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簽賺10萬,千億新貴藥明康德反遭“獨角獸”反噬

首家插隊上市的獨角獸企業為何第一時間將募集資金購買理財?”

中一簽賺10萬,千億新貴藥明康德反遭“獨角獸”反噬

對於敢於下手買進藥明康德股票的人在最近大呼過癮——連續16個漲停板,相當於中一簽淨賺10多萬元。但這個被譽為今年最賺錢的新股,卻在最近遭遇了“獨角獸”到“毒角獸”的質疑。

6月4日,有媒體報道稱,無錫藥明康德新藥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藥明康德”)上市企業可能有潛在的股價泡沫風險。當天,獨角獸藥明康德盤中觸及跌停。截至收盤,該公司股價重挫逾9%,報120.9元/股,市值蒸發近125億元。6月7日,藥明康德再次下跌4.05%,收盤價為119.03元/股,總市值1240億元。

中一簽賺10萬,千億新貴藥明康德反遭“獨角獸”反噬

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8月9日,藥明康德在美國紐交所上市。8年後,該企業於2015年12月10日美股收盤後宣佈完成私有化,從紐交所退市,市值 33億美元,摺合人民幣不到220億元。此後,藥明康德“一拆三”登陸新三板、港股和A股。

憑藉著CRO(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這一國內稀缺概念,藥明康德在迴歸A股前後相比,市值已經翻了10倍,輕鬆越過了千億元大關。其創始人李革夫婦也已經成了中國新晉富豪,身家甚至超過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

但時間財經發現,2017年,藥明康德營業收入77.65億元,淨利潤才12.97億元,現在藥明康德股票的動態PE已達108倍。十幾億的淨利能否撐起千億的市值規模?

部分業內人士表示,獨角獸“虛胖”之風不可長,獨角獸不能等同於中國新經濟。藥明康德究竟是獨角獸還是毒角獸,一切有待市場檢驗。

市值翻10倍成獨角獸

藥明康德於2000年12月成立,自稱是全球領先的製藥以及醫療器械研發開放式能力和技術平臺公司。目前,藥明康德註冊資本10.4億元,法人代表、董事長、總經理均為Ge Li(李革)。

2007年8月,藥明康德於紐交所上市。8年後,藥明康德又以33億美元的市值(約合210.92億人民幣)在2015年12月退市。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4月29日,藥明康德以董事長李革為首的管理層聯合匯僑資本Ally Bridge等機構提出無約束力的私有化要約,要約價格為每股普通股5.75美元,藥明康德的私有化價格合計約為33億美元。私有化的買方包括管理層控制的G&C IV Limited以及曉鍾投資,並聯合了匯僑資本Ally Bridge、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以及君聯資本等一系列知名投資機構。雲鋒基金旗下的Yunfeng II WX Limited及上海雲鋒衡遠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兩隻基金業參與了私有化。

美股退市後,藥明康德一拆三,分別上市。其中合全藥業登錄新三板,總市值197億元。藥明生物於去年登錄港交所,總市值1175億港元。藥明康德登錄上交所,總市值1250億元。三家總市值超過2000億元,相當於其在紐交所退市時的10倍。

中一簽賺10萬,千億新貴藥明康德反遭“獨角獸”反噬

根據福布斯3月9日發佈的2018中國富豪排行榜,李革夫婦已經以125億美元插隊該榜的話可位列全國富豪榜第21位,而恆瑞孫飄揚在該榜上的財富為89億美元,復星集團郭廣昌為87億美元,分別位列第31和第33位。

除市值外,藥明康德的閃電過會也足見資本市場對它的期待。

4月24日,藥明康德正式啟動A股IPO,從預披露、招股書更新到上會、過會,僅僅用時50天。並且在過會半個多月後,其成功“反超”僅用時36天的富士康,率先拿到IPO批文。

上市後,藥明康德連續拉出了16個漲停板,由21.6元/股直接上漲至129.01元/股,中一簽收益超10萬元,市值最高時超過1400億元。

千億市值靠什麼支撐?

讓投資者大跌眼鏡的是,作為第一家插隊上市的獨角獸,藥明康德卻將募來的錢第一時間用於購買理財產品。

6月5日,藥明康德發佈公告稱,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計使用閒置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總額為14.9990億元且任意時點使用閒置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餘額均未超過15億元。

藥明康德披露的募集資金基本情況顯示,其募集資金淨額為21.3億元。也就是說,本次藥明康德用於購買理財產品所使用的募資資金已達到總額的70.41%。

中一簽賺10萬,千億新貴藥明康德反遭“獨角獸”反噬

根據公告,這14.999億元共投入到6個保本型理財產品中,其中單款產品最高金額為3.889億元、期限從35天到180天不等、最高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9%。

募集的錢不用於主營業務,卻用來購買理財產品,不差錢的藥明康德還融資幹嗎?讓投資者們自己直接買理財產品多方便?

事實上,藥明康德不務正業玩理財已不是新鮮事。據藥明康德招股書,從2014年到2017年9月30日,藥明康德使用自有資金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總額約為33.59億元。

期間,藥明康德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及銀行理財產品分紅收益約為3億元。同期,藥明康德2014年到2017年9月30日的淨利潤總金額約為30.13億元。由此可知,在上市前的四年,理財投資收益總額佔藥明康德四年淨利潤總額的9.96%。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造成上市公司理財熱這一現象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上市公司募集資金超募的情況比較突出;二是部分上市公司理財有方,少數上市公司理財收益佔淨利潤一成;三是IPO常態化天賜良機。

部分業內人士表示,不管藥明康德屬於這三種中的哪一種,它都應該講募集資金專注主業創造更好的業績,而非理財。

不過,對於投資者來說,更需要關注的還是藥明康德的實際業績。公司的發展能否撐起現在的市值。

藥明康德招股說明書顯示,2015至2017年,藥明康德營業收入分別為48.7億元、60.5億元、77.2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5.91%。天風證券研報認為,這基本與中國CRO行業發展增速接近。2015-2017年,藥明康德淨利潤分別為3.49億元、9.75億元、12.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4.38%、179.39%、25.86%。

中一簽賺10萬,千億新貴藥明康德反遭“獨角獸”反噬

今年一季度,藥明康德實現營業收入21.4億元,淨利潤2.91億元,淨利潤同比下滑13.72%。對此,藥明康德解釋稱,主要是由於人民幣升值產生的匯兌損益為-1.18億元,導致公司2018年一季度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較多。若扣除上述匯兌損益對淨利潤的影響-9961.7萬元,則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14.96%。

對於藥明康德股價,有媒體報道稱,即便考慮到近兩年多該公司(藥明康德)較高的成長性,相較於分拆之後總市值反而猛增逾4倍的“神奇表現”,目前A股市場給予的估值,恐怕已經“虛胖”了。

在這種情況下,獨角獸上市企業可能有潛在的股價泡沫風險。而一旦這種風險在未來持續釋放,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就難以分享到該優質獨角獸企業的投資價值,甚至可能反受其害。藥明康德的投資者們看懂了嗎?(北京時間財經 曾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