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殖民印度近200年,臨撤出還分裂印度,印度人為何不恨英國?

柔沢十

“英國殖民印度近200年,臨撤出還分裂印度,印度人為何不恨英國?”——這個問題雖然存在普遍誤解造成的硬傷,但仍然算是問得比較好。確實,獨立後的印度統治階層對英國統治並無太多仇恨。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還擊戰之前,周恩來總理訪印,就注意到在獨立15年後的印度總理府內仍然掛著英屬印度殖民地末代總督的畫像;直到現在,印度社會對英國的評價仍然比較好,去英國留學、移民仍然是印度大眾嚮往的事情。為什麼會這樣,我在2015年出版於中國發展出版社的專著《大象之殤:從印度低烈度內戰看新興市場發展道路之爭》和其它一些文章中講的一部分內容可以為此提供解釋: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存在硬傷,即聲稱“英國殖民印度近200年,臨撤出還分裂印度”。因為英屬印度殖民地解體的根本動力來自該殖民地內部不同民族、宗教群體的努力追求,並不是英國主動製造的。且不提原來與中國有宗藩關係的緬甸追求獨立天經地義,就是印巴分治、英屬印度殖民地穆斯林獨立建國,本身也是英屬印度殖民地伊斯蘭教團體早在19世紀就明確提出的奮鬥目標,且其要求的領土範圍也與後來的巴基斯坦差不多。



其次,統一的印度國家本身就是英國征服的產物,英語是印度通用語言,把印度這個國家粘合起來了。在英國征服之前,世界上不存在“印度”這個國家實體,“印度”只是個地理、文化概念,是一種文化和民族集合體,印度本土民族歷史上從未建立過統治當今印度全境的統一國家,幾個盛大王朝延續時間很短,動輒相隔幾百年,統治地域也遠遠沒有囊括印度半島,只相當於我國南北朝、甚至五代十國。如果沒有英國把南亞次大陸一大批王國、不同民族捏合到一起,根本就沒有現代的統一印度國家。即使在英國撤離之後,印度也沒有任何一種本土語言能夠取代英語的國家通用語言地位,印度政府數次企圖在全國推廣使用印地語,都以慘敗而告終。

第三,英國統治印度期間,對印度社會進步做了不少事情,而且許多進步單靠印度社會自身是做不到的:如大面積禁止寡婦殉葬等陋習;如廢除伊斯蘭教法統治,引進實施英式法治;如在停滯在中國戰國之前的分封制的南亞次大陸引進實施了郡縣制和現代文官制度;……印度精英還是承認這些歷史事實的。


(英屬印度殖民地總督寇松)


第四,英國統治下印度教徒的國內地位提高了很多。英國征服之前,統治今日印度很大一部分國土的莫臥兒帝國等伊斯蘭國家以波斯語為官方語言,大量使用中亞、西亞等外國穆斯林為官也不任用本國印度教徒,印度教徒備受歧視壓迫(《大象之殤:從印度低烈度內戰看新興市場發展道路之爭》第四章中有詳細描寫)。英國征服後,印度教徒取得了與穆斯林平等的地位,其經濟、文化才幹得到相對較好發揮,經濟等各方面地位在相對平等競爭下迅速、全面、大幅度超越穆斯林。很多印度精英因為這一點內心對英國懷有感激之情。

第五,在英帝國內部,印度人的地位僅次於歐裔白人,高於其它所有種族;印度人借力英帝國體系在世界各地大面積擴散移民,且在中國等眾多半殖民地國家取得特權地位,在香港、上海都很明顯(大象之殤:從印度低烈度內戰看新興市場發展道路之爭》第九章中有較詳細描寫);……對這些,不少印度精英心裡有數。




簡要講就是這幾點。印度歷史上長期被外來統治者統治,英國當屬對印度帶來進步、利益最大的外來統治者。如果想詳細瞭解,歡迎閱讀《大象之殤:從印度低烈度內戰看新興市場發展道路之爭》全書。


梅新育

這個問題所描述的情況大體上符合現實。印度人不論是國家的精英階層還是底層民眾,對英國一般都懷有比較積極的態度。雖然英國殖民者和其他歐洲殖民者對殖民地的態度並沒有什麼本質差別,給印度同樣留下了傷痛和恥辱。19世紀中葉,英國人鎮壓了印度人民的反英起義,在恆河邊屠殺了莫臥兒王室的幾乎所有成員,並將末代皇帝流亡在緬甸。1919年4月英國在旁遮普阿姆利則製造血案,屠殺民眾數百人。 但是,印度人對英國懷有比較積極的感情並不是不可解釋的。

首先,英國對印度殖民的時候,印度處在莫臥兒帝國統治之下,而莫臥兒帝國和英國的殖民當局一樣,也是外來政權。帝國的上層不論是民族還是宗教,都來自印度以外。占人口絕大多數並作為印度文化代表的印度教徒對這個政權並不認同,當年英國人打擊莫臥兒帝國的時候,很多印度地方力量甚至表示支持。

