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體的骨頭都有哪些?叫什麼名字?

人體共有206塊骨骼,分為顱骨、軀幹骨和四肢骨3個大部分。其中,有顱骨29塊、軀幹骨51塊、四肢骨126塊。兒童的骨頭實際上應是217~218塊,初生嬰兒的骨頭多達305塊,因為:兒童的骶骨有5 塊,長大成人後合為1塊了。兒童尾骨有4~5塊,長大後也合成了1塊。兒童有2塊髂骨、2塊坐骨和2 塊恥骨,到成人就合併成為2塊髖骨了。這樣加起來,兒童的骨頭要比大人多11~12塊。人體骨骼結構圖正面觀

我們人體的骨頭都有哪些?叫什麼名字?​ 人體骨骼結構圖背面觀

我們人體的骨頭都有哪些?叫什麼名字?​人體骨骼是怎樣生長的

人體自第7胚胎周以後,骨就開始出現。人體骨骼主要是無機鹽堆積而成,骨頭兩端是由軟骨組成,骨頭外有骨膜包裹,骨膜上有豐富的神經細胞和毛細血管,骨骼內有非常活躍的骨髓組織,骨髓內有數量巨大的破骨細胞不停地在工作,使得骨頭能夠保持空心的結構,外層有大量成骨細胞在不斷堆積無機鹽組織,以維持骨骼的成長,因此,骨骼是一個巨大的有機生命體。

人體骨骼不光從骨頭兩端開始增長,同樣也可以從骨骼內部增長,人體骨骼都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人體從年少開始,骨骼內部的無機鹽和有機物比例是逐漸開始變化的。

兒童時期骨骼軟,有彈性,也正是在長身體的時候,此時骨骼內部的無機鹽時成份比較少,有機生長物成份多,此時人體骨骼的內應力便很小,骨骼便容易生長,但隨著年齡的增大,骨骼內部無機物和有機物的比例慢慢產生變化,性質也開始改變,人體骨骼內無機物比例開始逐漸變多,有機生長物開始變少,此時人體骨骼內部的內應力變大。骨骼生長便開始放緩甚至停止,此時人體骨骼開始變硬,並且慢慢地失去彈性,骨頭變硬以後,就有脆性,所以我們老了就更容易骨折,並且骨折以後恢復起來也就很慢了。

人體骨骼功能有哪些

1、支持作用:人體不同的骨骼通過關節、肌肉、韌帶等組織連成一個整體,對身體起支撐作用。

2、保護作用:人類的骨骼如同一個框架,保護著人體重要的臟器,使其儘可能的避免外力的"干撓"和損傷。

3、運動功能:骨骼與肌肉、肌腱、韌帶等組織協同,共同完成人的運動功能。骨骼提供運動必須的支撐,肌肉、肌腱提供運動的動力,韌帶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穩定性,使運動得以連續的進行下去。

4、代謝功能:骨骼與人體的代謝關係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鈣、磷及其他有機物和無機物,是體內無機鹽代謝的參與者和調節者。骨骼還參與人體內分泌的調節,影響體內激素的分泌和代謝。骨骼還與體內電解質平衡有關。

5、造血功能:骨骼的造血功能主要表現在人的幼年時期,骨髓腔內含有大量的造血細胞,這些細胞參與血液的形成。人到成年後,部分松質骨內仍存在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

很高興與大家分享我們的骨頭,我們下次再見。(我是原振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