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预警下的园林植物病虫害

随着夏季的到来,北京地区高温不断,不少单位纷纷下达高温预警通知,提醒人们注意夏季防暑。那么有读者朋友一定会好奇,在这样持续高温的气候下,会对园林植物病虫害产生怎样的影响?

高温预警下的园林植物病虫害

通常,在高温情况下,植物由于蒸腾作用,体内的水分较平常会减少,叶片由于失水出现萎蔫,但植物体液会更浓。这样的现象会导致吸食植物体液的蚜虫、红蜘蛛等刺吸式害虫危害的加重,但因为树叶的萎蔫,食叶类害虫的幼虫则会因为食物减少而受到不利影响。

高温预警下的园林植物病虫害

蛀干类的害虫在树体中不会受到高温的影响,但由于高温会导致树势减弱,蛀干类害虫产生的危害将会比平时更加严重。俗话说“高温干旱防虫害,雨涝升温防病害”,高温干旱的环境下实际上会抑制病害的发生,因为病菌的侵染大多数都依赖充足的水分。

高温预警下的园林植物病虫害

当夏季雨后,环境中的水分骤升,会出现高温高湿的情况。如白粉病、枯萎病等喜高温高湿的病害的情况会增多,需要着重注意。而高温高湿的情况下,类似绢野螟等食叶类害虫幼虫体内水分蒸发缓慢,虫体体温较高、代谢快、发育历期较短,而成虫寿命一般较长,这样的害虫总繁殖量将扩大。

高温预警下的园林植物病虫害

虽然高温对昆虫的生长和发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持续的高温并不会一直眷顾昆虫。当气温达到一定的高度,昆虫幼虫体内的水分蒸发速度会加快,同时昆虫的代谢将减慢或受抑制,发育产生延迟,容易热死,同时成虫寿命比较短并影响繁殖。昆虫在气温过热等恶劣情况下的情况下出于自保会产生休眠或滞育现象,休眠是指昆虫因为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出现静止状态,一旦环境恢复正常就会重新恢复正常状态。而滞育则是受外界环境影响虫蛹会停止发育,滞育结束要求一定的时间和条件,这些过程受激素的调节和控制,因此滞育状态会长达数月或数年之久。

高温预警下的园林植物病虫害

总的来说,昆虫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0—30℃,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对昆虫的生长越有利,而气温在30—40℃时,对部分昆虫将会有不利的影响。当温度达到40—45℃时,就到了昆虫的临界致死温度。因此北京地区园林植物的虫害随着高温的到来,也不会十分“惬意”了。至于病害的发生情况,还要看降雨情况才能做进一步的判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