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孩子的早戀心理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有早戀苗頭,不要如臨大敵,一味斥責孩子,而應分析他(她)早戀的原因,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孩子早戀的常見原因

歌德說:“哪個男孩不鍾情,哪個女孩不懷春”。青春期男女彼此嚮往與追求性心理發展為正常表現。中學孩子早戀的常見心理原因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讀懂孩子的早戀心理

第一種是精神空虛型。青春期正是人的精力特別旺盛的時期,是長身體、學知識的大好時光。但是一部分孩子未能把充沛的精力用在學習上,他們對學習缺乏興趣,又找不到合適的方式發洩這部分過剩的精力,於是,早戀便來到了他們空虛的心靈之中。有的甚至同時與幾個人“談朋友”。有個初一學生,每天上課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家長每天忙於“四方城”的酣戰,無暇顧及他。於是他就開始了“戀愛遊戲”,向同年級的幾個女生同時展開猛烈的“愛情”攻勢,弄得那幾個女生也分了心。這樣的孩子一般缺乏家庭的溫暖,他們並不懂得什麼是愛,更不講什麼道德。對他們的教育,一方面要用《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嚴加約束,另一方面需要家長和學校積極配合,優化家庭環境。同時,培養孩子正當的興趣愛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空虛的心靈充實起來。

第二種是愛慕虛榮型。這種類型以女孩子居多。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加上流行的愛情歌曲和表現性愛的影視和書籍的誘導,少男少女的潛意識裡也產生一種希望被認可、被讚美甚至被追求的衝動需要。如果她平時在學校裡因成績好或表現好常受到表揚,或在家裡能得到家長的肯定,這種需要就能得到滿足,分心的危險也就小些。如若不然,加上外部因素的誘惑,比如,有人向她表示好感,甚至自認為別人在向自己表示好感,或遇到居心不良者出面介紹撮合,她就會分心。如前面提到的初一男生追求的幾個女孩,其家庭都不大和睦,本身成績多居中等,收到了別人發出的“愛情信號”,就有了一種知遇之感,以為“灰姑娘”遇到了“王子”。她們說不出那位男生有什麼值得自己傾心之處,甚至明知他並不是師長眼裡的好學生,可虛榮心使她們都願意與他接觸。這也顯示出許多早戀者的幼稚和盲目性。這些女孩還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愛聽港臺流行歌曲,愛看言情小說,這跟現在學生題材的健康文藝作品極度貧乏有關。

第三種是盲目鍾情型。德國大文豪歌德在他的處女作《少年維特之煩惱》一書中曾發出“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年不鍾情”的詠歎。確實,進入青春期的中學生邁進了多夢的年華,對異性的好奇,對兩性問題的興趣有明顯的增加,都或多或少地有了懷春的萌芽。大多數人的這種感覺如浮光掠影,一閃即逝。不過還有一部分多愁善感的孩子被它困擾。有一個女孩好勝心強,學習成績不錯,特別是體育活動能力比其他同學強,按理應是一個令人很放心的好孩子。可就是這樣一個女孩,在體訓隊的訓練中,深深地被她的教練吸引了。她偷偷地注意他,牽掛他的一切,甚至於把學習和訓練的目的都變成了為了教練高興。雖然教練並未意會到她的情感變化,但漸漸地這種情感使她精神恍惚,注意力無法集中。正在這時,她的班主任在全班開展了“架起師生心靈之橋”的活動。出於對老師的信任,也可能是試探著自救,她把自己這種苦惱通過日記向班主任流露了一點。班主任找她傾心交談,並保證為她保密,她終於合盤托出了自己的心事,心中似乎也輕鬆了不少。班主任及時和她的父母聯繫,一方面讓家長了解這一情況。以便注意她的思想動向,另一方面反覆強調要愛護孩子的自尊心,不聲張,也不要斥責孩子,只能耐心說理引導,用親情溫暖那顆迷惘的心。幾周後,這個女孩的神色也就基本恢復正常了。這說明家長在處理孩子早戀問題方面,應注意“冷處理”,不能頭腦發熱,更不能張揚或採取強硬措施。因為這些孩子的感情是纖細而真摯,但是不合時宜,缺乏是非觀念,對她們的教育應該細緻而有耐心。

家長的正確教育方式

孩子出現早戀現象當然還有其他原因,家長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讀懂孩子的早戀心理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有早戀苗頭,不要如臨大敵,一味斥責孩子,而應分析他(她)早戀的原因,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要張揚,要冷處理,不要損傷孩子的自尊心,以免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導致破罐子破摔。一般說來,對精神空虛的孩子要加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並且要加強遠大理想和學習意義的教育,注意控制孩子用錢的數量和在外活動的時間,督促孩子將精力放到學習上來;對愛慕虛榮的孩子一方面讓他充分認識早戀的危害,另一方面應鼓勵他們根據自身特長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在活動中認識人生價值,增強社會責任感;對盲目鍾情的孩子,要幫助他們用理智勒住感情的野馬,認識到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任務,青蘋果看起來美、吃起來是酸澀的,並鼓勵他們開闊心胸,振作精神,昇華感情。在教育過程中,家長要有耐心,不要操之過急,孩子轉彎是需要時間的,有時還會有反覆。另外,優化家庭氛圍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個孩子在缺乏愛的生活環境裡,那麼,他是很難形成健康心理的。

家長恰當地對孩子進行一些青春期性生理知識和性道德知識教育,也是必要的,堅持友好的原則,對寫情書的同學應該抱著與人為善的態度,不應有任何敵意和偏見,要以回信和麵談的方式讓其專心學習。此外,家長還要遵循保密原則,談話時避免出現以公開批評方式來處理這些問題,從而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

作者/董紹軍

來源/青春與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