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字畫拍出天價!我們絕不做贗品流行的推手!

假字畫拍出天價!我們絕不做贗品流行的推手!

扣押的53幅字畫(部分)

某衛視一檔節目《調查:贗品字畫拍出天價造假者水平幾可亂真》,講的是前不久貴州遵義警方在公安部指揮下,偵破了一起特大制販假冒名家書畫作品的案件,造假窩點發現大量仿冒名家畫作,造假者獲利巨大,其中最讓人驚詫的是,2013年,一幅署名李可染的假畫在北京一場拍賣會上賣出了5000多萬元,堪稱天價。某些人的造假,幾乎到了無孔不入,無界不到的地步。

造假這事,說起來也不獨中國才有,現在才有,它是一個古老的行業,全世界開花。可是,就藝術品造假的規模之大和技術之精而言,中國恐怕是要獨領風騷的。這些年媒體揭露的造假案件層出不窮,這個行當的朋友給我透露的內幕,更是讓我瞠目結舌。某電視臺這期調查節目也說,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出售的名家字畫,大多都是假的。

為什麼藝術品市場這麼混亂?

在我看來,大概有如下原因:

第一,投資渠道狹窄。

毋庸置疑,這些年來,有錢人多了,只有投資才可以保值並且生財,可是投哪裡?藝術品、古董市場是不錯的選擇。大量資金湧入藝術品市場,造成了這個行業的畸形繁榮,造假者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發財機會,既然名家字畫是投資者圍獵的對象,稀缺性決定了造假的回報率非常高,那麼名家字畫被高精度大批量地造假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二,藝術品市場虛火太旺。

如上所言,大量資金湧入爆炒藝術品,導致價格飛漲,各路書畫家都搭順風車,把自己不上檔次的作品都標上天價,我身邊一些書畫家,現在一幅字開口都是數萬元,一幅畫張嘴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儼然都是大師了。大家都從這個火爆的行業中獲利甚至暴富了,可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正是他們的過度逐利行為,給這個行業帶來了毀滅性的報復:造假者蜂擁而入,假畫偽書的流行!

第三,知假買假。

買到假貨的人並不都是上當受騙者,有人就是專買假貨的。為啥呢?便宜嘛。一是買回來充當門面,贗品幾可亂真,不是專家無法辨別,即使專家也未必看得穿,甚至原作者本人也無法判定,這樣的字畫掛出來高大上,標示主人的財富和品位。二是作為禮品送人。

第四,價值觀顛倒。

從媒體曝光和我們自己的耳聞目睹可以看出,藝術品造假幾乎公開化,從業者眾多而且專業化程度高,從小作坊到大畫廊,從地攤商到拍賣行,這些人不以此為恥,反以技術高超、蒙人多多為榮。

而上述知假買假者,他們一是不會去揭發造假者,反而會感謝他們壓低了藝術品價格,二是對自己的買假行為毫無愧意,反而會為自己的精明自得。

藝術品市場的亂象根源當然還可以繼續深挖,但我認為,宏觀的考察,還是應該把這個問題放置在大環境下分析,解決問題,還藝術品市場一個清明,也只能期待經濟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法律和道德的不斷完善和提升。這需要一個過程,更需要行動,最起碼的,我們應該做到不知假買假,不給假貨流行充當推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