工作制,他們都有休息日,都有固定收入,而且這些工作相對而言不需要多大的力氣。 農村人則是要從田裡刨食吃的,他們必須一鋤頭一鋤頭用力地鬆土、種莊稼、施肥、除草、撒藥、收割,每一道程序都不能偷懶,偷懶就意味著種不出莊稼,種不出莊稼意味著就要捱餓。而且這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是不分天氣的,要承受風吹日曬雨淋的摧殘。

二、城裡人業餘生活豐富多彩。



多數情況下,城裡人的工資收入基本能在保證他們的日常開銷後還有積餘(做生意的收入會更高)。這些積餘的錢,城裡人一部分會用來投資或儲蓄,一部分會用來消費。消費的錢,有美容的、有學習的、有旅遊的,總之是願意幹什麼就幹什麼。所以城裡人的幸福感普遍高於農村人。


農村人辛辛苦苦從地裡種出來的糧食,多數往往只能填飽肚皮,餘下的糧食賣掉後換成錢,還要用來買種子、買肥料、種下一季莊稼。農村人在這種看不到頭的循環裡奔波勞碌到基本沒有業餘生活,經過一天的勞碌後,他們連電視都沒有興趣看,巴不得倒頭就睡。

三、城裡人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

城裡人退休時,他們銀行有積蓄,看病有醫保,單位有退休工資,所以他們沒有後顧之憂,生活悠閒自在。他們年輕時沒有吃過苦,所以腰不駝耳不背,有能力照顧子女生活,也有閒錢四處旅遊。


農村人在田裡勞碌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幫兒子娶了媳婦後,高額的彩禮一下子把家底全部掏空,有些老人還會因此背上債務。經濟的窘迫使他們不得不在兒子成家以後繼續在田裡勞作,以期用勞動力多換取一些糧食養活自己外加還債。他們沒有退休的說法,只有能不能勞動的身體。

四、城裡人的醫療條件優越。


農村人從前沒有醫保,直到最近幾年才有了合作醫療,從前看病都要自掏腰包。所以過去農村人一般小病小痛都是扛著,只有扛不下去了才想到去找醫生,這種情況導致農村人一不小心就將小病拖成大病。

綜上所述,城裡人與農村人這些不同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導致他們年老時的身體和精神狀態也大不一樣。


城裡人到七八十歲時步履矯健、耳清目明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些城裡人七八十歲了,看上去卻跟六十多歲的老人差不多。而農村人因為一輩子在農田裡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導致他們的平均壽命明顯低於城裡人,而且七八十歲時多數很顯老,多數都彎腰駝背了。

當然,也有城裡七八十歲老年人的精神狀態不如農村七八十歲老年人的。但比較而言,整體上還是城裡老年人的精神狀態好過農村老年人。


於小魚sy

相比於農村老人,城裡的老人是不是一定就更顯得老態龍鍾,這並不能一概而論。幹不幹活體力活,更不是判斷標準。

由於城市的快速發展,人口流動、遷移加速,城市環境水平、生活節奏、醫療水平、交通條件、物質生活、文化健身等等都與農村有著很大的不同,這也就導致了城市老年人與農村老年人生活狀態和精神狀態的不同。主觀的判斷會帶來個體的差異,看一組統計數字。

2010年國家統計局人口普查數據表明,城市人口60歲以上老年人共有451萬人,8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為51萬人,百歲以上的老年人僅有829人。60歲以上老年人口中健康人口225萬人、基本健康人口178萬人、不健康但生活能夠自理的人口37萬人,剩餘11萬人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與城市相比,農村60歲以上老年人口約1009萬人,8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為121萬人,百歲以上的老年人僅有2089人。60歲以上老年人口中健康人口407萬人、基本健康人口397萬人、不健康但生活能夠自理的人口171萬人,剩餘的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從這個角度講,2010年60歲以上人口中,城市與鄉村健康和基本健康人口分別佔89%和79.7%;80歲以上人口分別佔11.3%和12%;百歲以上人口分別佔1.83%和2.07%。

以上數據雖然僅為2010年統計數據,與事實也有差距,但依舊可以看出:

  1. 城市老人健康率要遠高於農村老人;

  2. 城市老人長壽人口所佔比率要低於農村。

那麼這是什麼原因所致?個人認為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一是生活方式。

城市工薪族生活,節奏很快,精神和身體在年輕時常常會處於高度緊張狀態;而農村人雖然體力勞動大,但生活節奏基本可以自己掌握。同樣生活狀態的不同也導致了體力的不同。

二是生活條件。

這個不用多說,除了環境,農村的各種條件可能相對較差,看病不及時和看不起是常有的事,這也是為什麼農村60歲以上老人健康率要遠低於農村。不過,也正是因為生活條件差,物質匱乏,才使得農村老年人不得不下地幹活。

