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额济纳归来不看“金”

Day1 北京—银川

赶在长假最后一天,我和先生从霾都出发,奔赴宁夏。

中午到了银川,阴天,零星小雨。去神州河东机场店取了我们的“小白马”——一辆都市SUV别克昂科拉,上路。机场高速沿途有很多小水塘,里面还有大片荷叶和芦苇,这里被誉为“塞北小江南”,诚哉斯言!

决定先去探访宁夏博物馆。虽然仍在长假中,这里居然人很少,就像为我们单独开放一般。展厅里有很多贺兰山岩画,太阳神画像是其代表作。怎么看这幅太阳神都像个粗糙版的孙悟空,也对,猿猴也确实是人类的始祖。宁夏是西夏建立之地,历史上也是多民族融合之所,所以很多展品都颇具异域风采。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一个展厅在展览徐悲鸿早期绘画,徐大师的马尽人皆知,但仕女图看起来竟然比例不那么协调,就我个人来看,感觉还不如美院学生的水平。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出了展馆又去了城南清真大寺,并无太多看点。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晚上和当地的朋友约了饭,他推荐一家据说很好的羊肉馆,到了才发现居然是家北京铜锅涮肉,肉不错,小料却并不正宗。八宝茶倒是十分美好,盖碗表面浮起厚厚的一层芝麻,味道香浓。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雨雪兼程的一天

Day2 银川-额济纳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雨雪兼程的一天啊。其实,从昨晚起就已经担心今天的天气了。

天气预报说,今天有中雪。偏偏今天的路途还很艰辛,我们要一站开到额济纳,全程要800公里。早上6点半醒来,拉开窗帘,雨水已经模糊了玻璃窗。

匆匆吃过早饭上路。刚一出银川市,远远就看见了天际线银白一片。

毫无悬念,雪来了。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行驶到贺兰山山口,雪大起来,鹅毛一般。贺兰山近在眼前,但却被云雾所缠绕,尽管身处此山中,仍难见真容。地上也开始有了积雪,冰碴甩在车上,咣咣作响。

好在车子的稳定性能还不错,没有打滑。尽管如此,一路开下来,手心里都是汗。战战兢兢开过山口,下山一直不敢加大油门,就这样一直过了阿拉善左旗,雪才变小了。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这一路的景观也真丰富,先是贺兰飘雪、祁连冰川,之后是戈壁,最后是连绵不绝的沙丘。路况超过意料的好,车很少,这让我悬着的心踏实了不少。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下午5点半,终于到了额济纳。

额济纳是个非常小的市镇,受张艺谋电影《英雄》的影响,近几年才爆发了旅游热情。但每年只有在10月胡杨林变黄这一个月,才会涌来潮水般的人群,所以这里的接待能力远远不够。

来之前查了住宿条件,即使是快捷酒店,这个期间房费也要超过千元,看评价都是卫生条件堪忧,而且比较吵闹。我试着租了个家庭旅馆,到了后才发现这个可爱的两居室给了我们小小的惊喜。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一看房主就非常热爱生活,全新欧式装修,满屋子的高大绿植,面积足足有100平米,这可比住宾馆舒服多了。

未来两天就是这里了!

胡杨生而千年不死

Day 3 额济纳 - 胡杨林

额济纳德温度比北京冷多了,早上查看手机,已经接近零度了。我和先生都不是摄影发烧友,所以决定不去追赶太阳的脚步拍摄日出了。

挨到9点,我们才出门。我们住的地方离景区也就两三公里。

还没到景区大门口,河边的胡杨林就惊艳到了我们。晨光给本已金黄的叶片再镶了万道光茂,胡杨竟然变得很耀眼了。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进到景区,从一道桥到八道桥,全是醉人的金黄,把我俩生生练成了黄金眼。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在网上查了查胡杨的词条,是这样表述的:又称 胡桐(汉书)、 英雄树、 异叶胡杨、 异叶杨、 水桐、 三叶树,是杨柳科。常生长在沙漠中,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

“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景区里的胡杨大多活了两三百年,一幅见惯世事的沧桑感。和活的胡杨树相比,死的胡杨木更有一种诡异的美感。

果真是死而不烂,,一副不屈不挠的容颜。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不知不觉,一天里就走了两万多步。

醉了,也累了。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阅尽悲喜,转瞬千年

Day4 额济纳-航天城-酒泉-张掖

昨天的胡杨林金光万丈,今天上午的行程却是满目苍凉。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黑城离额济纳也就20公里,这里曾相当于西夏的军区,元朝灭了西夏后,一度占用这里,直到明朝逐渐被废弃。如今仅存角楼在无垠的戈壁中倾听风沙的悲鸣。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黑城不远有一片被命名为怪树林的死胡杨林。

