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兼职做导演,为什么公众一直对韩寒和郭敬明厚此薄彼?

传媒大眼导读

向来擅长利用媒体造势的郭敬明,当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免费宣传的机会,于是赶紧在微博上发帖,试图就此拉开新一轮的撕逼大战,却并未收到对方的任何回应。

同样兼职做导演,为什么公众一直对韩寒和郭敬明厚此薄彼?

从郭敬明发文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认为自己和团队折腾了两年才完成的最新作品并未得到影评者的公正对待。可事实上,自《小时代》系列开始,直到即将面世的这部《爵迹》,郭敬明的电影作品早已不是第一次被怼了。甚至毫不夸张地说,由其执导的所有电影,无一不是落得个口碑扑街的结果。至于票房成绩方面,除了《小时代》系列借助IP效应确实带来了还算可观的票房收益外,《爵迹》刚刚公映就呈现扑街颓势,最终只收获了3.8亿的票房成绩,甚至成为乐视当年150亿欠款门引发股价崩塌的直接原因。

同样兼职做导演,为什么公众一直对韩寒和郭敬明厚此薄彼?

遥想当年,牢牢占据了80后、90后青春文学市场的最热门的两位青少年作家,正是韩寒和郭敬明。而这两位新生代作家之间似乎也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除了同为80后,二人还在近年来先后走上了写而优则导的道路。区别就在于,韩寒无论是出书还是拍电影,其受众口碑都明显要比郭敬明高出好几个量级。

为什么这两个在相同领域努力了十几年的作家兼导演,会得到公众如此不同的评价?在韩寒始终受捧而郭敬明一直被怼的不同境遇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深层原因?在进行一个全方位的PK后,这些问题又能否找出最终的答案?

来自写作上的PK结果——

是“讽刺文学”对“疼痛文学”的完爆

要了解二人在创作能力和风格上的差异,不妨先来看看二人在作品中的一些经典句子。

同样兼职做导演,为什么公众一直对韩寒和郭敬明厚此薄彼?

韩寒: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后会无期》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后会无期》

在这个社会里嚣张的人,必定有自己的绝活,因为没绝活的嚣张一次基本上都挂了。——《长安乱》

不难看出, 韩寒在文学创作上的个人风格,就是笔杆很硬,除了文风上的黑色幽默,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世俗丑陋的讥讽 。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具备的一点,那就是言简意赅且通俗易懂,这样才让他的作品鲜明的体现出一种优秀而独立的思想。

同样兼职做导演,为什么公众一直对韩寒和郭敬明厚此薄彼?

郭敬明:

你要相信世界上一定有你的爱人,无论你此刻正被光芒环绕被掌声淹没,还是当时你正孤独地走在寒冷的街道上被大雨淋湿,无论是飘着小雪的清晨,还是被热浪炙烤的黄昏,他一定会穿越这个世界上汹涌着的人群,他一定会走过他们,走向你。他一定会怀着满腔的热,和目光里沉甸甸的爱,走到你的身边,抓紧你。他会迫不及待地走到你身边,如果他还年轻,那他一定会像顽劣的孩童霸占着自己的玩具不肯与人分享般地拥抱你。如果他已经不再年轻,那他一定会像披荆斩棘归来的猎人,在你身旁燃起篝火,然后拥抱着你疲惫而放心地睡去。他一定会找到你,你要等。——《小时代》

关于郭敬明的文学风格,真的不需要再多举例了。明眼人都能发现,他的每部作品几乎都是这样的话唠风格,甚至让人怀疑是否在通过这种多码一点字的方式赚取更多的稿费。这么长的一段文字总结起来,其实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说清:“你一定要耐心的去等那个不顾一切的去爱你的人出现”。

更要命的是,上面这段话已经可以算是郭敬明能够写出的中心思想比较明确的东西了。更多情况下,

他的文章所采用的句式会让人在阅读后觉得毫无逻辑可言,翻来覆去也不知道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东西 。很像是青春期的一种无病呻吟,所以才被大家谑称为“疼痛文学”。

值得一提的是, 郭敬明的文学创作长期以来一直都涉嫌抄袭问题 。他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曾被庄羽诉诸法律。就连美国的《时代周刊》都曾发表过专门批评郭敬明作品的文章,也算是丢脸丢到国外去了。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大家会说韩寒才是一位真正的作家,而郭敬明充其量只是个商人。