其次,英國人給印度留下了不少至關重要的精神和物質遺產,在英國的統治下,印度建立了亞洲最早的近代政府管理制度,亞洲最早的政黨、報紙都出現在印度。按里程領先亞洲半個多世紀的印度鐵路系統也是英國人修建的。英國人極其重視印度,在印度的建設投入是比較大的。

再次,英國撤退以後,仍然和印度上層保持了非常密切的聯繫,大量印度精英在英國接受教育,這些人在印度影響力很大,他們的生活方式受到印度普通民眾的追捧。熱愛英國的生活方式,再去恨英國是比較難的。


葉海林

印度人為何要恨英國,感激英國還來不及呢!以下“大正”就說一說自己的理由:

1、印度在英國人殖民之前就是個地理名詞,印度次大陸上有無數大大小小國家,談何分裂印度。

英國人最早在17世紀初就來到印度開始殖民貿易,花了兩個多世紀時間,通過多種手段才把整個印度地區統一起來,形成英屬印度殖民地。印度次大陸上的多如牛毛的邦國,全部被納入英屬印度殖民地的麾下,這才有了今的天印度國家。印度在漫長的歷史中一直都是分裂狀態,只有英國殖民者才這麼有耐心統一印度次大陸多個勢力,把不同民族和語言的邦國捏合在一起,可以說,印度的再生父母就是英國殖民者,至於說分裂印度,這就很可笑了,分裂出去的巴基斯坦根本就沒有屬於過今天印度國,印度人又有什麼理由恨英國的?反而應該感激英國人才有了印度的今天。

2、印巴分治的鍋不能讓完全讓英國背。英國在撤出英屬印度殖民地前,搞了一個“印巴分治方案”,也稱“蒙巴頓方案”,由於印度地區複雜的宗教文化關係,搞出來一個妥協最大化的方案。畢竟印度地區境內的穆斯林和印度教更趨於分家,方案已經有很大限度的偏向印度,所以才導致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勢如水火,為印巴戰爭埋下了禍根。這些反而表現出英國人作為宗主國的無能為力,印度人卻因為方案受益頗多,最終導致印巴分治還是地區複雜的宗教關係,英國人完全背鍋確實有點冤枉。

3、英國殖民者給印度留下豐厚的家底。

印度殖民地是英國最重要一塊殖民地,所以英國殖民者大肆建設和經營印度,為印度帶來了工業化,培養很多印度精英,印度國創始人和精英都是英國人培養的。1947年,印度取得獨立,在之後的幾年裡,憑藉著英國人在印度留下豐厚家底,在世界上實力排名十分靠前,在國際上十分有影響力,還倡導不結盟運動。由此可以看出,印度根本不會恨英國人,反而感激英國殖民者讓印度半島實現統一,以及重塑了印度文明。


大正看世界

原因大概是因為印度自古就經常被外來勢力所統治,有一部分習以為常的因素。還有一點是因為印度實現了領土的統一,儘管直到現在國內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也沒有解決,但名義上已經合併在一起了。

印度歷史上比較為人熟知的安息帝國、貴霜帝國都屬於外來勢力建立的,之後又被波斯、馬其頓、突厥、蒙古等勢力統治,直到英國入侵,推翻了印度最後一個由蒙古人後代統治的莫臥兒帝國,並繼續侵略其他的小邦國(部落)才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印度。


印度的地理條件與環境比較優越,物產也極為豐富。因此,英國殖民期間,為了獲取更豐厚的利益,減少了農作物的種植,改為大面積種植鴉片,隨後出口到了亞洲其他地區。但由於糧食種植的減少,使印度土著在幾次天災出現的時候死了大量的人。這期間印度人也曾反抗過,但都被血腥鎮壓了。

雖然印度被英國侵略,也給印度帶來了許多災難,但印度獨立以後也確實不曾恨過英國,直到現在都是英聯邦的一員。我想除了印度的民族性格以外,就是我們所熟知的3點:

1、英國的入侵也為印度打下了今天的版圖,不然以印度原來的狀況,是不可能完成大一統的。

2、英國在讓印度獨立的時候,沒有發生流血衝突,並且為印度留下了大量的鐵路及其他工業基礎設施。

3、就像我們常聽到的,國家之間是不會有永遠的矛盾的。尤其是印度,基本被異族統治了數千年,直到現在才真正的翻身,在獨立的過程中又沒有經歷過血與火的考驗,當然需要國際上更多的認可,才能發出自己的聲音。在做不到用武力證明自己的情況下,找一個有勢力的主子做靠山也許更明智。何況被殖民了那麼久,突然沒了主人也會不習慣~!



吃飯不刷碗1

一個侵略者,無論他對被侵略者做的多麼的好,對一個民族來講都是一種傷痛!之所以現在印度所謂的“不恨”英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兩國目前沒有利益上的、大的衝突。有句名言叫做,沒有永遠的友誼,只有永遠的利益。把這句話延伸開來,也可以這樣說,沒有永遠的仇恨,只有永遠的利益。

在地緣政治上,遠有遠的好處;近有近的壞處。反之亦然。國與國之間除了利益,什麼東西都是雲煙。國與國之間的這些利益,也都隨著世界風雲變幻的運動當中不斷的轉變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