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知乎體的雞湯?

這是一篇書評和一個跟這本書關係不大的觀點。

很多朋友可能會罵娘:說好的讀書筆記呢?

這一回確實不是我偷懶,而是給這樣一本書做讀書筆記,實在不太容易。你知道,個人提升其實是個相當大的話題,而當一本書說的話題太大,那麼它的每一章每一節都會且只能是在“講道理”。這樣的話,當你希望總結出一些重點的時候,就會是諸如“為自己設定更高的目標,就會發現更多更好的選項,做出更加完美的決定。”這樣人人都明白的大道理。

這樣的東西,我甚至不需要自己總結,直接摘錄每一章後面的“精彩提煉”就可以了,但這樣的讀書筆記我寫得乏味,大夥也不愛看。

當我轉而開始畫導圖的時候,卻發現,為了確保邏輯的完整性,你只能省略部分案例,僅是論證的部分就已經使導圖變得密密麻麻,與其看導圖,還不如直接讀書。從這個角度看,這本書確實算是誠意滿滿

那這本書究竟是什麼樣的呢?我覺得相對於一本書,它更像是一本指南、一份地圖。聽說作者採銅認為,這本書是寫給初入職場的人看的。我理解他的這種定位,如果我剛畢業的時候讀了這樣一本書,非常

有利於建立一個“如何自我提升”的框架,我會知道,當我覺得自己是個弱雞的時候,大概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變,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會影響我建立這樣一個理念:“人應該,也可以通過持續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強”。

我一直認為,存在這樣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當你工作了一些年頭之後,往往會發現,有那麼一些人是沒有這樣的理念的,而且你會發現,一段時間之後,這些人就會被你超越,因為“賺大錢、買房子、吃好吃的”這樣的想法不足以成為長久而持續的驅動力(當然還有些人沒有任何驅動力)。

關於如何精進的方法,本書通過邏輯和研究結果已經說的比較全面和清楚了,讀者在遇到困惑的時候,不妨按圖索驥。至於更具體的操作層面,我們之前討論過很多次了,就是“因人而異”四個字,我想,這也是這本書在這方面並沒有太多著墨的原因(並非完全沒有)。

所以總的來說,我推薦所有“希望自己能變得更強”的人閱讀這本書。對於在自我提升方面沒什麼概念的朋友,我建議通讀精讀;那些熟手,我建議把它當成一份指南,先快速通讀,然後挑選自己感興趣的章節細讀,最後把它放到書架上,在自己遇到瓶頸或困惑的時候,再拿出來找找原因和解決辦法。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本書的看法。

接下來,我還想跟大家討論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什麼是雞湯?”

之前搜索這本書的相關信息,不止一次在知乎、豆瓣、論壇、甚至上次投票的評論區裡見到“雞湯”的字眼。現在這本書看完了,我並不認為它是雞湯,而有人認為是,這當然是因為每個人的判斷標準不同,不過雞湯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呢?

在知乎,這個標準似乎是“有沒有給勺子”,也就是說,大道理要講,但講完之後作者有義務告訴讀者具體該怎麼做。可是就個人觀察,某些人的標準似乎更高,說白了,不光要給勺,還得喂。

其實我也很討厭雞湯,但我討厭的是那種在邏輯上狗屁不通,在常識上錯漏連篇的,貼在洗手間門後的垃圾文,以至於你在大便的時候不得不被逼閱讀它們。是的,說的就是我所在的寫字樓。但時間久了,我發現其實它們也是很有用的,當然並不是通過鄙視作者而獲得智商上的優越感,而是真正幫助自己提高。

所以我想說的是:

《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知乎體的雞湯?

世上文章何止千萬,在有限的生命裡,我們當然要挑對自己最有幫助的來讀,但有時候,我們對一篇文章價值的判斷,往往取決於自己的目標、當前的狀態或價值觀。即便是符合我們需求的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在我們極度渴望學習和思考的時候,它的價值是很高的,而在我們慵懶和懈怠的時候,它就變成了雞湯。

所以下回我們再覺得某本書或某篇文章是雞湯的時候,不妨先摸著自己的胸肌想一想,到底是文章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確認自己沒問題了,再罵。

如果你心中沒有拯救人類的信念,就看什麼都是雞湯。

—— 美國隊長 史蒂夫·羅傑斯(大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