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湖北孝感,孝心动天的三个故事

路漫漫:湖北孝感,孝心动天的三个故事

湖北孝感市,是中国第一座以“孝”命名的城市,古代二十四孝中,孝感占了三孝,故成中国孝文化研究中心。

路漫漫:湖北孝感,孝心动天的三个故事

1

董永卖身葬父

“汉董永,山东千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流寓汝南,后迁德安。"(古德安,今孝感)

----中国人名大辞典

董永,从小失去母亲,随父迁往今孝感市孝南区毛陈镇董家村。那一年,董永父亲死了,当时家里一贫如洗,没钱办丧事。可也不忍心就这样把父亲埋了,让父亲死后没寿衣,没棺材,这样到阴间,有辱祖宗脸面。

想到父亲生前受尽人间万般苦,对不住父母的养育之恩。董永悲怮伤心欲绝,想到了死,可是自己一死了之,谁给父母坟头填土?谁给父母守孝?

没有办法,董永擦干眼泪,出去求街坊邻居,想借点钱给父亲办丧事。跑了一整天,两条腿直了,可是没借到一分钱。有钱的怕他借了还不起,不借;没有钱的,自顾自顾不上,没钱借给他。

正在他走投无路之时,“急中生智,脑门大开”:他想起了有些人为了活命,卖老婆和孩子,自卖自身不是一样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己的骨身是父母所给,无力尽孝,把身体卖了孝顺父母,不也算尽孝吗?

主意已定,董永找来几根毛草,绑了个小把,插在后衣领里,从这个集市走到那个集市,从这个村来到那个村,没一个人搭理问价钱。

后来,裴家庄的裴员外见其可怜,把他买去!双方约定:借一万钱,先安葬其父。无钱还债,甘为三年奴仆。尽心尽力,以佣抵债!

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女儿,号称“七仙女",她久居天宫,寂寞难耐!便去南天门外偷窥人间。在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她发现年轻英俊,勤劳善良的董永,卖身葬父,顿生爱慕之心。这日,她私下凡尘,变成村姑,在董永去裴家财主上工必经的槐萌树下与之相遇!

董永遇七仙女,不敢正视。多次相避都被挡住去路,只得施礼相问:“这位大姐,欲意何为?"七仙女含羞带笑,说出了对他的爱慕之情,意欲以身相许,董永以家贫相拒。

七仙女无奈,只得施法请土地公公化作槐萌树作媒。董永不相信,随口道:“若槐荫树真能说话,我即娶你为妻!"他怎知那村姑乃是天上七仙女?土地公公不敢违其“法旨",于是上演了槐荫树开口为媒的喜剧,成全了董永与七仙女一段天上人间的美好姻缘!

七仙女以一月时间,织成了二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百日之时,返家途中,行至槐荫树下,七仙女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

有诗颂曰:葬父货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路漫漫:湖北孝感,孝心动天的三个故事

2

黄香扇枕温衾

黄香,字文强。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生活拮据。9岁时,母亲就不幸病逝!黄香非常悲伤。他本来就非常孝敬父母,母亲生世生病期间,他像个“小大人",端茶送药,忙前忙后,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母亲病床前,直至母亲去世。后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夏天,天气炎热,蚊蝇成群,黄香家里低矮的房子显得特别闷热。到了晚上,大家都到院子里乘凉,手不停地摇着大蒲扇,仍觉不凉快。入夜,大家准备睡觉才发现黄香一直没在这里。

原来,为让父亲睡个好觉,黄香用大蒲扇在房间把父亲睡的枕头,席子扇凉了,并挂好蚊帐,此时自己一身大汗!父亲进屋正好看到这一切,感动地说:“好孩子!真孝顺!"赶紧心疼地为他擦汗。

冬天,北风呼啸,寒气逼人。那时农户没任何取暖设备,确实难以入睡。一天,黄香晚上正捧读诗书,不一会,感到手脚冰凉。他想到父亲白天干了一天活,“汗滴禾下土",晚上这么冷,怎能睡个好觉?

为了让父亲少挨冷受冻,读完书后,黄香悄悄走进父亲房间。只见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温暖了父亲的心。邻里左右人人称赞!

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时人称“江夏黄香,天下无双!"一个能孝敬自己父母的人,一定懂得爱百姓,爱国家。

长大后,黄香果然不负众望,做了地方官,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千古传扬!

有诗颂曰:“冬月温衾被,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路漫漫:湖北孝感,孝心动天的三个故事

3

孟宗哭竹生笋

孟宗,字恭武,三国时期江夏人(今湖北孝感市孝昌县)官至“司空"。

孟宗幼年丧父,生活虽然困苦,但他寡母倾心尽力让他念诗书,学礼仪。一心一意让孩子发奋读书,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孟宗对母亲非常孝顺,他感到亏欠母亲太多,因为母亲历尽千辛万苦才把他养育成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个冬天,孟母突然病倒,病了好几天,什么食物都不想吃,身体虚弱。一天早上,她对孟宗说:“孩子,医生说我要是能喝点笋尖汤,就会好起来!”

孟宗一听,十分高兴,母亲想喝点汤,终于想吃点东西,可以补补身体了!可是此时正数九寒天,大雪纷飞,北风呼啸,而竹子要等到春天才发芽,到哪里去找呢?

母亲见状,便说:“哦。大概是我病糊涂了,算了吧!"孟宗还是坚定地说:“妈妈!您别急!我会想尽办法找点笋尖回来炖汤给您喝的!"

于是,他扛着锄头,拎着斧头冒着风雪向双峰山走去!苦苦挣扎半天,才找到一小片竹林。白雪像地毯似的厚厚铺了一地,令他心惊!“天啦,几乎连青绿的竹叶都看不到,上哪儿找新笋尖呢?这实在是办不到呀!老天爷,你可怜可怜那苦命的妈妈呀!病得那么厉害,若是找不到笋尖炖汤给她喝,她老人家将身体衰竭而逝,我将一辈子于心不安啦!”

一想到病床上的母亲,他鼓起勇气,对自己说,为什么不试着挖一挖呢?我可以一寸一寸地挖,直到挖出笋尖为止!土硬得像铁一样,他一锄锄挖下去,一直累得精疲力尽,仍未看到半点绿色笋尖。

孟宗既挖不出竹笋,又想着病床上的母亲,不由对着土坑哭起来!他越哭越伤心,忘了自己,忘了周围的一切……就这样哭着哭着,好一阵子,当他张开泪眼一看,不禁吃了一惊:原来面前冰融化了,竹根四周的冰土都成了软泥,软泥中间居然有几个绿尖冒出来了!

“啊,笋尖!笋尖!"孟宗感觉做梦般,拔出一个一摸,是活笋尖!于是他尖叫起来:“母亲大人能活命了!能活命了!"他简直不相信笋尖真的长出来,莫非是上天的恩赐!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孟宗对着上天叩首:“哦,天神,感谢您的千慈万恩!"

他挖出笋尖,回家给母亲炖笋汤,孟母看到儿子挖到笋尖,惊喜不已,病好像好了一半。她喝了笋汤后果然全愈!

这才是:你是善人,自有福报;你是吉人,自有天助!

后来孟宗发奋读书,考取功名,官居孙权的司空!为国为民做了不少好事,他的孝心感天动地!

至今在孝感市孝昌县周巷镇还留有孟宗书屋,孟宗哭竹港、泣笋台、双峰山滴翠园等孟宗遗址。

有诗颂曰:“滴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这正是:纯孝动天地,至情传古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