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額濟納歸來不看“金”

Day1 北京—銀川

趕在長假最後一天,我和先生從霾都出發,奔赴寧夏。

中午到了銀川,陰天,零星小雨。去神州河東機場店取了我們的“小白馬”——一輛都市SUV別克昂科拉,上路。機場高速沿途有很多小水塘,裡面還有大片荷葉和蘆葦,這裡被譽為“塞北小江南”,誠哉斯言!

決定先去探訪寧夏博物館。雖然仍在長假中,這裡居然人很少,就像為我們單獨開放一般。展廳裡有很多賀蘭山岩畫,太陽神畫像是其代表作。怎麼看這幅太陽神都像個粗糙版的孫悟空,也對,猿猴也確實是人類的始祖。寧夏是西夏建立之地,歷史上也是多民族融合之所,所以很多展品都頗具異域風采。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一個展廳在展覽徐悲鴻早期繪畫,徐大師的馬盡人皆知,但仕女圖看起來竟然比例不那麼協調,就我個人來看,感覺還不如美院學生的水平。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出了展館又去了城南清真大寺,並無太多看點。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晚上和當地的朋友約了飯,他推薦一家據說很好的羊肉館,到了才發現居然是家北京銅鍋涮肉,肉不錯,小料卻並不正宗。八寶茶倒是十分美好,蓋碗表面浮起厚厚的一層芝麻,味道香濃。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雨雪兼程的一天

Day2 銀川-額濟納

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雨雪兼程的一天啊。其實,從昨晚起就已經擔心今天的天氣了。

天氣預報說,今天有中雪。偏偏今天的路途還很艱辛,我們要一站開到額濟納,全程要800公里。早上6點半醒來,拉開窗簾,雨水已經模糊了玻璃窗。

匆匆吃過早飯上路。剛一出銀川市,遠遠就看見了天際線銀白一片。

毫無懸念,雪來了。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行駛到賀蘭山山口,雪大起來,鵝毛一般。賀蘭山近在眼前,但卻被雲霧所纏繞,儘管身處此山中,仍難見真容。地上也開始有了積雪,冰碴甩在車上,咣咣作響。

好在車子的穩定性能還不錯,沒有打滑。儘管如此,一路開下來,手心裡都是汗。戰戰兢兢開過山口,下山一直不敢加大油門,就這樣一直過了阿拉善左旗,雪才變小了。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這一路的景觀也真豐富,先是賀蘭飄雪、祁連冰川,之後是戈壁,最後是連綿不絕的沙丘。路況超過意料的好,車很少,這讓我懸著的心踏實了不少。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下午5點半,終於到了額濟納。

額濟納是個非常小的市鎮,受張藝謀電影《英雄》的影響,近幾年才爆發了旅遊熱情。但每年只有在10月胡楊林變黃這一個月,才會湧來潮水般的人群,所以這裡的接待能力遠遠不夠。

來之前查了住宿條件,即使是快捷酒店,這個期間房費也要超過千元,看評價都是衛生條件堪憂,而且比較吵鬧。我試著租了個家庭旅館,到了後才發現這個可愛的兩居室給了我們小小的驚喜。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一看房主就非常熱愛生活,全新歐式裝修,滿屋子的高大綠植,面積足足有100平米,這可比住賓館舒服多了。

未來兩天就是這裡了!

胡楊生而千年不死

Day 3 額濟納 - 胡楊林

額濟納德溫度比北京冷多了,早上查看手機,已經接近零度了。我和先生都不是攝影發燒友,所以決定不去追趕太陽的腳步拍攝日出了。

捱到9點,我們才出門。我們住的地方離景區也就兩三公里。

還沒到景區大門口,河邊的胡楊林就驚豔到了我們。晨光給本已金黃的葉片再鑲了萬道光茂,胡楊竟然變得很耀眼了。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進到景區,從一道橋到八道橋,全是醉人的金黃,把我倆生生練成了黃金眼。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在網上查了查胡楊的詞條,是這樣表述的:又稱 胡桐(漢書)、 英雄樹、 異葉胡楊、 異葉楊、 水桐、 三葉樹,是楊柳科。常生長在沙漠中,它耐寒、耐旱、耐鹽鹼、抗風沙,有很強的生命力。

“胡楊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爛”。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景區裡的胡楊大多活了兩三百年,一幅見慣世事的滄桑感。和活的胡楊樹相比,死的胡楊木更有一種詭異的美感。

果真是死而不爛,,一副不屈不撓的容顏。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不知不覺,一天裡就走了兩萬多步。

醉了,也累了。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閱盡悲喜,轉瞬千年

Day4 額濟納-航天城-酒泉-張掖

昨天的胡楊林金光萬丈,今天上午的行程卻是滿目蒼涼。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黑城離額濟納也就20公里,這裡曾相當於西夏的軍區,元朝滅了西夏後,一度佔用這裡,直到明朝逐漸被廢棄。如今僅存角樓在無垠的戈壁中傾聽風沙的悲鳴。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黑城不遠有一片被命名為怪樹林的死胡楊林。