胡杨因河道改流、地下水位下降而风干成一具具骨架,即使倒地,仍然保留着不可名状的痛楚。有的缠缠绵绵,有的不离不弃,有的相爱相杀。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去酒泉的路上,经过了航天城,远远看到了火箭的发射塔。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原总装备部20基地)是中国最早建成的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截至2016年9月1日,中国发射了约280颗人造卫星,其中81颗在酒泉发射。

途中经过很多小村,很新,有着良好的规划,展示出蓬勃昂扬的生机。

下午3点,到了酒泉,时间还早,干脆穿城而过,直奔张掖。酒泉和张掖在古时分别叫做甘州和肃州,这也正是甘肃省名的由来。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这一天又是呼啸500多公里,从千年前的沧桑穿越倒如今的壮丽。想想旅途也真有意思,果真是阅尽悲喜,转瞬千年。

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Day 5 张掖-中卫

上午去了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最早知道这里是从中学的地理课本上,想当然的理解就是一片火红的岩石组成的群山。到了公园才发现丹霞地貌不仅有红色,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色彩斑斓——黄、白、橙、粉、紫、绿、青。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大自然把这里打造成一个童话世界,每一条沟壑、山丘的色彩都不尽相同,但颜色并不浓烈,在太阳热烈的注视下,反而显得很温婉。这里毕竟是国家级景区,管理井井有条,景色好的地方都建了观景台,便于俯瞰追索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一下午都奔波在去往中卫的路上,很是辛苦,直到晚上7点才赶到这条黄河边的小城。很多人对中卫的印象停留在沙坡头上,其实这里历史悠久,据记载,春秋时羌戎就在这里杂居,直到明时朱元璋屯田边,设军事建制“中卫”,后变成了这里的地名。

预订中卫的酒店时,发现附近有个创业城,心里便以为也会像北京的大小创业园那样有趣,到了才发现就是一个加大版的批发市场。想必是当时为了赶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而上马的,如今已被水果摊、建材店们占据。

到了晚上,广场舞大妈、踢毽人集体涌入,反倒让创业园焕发了充满人间烟火的活力。

一道黄河隔绝了两个世界

Day 6 中卫

今天的主题就是沙坡头公园。睡了个大懒觉,吃了顿“皇帝般的”早餐,才施施然出发。

沙坡头公园分黄河公园和沙漠公园两部分。两者之间只由一道不足百米的地下涵洞连接。黄河在中卫这里来了个290度的大转弯,也让气势汹汹、步步紧逼的腾格里沙漠止步于黄河河畔。

于是,一道黄河隔绝了两个世界。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坐了快艇,漂了羊皮筏,飚了沙漠越野车,骑了骆驼,十分闲散的过了一天。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离开沙坡头,去了高庙保安寺,这是座始建于明代的三教合一的寺院,不巧正赶上维修,只有隔墙眺望了。尽管之能看到寺庙一角,但仍遮挡不住恢宏之气。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踏破贺兰山缺”

Day7 中卫-贺兰山—河东机场

今天的目的地是贺兰山。

去往额济纳的路上,已经和它擦身而过,那时它还是雨雪霏霏,银装素裹。晴天下,贺兰山又变成了岳飞“满江红”里“踏破贺兰山缺”的壮怀激烈之感。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先去看了贺兰山的岩画。一幅幅好似出自幼儿园儿童之手的稚拙画像散落在山间岩石上,牛羊虎等动物形象是绝对主角。

在一块高高的岩石上,我们见到了所谓的镇山之宝“太阳神”岩画,要不是身边的导游提醒恐怕会错过。有关太阳神的刻画,远古人类的见识都差不多,都有着大眼睛双眼皮长睫毛,看起来和猴子差不多。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另一幅著名的岩画表现的是一场战争,其中画面上的“大手印”打败了“小手印”,夺取了氏族的领导权。尽管是得胜方的“大手印”,如今看来也很娇小,这说明当时还处于母系社会,部落首领是女人。地上还有很多散落的石块上也都刻着山羊、老虎等形象,据说都是从当地老百姓家的猪圈、灶台上拆回来的。

神秘的西夏王国最早是西南藏区羌族的一个分支,后来受到藏族的驱赶,辗转逃到陕西北部,最终建立了西夏王国。最鼎盛时期,西夏国占据了陕甘宁、内外蒙的局部。王国存在了189年,历经10位国王,最终消失于成吉思汗的铁蹄之下。

西夏王陵坐落于贺兰山下,曾经不可一世的开国帝王元昊的3号帝王陵也只化作几个黄色大土包,留下谜一般的历史印记。

如今,掌管着贺兰山的是灵巧的岩羊。

贺兰山下雪初晴,疾风靖,小村明

景区里见到很多岩羊,这些温顺灵敏的精灵,跳上跳下,和游人保持着有节制的亲热,一旦你走近,他们三蹦两跳地就消失在茫茫的大山间……

历时7天,行程2400公里,我们驾驶着“小白马”跨越了宁夏、内蒙、甘肃三省。一路追逐着秋天的脚步,看得满眼金黄,一心沉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