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給寫信給貪官,拆開只看到一撮茶葉,貪官大驚:我命休矣!

前幾年熱播的一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讓人們看得大呼過癮,其中關於乾隆、和珅以及紀曉嵐三人的形象塑造,堪稱熒屏經典。以至於一提起貪官,人們就會想到和珅,說起為百姓謀福利的清官好官,人們自然而然就想到紀曉嵐。其中紀曉嵐與和珅鬥智鬥勇的故事也為人們所津津樂道。但是電視劇始終只是電視劇,裡面的形象塑造只是為了剛好的藝術表現而已,在歷史上,和珅確實是大貪鉅貪,這沒錯,但是紀曉嵐的形象卻並不是電視裡面那樣光輝偉岸。真實的紀曉嵐其實是一個善玩手段的人,並沒有電視裡那麼剛正不阿。

紀曉嵐給寫信給貪官,拆開只看到一撮茶葉,貪官大驚:我命休矣!

這裡就有一個事例可以說明。乾隆三十三年,發生了一件震驚朝廷的大案。當時擔任兩淮鹽政的尤拔世上書乾隆,說前任鹽政從商人那裡收繳有庫銀二十七萬八千兩。乾隆一聽就比較驚訝,因為自己從來都不知道鹽稅還有這筆收入,手下人也沒有向自己彙報過,不用多想,這肯定是為官者為了給自己謀取私利而虛設的一個稅目。收到這封密奏,乾隆當即下令時任江蘇巡撫的彰寶徹查此案。這不查不要緊,一查就捅出了一場驚天的貪腐大案。彰寶彙報說,在兩淮地區,幾乎所有把控鹽政的官吏都會利用“鹽引”這項權利從中謀取私利,這甚至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二十年來,貪汙的白銀居然高達一千零九十萬兩。

紀曉嵐給寫信給貪官,拆開只看到一撮茶葉,貪官大驚:我命休矣!

乾隆震怒了。因為在古代,鹽稅一直是政府收入的一個主要來源。鹽是人們日常生活所必須的調味品,收取的鹽稅是非常豐厚的。自從漢朝漢武帝規定了鹽鐵官營後,鹽稅就一直被牢牢把握在朝廷手裡。清朝的時候,鹽稅還是供給皇室開支的重要來源。但是這兩淮鹽稅貪腐案一出來,乾隆頓時覺得自己的個人私產被拿去養了貪官汙吏,憤怒之下,他下令派人秘密地去突擊查抄曾經擔任過兩淮鹽政高恆、盧見曾、普福等人的家。

紀曉嵐給寫信給貪官,拆開只看到一撮茶葉,貪官大驚:我命休矣!

事情發展到這裡,終於輪到紀曉嵐登場了。本來命令是秘密下達的,可是還是被身為乾隆侍讀的紀曉嵐給知道了。紀曉嵐和盧見曾有親家關係,他的孫子是紀曉嵐的女婿,不想看到親家受此大罪,紀曉嵐便準備向盧家通風報信。可是問題來了,怎樣才能不露痕跡地把消息傳達給盧家呢?紀曉嵐這時候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拿來一個信封,往裡面裝上茶葉,最後用鹽封口,喊親信把信送了出去。這樣一來,沒有文字沒有實證,就可以不用擔心被人抓到把柄了。盧見曾收到信後,起初還疑惑不解,但是當他看到封口的鹽後,頓時明白過來,茶就是“查”,這不就是要查鹽政了嗎!他趕緊轉移財產,躲過了一劫。

紀曉嵐給寫信給貪官,拆開只看到一撮茶葉,貪官大驚:我命休矣!

但是最後,儘管已經做得很小心,兩人的事情還是被和珅知道了。和珅報告給了皇帝,按照《大清律例》,紀曉嵐是要被斬首的,但是他利用了乾隆的好奇心,把自己傳信的方法告訴了乾隆,逃過了一死。最後,紀曉嵐被髮配去了新疆,他的親家盧見曾也死在了大牢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