胡楊因河道改流、地下水位下降而風乾成一具具骨架,即使倒地,仍然保留著不可名狀的痛楚。有的纏纏綿綿,有的不離不棄,有的相愛相殺。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去酒泉的路上,經過了航天城,遠遠看到了火箭的發射塔。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原總裝備部20基地)是中國最早建成的運載火箭發射試驗基地,截至2016年9月1日,中國發射了約280顆人造衛星,其中81顆在酒泉發射。

途中經過很多小村,很新,有著良好的規劃,展示出蓬勃昂揚的生機。

下午3點,到了酒泉,時間還早,乾脆穿城而過,直奔張掖。酒泉和張掖在古時分別叫做甘州和肅州,這也正是甘肅省名的由來。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這一天又是呼嘯500多公里,從千年前的滄桑穿越倒如今的壯麗。想想旅途也真有意思,果真是閱盡悲喜,轉瞬千年。

大自然的“神來之筆”

Day 5 張掖-中衛

上午去了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最早知道這裡是從中學的地理課本上,想當然的理解就是一片火紅的岩石組成的群山。到了公園才發現丹霞地貌不僅有紅色,簡直可以稱得上是色彩斑斕——黃、白、橙、粉、紫、綠、青。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大自然把這裡打造成一個童話世界,每一條溝壑、山丘的色彩都不盡相同,但顏色並不濃烈,在太陽熱烈的注視下,反而顯得很溫婉。這裡畢竟是國家級景區,管理井井有條,景色好的地方都建了觀景臺,便於俯瞰追索大自然的“神來之筆”。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一下午都奔波在去往中衛的路上,很是辛苦,直到晚上7點才趕到這條黃河邊的小城。很多人對中衛的印象停留在沙坡頭上,其實這裡歷史悠久,據記載,春秋時羌戎就在這裡雜居,直到明時朱元璋屯田邊,設軍事建制“中衛”,後變成了這裡的地名。

預訂中衛的酒店時,發現附近有個創業城,心裡便以為也會像北京的大小創業園那樣有趣,到了才發現就是一個加大版的批發市場。想必是當時為了趕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而上馬的,如今已被水果攤、建材店們佔據。

到了晚上,廣場舞大媽、踢毽人集體湧入,反倒讓創業園煥發了充滿人間煙火的活力。

一道黃河隔絕了兩個世界

Day 6 中衛

今天的主題就是沙坡頭公園。睡了個大懶覺,吃了頓“皇帝般的”早餐,才施施然出發。

沙坡頭公園分黃河公園和沙漠公園兩部分。兩者之間只由一道不足百米的地下涵洞連接。黃河在中衛這裡來了個290度的大轉彎,也讓氣勢洶洶、步步緊逼的騰格裡沙漠止步於黃河河畔。

於是,一道黃河隔絕了兩個世界。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坐了快艇,漂了羊皮筏,飈了沙漠越野車,騎了駱駝,十分閒散的過了一天。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離開沙坡頭,去了高廟保安寺,這是座始建於明代的三教合一的寺院,不巧正趕上維修,只有隔牆眺望了。儘管之能看到寺廟一角,但仍遮擋不住恢宏之氣。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踏破賀蘭山缺”

Day7 中衛-賀蘭山—河東機場

今天的目的地是賀蘭山。

去往額濟納的路上,已經和它擦身而過,那時它還是雨雪霏霏,銀裝素裹。晴天下,賀蘭山又變成了岳飛“滿江紅”裡“踏破賀蘭山缺”的壯懷激烈之感。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先去看了賀蘭山的巖畫。一幅幅好似出自幼兒園兒童之手的稚拙畫像散落在山間岩石上,牛羊虎等動物形象是絕對主角。

在一塊高高的岩石上,我們見到了所謂的鎮山之寶“太陽神”巖畫,要不是身邊的導遊提醒恐怕會錯過。有關太陽神的刻畫,遠古人類的見識都差不多,都有著大眼睛雙眼皮長睫毛,看起來和猴子差不多。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另一幅著名的巖畫表現的是一場戰爭,其中畫面上的“大手印”打敗了“小手印”,奪取了氏族的領導權。儘管是得勝方的“大手印”,如今看來也很嬌小,這說明當時還處於母系社會,部落首領是女人。地上還有很多散落的石塊上也都刻著山羊、老虎等形象,據說都是從當地老百姓家的豬圈、灶臺上拆回來的。

神秘的西夏王國最早是西南藏區羌族的一個分支,後來受到藏族的驅趕,輾轉逃到陝西北部,最終建立了西夏王國。最鼎盛時期,西夏國佔據了陝甘寧、內外蒙的局部。王國存在了189年,歷經10位國王,最終消失於成吉思汗的鐵蹄之下。

西夏王陵坐落於賀蘭山下,曾經不可一世的開國帝王元昊的3號帝王陵也只化作幾個黃色大土包,留下謎一般的歷史印記。

如今,掌管著賀蘭山的是靈巧的岩羊。

賀蘭山下雪初晴,疾風靖,小村明

景區裡見到很多岩羊,這些溫順靈敏的精靈,跳上跳下,和遊人保持著有節制的親熱,一旦你走近,他們三蹦兩跳地就消失在茫茫的大山間……

歷時7天,行程2400公里,我們駕駛著“小白馬”跨越了寧夏、內蒙、甘肅三省。一路追逐著秋天的腳步,看得滿眼金黃,一心沉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