来自电影层面的PK结果——

又是“文艺电影”对“流量电影”的全胜

在二人先后转型为电影导演的过程中,韩寒的作品虽然在执导水平上存在争议,却无人否认其强烈的作者电影的艺术风格。而郭敬明虽然一口气推出了《小时代》系列影片,又为《爵迹》系列赋予了“国内CG最高水准”的噱头,可得到的评价却是一边倒的差评。

作为我国文艺青年的主要代表之一,韩寒先后拍出了《后会无期》《乘风破浪》这两部绝对拿得出手的电影。

实事求是的说,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非专业导演,韩寒的执导水平与真正的电影导演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是 在国产电影烂片不断的大背景下,由他导演的这两部电影绝对远超及格线,而且也为国产文艺片争得了更多的关注

事实上,这种作家转行拍电影的情况在国内也不是孤例。大家熟知的作家王朔,就曾拍摄过一部《我是你爸爸》,主演正是如今陷于风口浪尖上的导演冯小刚。而韩寒作为一个曾因离经叛道而被主流社会所不认同的“问题青年”,对如何规避各种敏感问题的方法简直是驾轻就熟,所以由他执导的电影作品想拿到国际性大奖并最终反哺票房收益,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与韩寒相比,郭敬明则完全不同。总体而言,郭敬明根本就不属于追求“诗和远方”的那种文艺青年,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是这样,站在电影制作层面也同样如此。 他的每一部电影都不会跳出商业片的范畴,且带有严重的捞钱嫌疑。

另外,与其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虚荣感一样,他在电影里植入的很多创作元素也几乎都是虚荣的、空洞的、表面精致的明星玩偶。 打的是爱情牌,可实际上走的却始终都是一条纸醉金迷的炫富路。

同样兼职做导演,为什么公众一直对韩寒和郭敬明厚此薄彼?

在《小时代》因为物欲横流的创作意识而饱受批判后,商人的本能又让郭敬明将目光瞄向了电影技术上的突破。通过《爵迹》系列,能看出他的初衷是想做成中国版的大制作《权利的游戏》,可事实却是第一部的正片以及还未上线的第二部预告片就已经让公众失望透顶,除了浮夸和僵硬的CG特效制作水平,甚至连讲好一个故事的能力都不具备,这样的作品想要在市场上大卖,无异于痴人说梦。

同样兼职做导演,为什么公众一直对韩寒和郭敬明厚此薄彼?

来自人设方面的PK结果——

“热血男儿”又一次击败了“四娘”

在日常的人设方面,韩寒也远比郭敬明更为讨喜。韩寒的日常人设,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热血青年, 写作导演赛车一样不落,且每一样都拿得出手,完全是一个阳光有志青年的样子。

同样兼职做导演,为什么公众一直对韩寒和郭敬明厚此薄彼?

两相对比,郭敬明就明显low了太多。平时P图总是习惯把自己P成一米八的大长腿。 放眼整个娱乐圈里,除了女明星,如此热衷塑造完美外在形象的男性除了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所以才会被网友们戏谑为“四娘”。

同样兼职做导演,为什么公众一直对韩寒和郭敬明厚此薄彼?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强烈反差,二人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上的所作所为也造成了各自口碑上的巨大差异。比如2008年突发的那场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后,韩寒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内就带着40万元的捐款直接奔赴到灾区第一线,希望这笔钱能够真正到达需要它的人手里。

可是在魔都坐拥一个阳台都能开场小型演唱会的超大豪宅的郭敬明,却只捐出了区区的一万块钱,又跑到微博上面说自己哭得多么多么伤心。内幕一经曝出,其人设自然瞬间崩塌。

有趣的是,郭敬明在面对质疑时总是会习惯性的表现出自己的委屈:“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说这话时,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烂片不像名画可以靠画家的去世实现增值效果,导演死了之后烂片还是烂片。

同样兼职做导演,为什么公众一直对韩寒和郭敬明厚此薄彼?

至于即将面世的《爵迹2》好不好看,目前还不得而知。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看到这张剧照的一瞬间,估计TFboys的粉丝们已经在去手撕郭敬明的路上了。

同样兼职做导演,为什么公众一直对韩寒和郭敬明厚此薄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