三是老年生活狀態。

與城市相比,清新的空氣、乾淨的水、一群逗樂的老頭老太太們串門說話聊天,兒孫繞膝,生活狀態放鬆愜意,自然更容易長壽。


水土博士

這是城市農村所經歷不同形成的,農村長大的人生經歷充滿了磨難,從小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粗茶淡飯,乾的是苦力活,日曬兩淋,好如鐵經過千錘百成鋼,渾身肌肉,練就了強健體質,到七十多歲挑一百多斤擔子健步如飛大有人在,那是在溫室裡長大城裡老人不能比擬的,如果講句笑話,讓城市老人和農村老人打架,那分分



鍾秒殺,但如果拿筆寫文章則反制了。城市老人相對生長環境不同,少幹體力活,少活動,到老了,由於環境侷限,交際少,相對農村來講也沒農村好,所以外表看沒農村老人強壯,但是壽命來講還沒城市老人壽長,因為農村醫療條件差,沒醫保,生病是個大問題,再加上老了還要到土地找食,年輕時幹體力活可強健身體,老了去幹體力活等於折壽,這是同城市老人沒法比的,如果農村老人有城市老人待遇,那肯定會更加長壽,各有各的利,各有各的弊,祝老人們都有一個幸福睨年。


團羊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雖然不是說所有城裡老年人都比農村老年人精神好,但大體而言是這麼個趨勢,本僧這裡試答一下,歡迎大家切磋交流。

首先,物質條件的差異決定了城裡老人相對比農村老人活得安逸些。城裡老人工作幾十年,退休後通常可以領到比較不錯的退休金,或者趁房價低時買了一套甚至幾套房子,這些都讓他們在經濟上有底氣。另外,城裡老人的醫療保險覆蓋範圍比較大,老人不用太有後顧之憂。而農村老人每月只有一點微薄的補貼,所以只能活到老,勞作到老,生病了能使用的醫療保險也低於城市退休老人。


其次,城裡老人與兒女同城生活的可能性相對高於農村。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的年輕人或進城上學或外出打工,老年人難以得到兒女照顧,有時更得以留守老人的身份幫助兒女養育留守兒童,加之經濟拮据,生活相對困苦。而城裡老人雖也有兒女出國或生活在別的城市的情況,但因為城市可以為其兒女提供工作機會,所以老少同城的幾率更高,加之較好的物質條件,能更好地享受天倫之樂。

再次,城裡的文化設施、娛樂活動多於農村,所以城裡老人活得更熱鬧些。城裡的圖書館、書店、公園滿足老年人的文化、交友需求,老年人平常一起健身、養生、娛樂,精神生活相對豐富,而相比之下農村老人的娛樂活就單調了許多,這也會導致城裡老人精神狀態更好。

菠蘿博士(中國傳媒大學張媛媛)


探村博士聯盟

我是一個從農村走出去,參加工作,在單位退休的古希老人,城裡、農村輪流住,對城裡和鄉下的老人有所瞭解,對此發表個人看法:城裡老人生活條件比農村老人好,他們基本上都有退休金,有房住,有車坐,有醫保,有地方誤樂,基本上無後顧之憂,物質享受有保障,精神狀況佳,一個個紅光滿面,精氣神十足。而居住農村的老人,每月只有百十元補助費,菜要自種,糧要自種,燒草自拾,看他們幹活還誤認為他們身體好,其實好多人都帶病幹活,死稱活挨,小病不看,直到病倒才去看醫生,他們實實在在苦啊!更有甚者,兒子媳婦外出打工,還要帶孫子,風裡來雨裡去,烈日曬,冷風刺,更苦。城裡與農村無法比啊!


頑皮的小老頭

我們看看兩種老人的生活軌跡。

城裡的老人一生:出生之後開始上學,整天就是學校、家,兩點一線。考上大學之後開始工作了。每天都是朝九晚五,坐辦公室、開會、電腦處理文件、生活在喧囂的城市裡。結婚娶妻了,繼續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到了自己退休了,孩子也結婚了。自己就老了。這時候每天開始鍛鍊身體了,因為年輕時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大魚大肉的放縱自己,到老了身體技能開始下降,不得不鍛鍊身體來維護僅有的生命了。這就是城裡人的一生。

農村的老人一生:出生之後有錢就上學,沒錢就幫家裡幹農活,長大一點也是,有錢可以上學,沒錢就要繼續幹農活。等到考上學了或許能改變命運了。那些沒考上大學的只能以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為生,一年到頭不需要別的鍛鍊,因為地裡的活就是鍛鍊的最好機會,可能比鍛鍊還要累很多了。接著就娶妻結婚了,生活的壓力讓他必須面對更多的東西,於是可能幹更多農活賺更多錢。到了孩子都出嫁了或者兒子都娶媳婦了,他的任務基本就完成了,但是地裡的活就可以少幹些了。這就是農村人的一生。


那麼總結一下:飲食不一樣。農村人吃的更健康。呼吸的空氣不一樣,農村空氣更新鮮。運動量不一樣,城裡人整天想著怎麼運動但沒運動。而農村人不用刻意運動,但他們卻一直在運動。


這些綜合因素導致了老人的精神狀態不一,這也是現在很多人選擇到農村生活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